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许涛?穆庆夏
摘 要: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人际互动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实践需要,深入分析网络人际互动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系、实现形式、教育过程等方面的拓展与深化,厘清网络人际互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人际互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过程
网络人际互动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视域,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创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网络人际互动是网民在网络社会空间环境中从事的网络实践活动,是网络时代一种崭新的交往形式,体现的是人通过网络媒介与人互动、交流的关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包括理论创新活动和实践应用活动的开展,都是在网络环境下,以人际互动理论为基础开展的。因此,深入分析网络人际互动在主体关系、实现形式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构和生成的拓展与深化,探讨网络多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作用、如何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才能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
1.网络新媒体人际互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拓展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人际互动。网络人际互动是网络空间下网民之间社会关系的体现,即网络新媒体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研究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各个主体之间的人际互动关系。
网络人际互动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需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将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照搬到网络中,而是在网络人际互动中发现、剖析和把握人之间的关系,结合网络自身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由于网络新媒体的开放性、自由性、平等性、无界性和及时性,网络人际互动形式复杂,造成各种思潮泛滥;网络社会的匿名性造成网络人际互动的主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模糊;网络的虚拟化强化了人与网络的互动,却弱化了现实的人际交往关系。在这样一种网络人际互动关系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声音淹没在网络思潮中,网络精神导师和意见领袖不一定是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分析这种不同于现实生活的网络人际互动关系,才能更好地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
网络人际互动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的需要。从人际互动的角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是研究“人”的问题,不是将人拉回现实,而是研究网络中双方或多方之间人际互动的关系,在这个角度上,网络中的人和现实中的人是辩证统一关系。大学生在网络中的成长并不是孤立地发展,而是在与网络环境、其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互动中完成的,因而人际互动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和落脚点。而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则是在网络人际互动中表现出来的,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当从互动的角度,提供富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因此,人际互动体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目标。
2.网络新媒体人际互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体的深化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是网络环境下人的关系,在人际互动视角下,网络和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之间有以下几个关系。
(1)校园中的大学生和思想政治工作者是新媒体网络人际互动研究的切入点。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范式与理论中,人是实践的人,人是现实的人,正是这种关于人的实践范式和理论观点的确立,为我们研究和探讨人的问题以及思考网络人际互动问题奠定了最坚实最科学的基础。从这个理论命题出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切入点就是网络空间中的大学生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生活在网络社会并在网络社会生活中通过实践活动建立关系、完善个性等完成网络人际互动。
(2)多重的社会关系(网络虚拟和现实关系)是新媒体网络人际互动研究的内在核心。社会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最基础的范畴。校园中现实人(思想政治工作者、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网络活动和现实活动)是在互动关系中完成的,而社会关系(网络和现实中的关系)问题也是网络新媒体人际互动研究的基本内涵。
(3)现实生活世界(思想政治工 作)是网络新媒体人际互动研究的归
宿。回归生活世界就是回归人的生存和人的活动本身,是马克思将“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社会关系作为主轴进行研究的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表现。扎实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进行网络新媒体人际互动问题研究的落脚点与归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将网络社会生活作为网络人际互动研究的落脚点,才能真正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网民(大学生个体)在网络社会生活世界真正全面成长所具有的实在价值。
3.网络新媒体人际互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相互关系的深化
在网络社会环境中,由于网络人际互动关系的影响和约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主体(即网络环境和人)之间有着几对鲜明的辩证关系。
(1)网络环境的公共性和人的个体性。从网络社会空间角度,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民在任何时空下都能随时进入网络空间,大学生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网络环境中对网络环境的拥有、使用均有一定的个体性;而网络空间是公共环境,网络信息的发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引导均属于网络社会公众信息领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面向网络大众的一种德育活动。从内容提供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内容是面向大众的,旨在培养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道德素养的养成,带有明确的平等、公开、公益性;而在网络人际互动中,人在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时,因对教育内容的获取、理解的个体差异,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计必须针对性满足大学生个体的需求。而作为人不可分割的教育环境,同样具有教育性,教育环境以有效地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为目标,具有明显的公共性;而由于网络技术的公共性及大学生的个体性,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方式和结果的选择也呈现出不同。
(2)教育环境的丰富性和教育目标的主导性。教育本身作为一种教学活动,是让教育客体在丰富的教育内容中体验到教育者既定的观念和规范。网络作为一种典型的信息载体,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内容,大学生在网络互动中以沉浸式和角色体验式完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体验。而由于网络信息的庞杂性,如果大学生仅仅满足于教育信息内容的感官刺激和信息层面的娱乐性,势必造成价值观念的摇摆不定和思想意识的浅显化。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引导大学生高度自觉的内心体验,引导大学生进行理性反思和自省自查。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要符合大学生个体需要,同时必须发挥主导性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3)教育内容与实现形式的平衡性。没有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主导功能将被搁置,没有教育的主导性,教育内容将会无序化。因此,教育的内容决定了教育目标的实现形式,而教育形式决定了教育内容的设计。而网络人际互动的多样性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分层设计,并在形式上区别对待,因为没有内容的教育是苍白乏味的,而没有实现形式的教育是空洞盲目的。
4.网络新媒体人际互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深化
恩格斯认为,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过程形式,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过程中,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现实意义中的教育者及教育对象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统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有自己的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师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承担的教育主客体的功能已经没有严格的区分,而是在人际互动中承担各自的功能。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大学生价值取向、道德素养的形成过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有自己特定的教育功能,在教育过程中,首先,必须确保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向的正确性。网络人际互动要在正确的约束下进行,这就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网络开放的环境下,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感、国家感、道义感。其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要遵循教育的规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要引导大学生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网民的成长特点。最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价值引导活动,努力培养大学生平等、诚信、公正、法制意识,以及引导大学生民主讨论、规范言行等。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个体自主形成的过程。实质上,大学生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经历着信息的内化与外化阶段,即信息的接受与行为的实现阶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教育客体将教育内容经过新媒体的平台重新组合,转化成个体自身的内在,这个过程是大学生个体自主初步形成的一个过程。如前文所述,教育环境具有公共性,而大学生对于环境的选择具有个体性,大学生在经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注意、理解和接受环节后,形成个体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而外化是大学生将内在后的价值、观念、素养等行为向外部转化的显现过程。大学生个体在网络人际互动中,其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总会显示出一定的倾向性,而在信息内化的逐渐形成中,外化行为逐渐定向,最终形成稳健、成熟的网络行为,而这时即是教育客体向教育主体转化的阶段。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确定与转化过程。大学生为什么上网?答案或许有很多,但从积极的因素考虑,大学生上网无疑是网络环境中的一种价值探索和自身实现的过程。网络人际互动发生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在教育过程完成中是一个连续不断和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在有引导性和主导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过程中,任何隐性的受体和客体都能成为教育对象。在大学生教育客体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接受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当着必不可少的教育主体的作用,而大学生成为教育客体。在大学生外化过程中,其稳定而成熟的价值观念、道德素养在网络人际互动中发挥着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这时候的教育客体完成身份转化,成为了新的教育主体。这就是大学生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确定和转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吴满意,谢海蓉.网络人际互动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视域——何以需要、何以可能、何以可为[J].理论与改革,2011(05).
[2]陈茂生.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3]吴满意.网络人机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视域[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
[4]石霞香.大学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5]申晶晶.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