摒弃形式,注重实效

2015-05-30 22:10王小梅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16期
关键词:实效形式初中数学

王小梅

【摘要】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精设教学过程,让课堂上每一分钟都体现价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摈弃形式,注重实效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 本文结合实践,从掌控学情、指导学法等几方面对如何克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进行探析.

【关键词】 初中数学;形式;实效

当前教育理论呼吁教学必须“减负增效”,教师应该构建真实、高效的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然而由于学生学习能力、习惯与思维方式的不足,以及教师缺乏对学生真正的了解或课堂设计不够充分等原因,很多课堂教学环节流于形式,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摒弃形式,注重实效是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举措.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析了如何克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一、深入了解学情,准确把握学生实际

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学情,依据学情构建课堂授课程序,科学有效地把握课堂,使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形式主义”出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因此教师必须清晰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知识积累、认知结构等基本学情. 此外,初中学生的思维水平、思想状况、学习状态、兴趣爱好等也是教师必须了解的重要内容. 初中学生刚由小学升入中学,其学习方式仍停留在识记、模仿阶段,抽象思维、自主探索等能力还显不足,数学的应用能力仅是刚刚起步. 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更加习惯于“被动”学习,他们更愿意在教师的整体把控下完成学习,其对学习的理解为“学习即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对此,教师必须能够准确把握学生实际,既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习惯,又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和学生学习的阶段特征,决不能停留在自我的意愿中“自说自话”,过高或过低地估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而使某些课堂环节流于形式.

比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尤其是一些公开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先进性及调节课堂氛围通常会选择设计“小组讨论”这一教学环节. 小组讨论既是学生自主探究的体现,又是较好的合作学习方式,运用得当确实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格调,促使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然而小组讨论是一个组织“精密”的教学过程,这一过程既需要教师精细的预案,即何时讨论、讨论什么、小组规模、小组分工、如何反馈、可能生成等一系列问题,更需要教师清楚学生的已有学情水平,特别是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包括学生有无“讨论”的经历和经验等. 如果罔顾学生实际水平与能力,“小组讨论”大多时候会沦为学生众目睽睽之下不得不完成的一项学习任务,学生只会草率应付,甚至会出现“冷场”现象,“讨论”最终可能事与愿违,流于形式.

二、精心设计教学,避免无效教学环节

优秀的教学设计是成功课堂的起点,更是高效课堂的保障. 教师应该认真研读大纲、分析教材,依据学生基本学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预防教学流于形式. 首先,教学设计必须全面覆盖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课堂、课后的每一个细节,避免因疏忽导致课堂脱节的现象. 其次,教师必须认真分析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的可行性,并考虑某些教学设计实施时可能会产生的“意外”生成,提前做好预案设计,防止学生探究偏离教学而使得后续设计流于形式. 再次,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及教学环节的衔接、过渡的语言,确保每一个提问都是对组织教学有帮助的、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的有价值的教学言语. 教师的提问和表述必须做到精练、规范,避免重复或空话、套话,更要杜绝不恰当或不准确的语句. 最后,教师必须认真审核每一个设计环节,切记不要片面追求某些“先进”的教学方式或手段而添加无关或无效的环节,无效的形式主义即是最大的教学浪费.

比如对初中数学“对称图形”的教学设计:如何让学生直观理解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师可以设计利用实物展示、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等不同形式,甚至还可以借助微视频演示. 这些方式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并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依据教学需要选择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将这些方式一一实施. 学生在初次直观感受数学定义后一般都会出现认知疲劳与思维惰性,过多的重复设计只能使教学流于形式,非但不能起到巩固认知的作用,反而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耐心指导学法,细化自主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引导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初中数学教学推荐“先学后教”“做中学、学中做”,这些举措都需要学生具备必要的学习能力,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因此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 然而初中学生心智发展水平仍不成熟,缺乏合理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对于复杂的学习任务更是无从下手,很多自主学习往往是“囫囵吞枣”,形式大于实效.

比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布置预习任务时,教师应该明确预习什么内容(教材第几页、哪道例题、哪道练习等),用什么方法预习(阅读、识记、模仿、整理等),预习到什么层次,如何反馈预习成果,等等. 将笼统的学习环节细化成逐个单一的任务,并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的方法完成学习过程,让每一个预设的教学环节都能真正发挥效果,避免“只设计不指导、只布置不反馈”的形式主义.

总之,义务教育注重“减负增效”是当前学校教学追求的目标,传统的“多讲、多练、多考”的教学方式也不适合当代教育.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合理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杜绝任何教学环节“流于形式”,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王昱江.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江西教育,2013.

[2]张岚.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扬州大学学报,2012.

猜你喜欢
实效形式初中数学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论创新教学方法对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