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光霞
摘 要:本文主要从“应用文写作”传统教学存在的低效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探析目前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瓶颈,立足现实,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三大课堂联动教学,即以学生的日常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课堂为背景所创设的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应用文;实践教学;改革
应用文写作能力不仅是高职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社会对高职学生能力的基本评价因素之一。然而,近年来高职生的写作水平却不容乐观,其主要表现在:错字连篇、语句不通,而且格式也一塌糊涂……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此之差, 除了语文基础薄弱、网络抄袭之风盛行等客观因素外,还与“应用文写作”课程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以及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不正确等有关,为了提高高职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亟须对该课程进行改革。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应用文写作本身强调格式的规范性,使得很多同学学习起来感到枯 燥;二是教师在教学方面往往使用传统四步法“讲解理论—分解格式-分析例文-仿写例文”进行教学,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打折扣。传统模式的教学本质是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学生在这种状态下只会“打开书感觉什么都会,关上书原来一片茫然”。总之, 在这种旧有模式之下,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难以真正提升。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三大课堂联动教学的新模式。
一、“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对策——三大课堂联动教学
1.第一课堂——以项目为导向的课内教学
在以往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中,不管其内容、体例、名称如何变化,都脱不了学科教育的窠臼。这门课程如何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如何建构符合专业发展的、与学生职业生活贴近的写作课程,一直是困扰高职院校语文工作者的难题。为此,我们在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中,寻找出了一条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三大课堂联动教学法,即以学生的日常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课堂为背景所创设的实践教学模式。
三大课堂的第一课堂即为课内,在课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以项目为导向设计任务进行教学,即以项目和任务作为载体来对整个教学内容重新设计,从而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和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的应用写作课程。我们以一学期16周、每周两课时来进行教学安排,共设计了八个项目,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效果也比较理想。(以旅游专业应用文写作课程为例,如表所示)
由于我们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来进行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教、学、做”合一,并且能有效地完成各项任务,通过完成任务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就成为了我们课程教学改革关注的重点。为此,我们明确提出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应围绕“情景模拟”“项目载体”“案例驱动”和“任务演练”等教学模块进行设计,对此我们也提出了一些要求。
(1)情景的设计必须真实,具有可操作性。比如“诉讼类”文书的情景设置,老师可以旅行社发生的纠纷为例,让同学们去扮演法官、被告、原告。这样学生的参与性大大提高,他们会主动地思考如何来写好起诉状、答辩状等,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2)任务必须落到实处,由于每个班的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学生人数也是有多有少。在设计任务时,我们就需要分小组进行,让每个同学都有任务,都参与到其中来。
(3)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围绕某一任务,小组成员需要共同协作完成。在完成过程中,小组成员需要集思广益,共同经历写作的每一个环节,直到构思成文。
(4)任务的安排必须要涵盖重要的知识点,本门课程由于一学期共32课时,8个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在安排任务时,还得将重要的知识点涵盖住,不能让学生在做的乐趣中忘记掌握知识点。
2.第二课堂——校园生活
(1)要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单靠在教室里纸上谈兵是不够的,必须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而学校作为一个工作场所,恰恰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第一平台。在行政公文教学时,可以带学生到学校办公室参观,从负责撰写文书的工作人员处,就公文的写作、发文和收文的流程进行了解;在事务文书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参与一些活动的策划,写出活动方案,并为活动制作海报、广告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应用文写作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程序性有最直观的认识,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据调查,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授课内容是针对所有专业的,所以讲解内容的安排上就带有普遍性,不具备专业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学生以后的工作需求,也一定程度上违背了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可与专业教师联系起来共同开展教学,在课堂上,可先根据学生的专业进行分组,并且结合专业特点安排任务。学生在接受任务后,就需要在课外做更多的准备工作。当然,这个过程不需要占用课堂教学时间,而是需要让学生与专业老师联系,在了解专业知识后再学习和写作专业应用文。如建筑专业学生,通过参观学习,让他们掌握建筑知识中的结构、墙体、护栏的一些标准,了解施工技术和工程标准,然后让他们学习设计任务书、施工说明等专业应用文。由此可见,校园作为学生们的第一实践基地,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3.第三课堂——社会生活
学生在校学习时,我们可以提供丰富的校园内部“应用文写作”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在课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假期和实习的时间,建立多样化的校外实践教学平台。
让学生走出教室,在实践中体会写作的全过程。例如,带学生到当地企事业单位,了解公文从写作到报送过程;请负责撰写公文的人员介绍公文形成的全过程;收集学校下发的公文,让学生来辨别其写作是否规范,对不规范的公文加以修改和完善。
这样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成功转型为职业人创造了条件,可以使学生在毕业前熟悉一般职业的概况,并在毕业后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活动,有效地进行工作,同时也把“应用文写作”课上得更生动、更多样、更有成效。
二、“应用文写作”配套资源建设
1.网络课程建设
2011年本课程在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已成功申报为院级精品课程,同时也在网络上建立了学习平台,相关资源实现了共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学、完成作业。
除了网络平台外,教师还可以在网络上设置博客,撰写与课程同步的辅导文章,使之成为课堂富有特色的一种延伸。博客内容是对课程的补充与拓展,也可以利用博客的留言和评论功能,进行师生间坦诚的交流。
2.打破传统考试方式
考评方式必须细化。教学方法改革后,我们的考评方式也必须得跟上节奏。在试题结构中削弱理论试题比重,加强写作试题比重;减少那些需要花很多精力背诵记忆的客观题型,增加那些检验思维、表达能力和语感的主观题型。打破一张试卷定乾坤的传统考试方式。除此之外,我们必须加大对平时学习的考核力度,真正让学生行动起来,既掌握知识,又增强了技能。
应用文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应用文写作能力已成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各种工作岗位中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然而现实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却不尽如人意。作为写作教师,我们更应对应用文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应用文写作“实践式教学模式”也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完善和提高,只有不断探索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使学生学以致用,才能使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得以真正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艳君.应用文写作动态实训教学法浅析[J].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8(04):139—142.
[2]李芬芳.应用文写作“情境”教学法的实践[J].写作(高级版),2008(09):21—24.
[3]伍丹阳.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06):148—149.
(作者单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