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斌
[摘要] 目的 探讨汞柱式血压计零刻度水平与心脏的高度差及血压计气囊与肱动脉相对位置对血压测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健康学生223名,将血压计零刻度水平分别置于心脏水平高20 cm、0 cm(同一水平)、低20 cm处测量血压。在此基础上按气囊放置位置不同,再分为两组,共六组。袖带气囊中点正对肱动脉的为内侧组,袖带气囊中点在肱动脉镜像位置的为外侧组。采用自身配对试验,分类登记,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汞柱式血压计零刻度放置位置及气囊放置位置不同,各组血压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汞柱式血压计零刻度水平的位置和血压计袖带气囊与肱动脉相对位置并不会影响所测血压值。在血压测量中,汞柱式血压计需水平放置,水银柱要摆直,容易读数,而不必特别强调血压计零刻度的位置和气囊相对位置。
[关键词] 汞柱式;血压计;血压;袖带;气囊
[中图分类号] R44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9-0120-03
血压的准确测量对患者的病情判断有重要影响,汞柱式血压计仍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间接血压测量法的“金标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关于血压测量方法未具体规定血压计零刻度是否需要放置在与心脏同一水平及袖带气囊具体位置。上述因素是否会影响血压值测量的准确性目前仍无定论。本研究旨在探讨汞柱式血压计零刻度水平和血压计袖带气囊与肱动脉相对位置是否会对血压测量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遵循自愿原则,2014年7月随机选取某医学院校在读大学生志愿者223名,均为入学体检合格者,年龄20~24岁,平均(21.9±4.3)岁,男113名,女110名;排除有明确既往病史、四肢或躯干畸形者。
1.2 方法
血压监测使用质检合格的GB3053-93汞柱式血压计,气囊长22 cm、宽12 cm,适用于成人。测量血压的医务人员均为经过严格培训并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要求考核合格者。选取安静温度适宜的环境,志愿者均于清醒状态下安静休息5 min以上,30 min内禁止抽烟及饮用咖啡、浓茶等,排空膀胱;取平卧位,充分暴露左上臂,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关于血压测量的标准,相隔1~2 min测量2次血压,取平均值并记录。如果2次收缩压(或舒张压)测量差值>5 mmHg,须间隔1~2 min后再以上述方法重复测量,取3次测量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1]。于心脏同一水平的更高20 cm、0 cm(同一水平)、更低20 cm处分别测量血压。在血压计零刻度摆放于心脏水平不同高度测量血压时,用两种方法裹上臂袖带:将袖带气囊中点正对肱动脉的称为气囊内侧组,袖带气囊中点在肱动脉镜像位置的称为气囊外侧组。按三种血压计零刻度水平和两种气囊放置位置,分为六组:高20 cm气囊内侧组、低20 cm气囊内侧组、0 cm气囊内侧组、0 cm气囊外侧组、低20 cm气囊内侧组、低20 cm气囊外侧组,每位志愿者均有6个血压测量平均值,分组登记。采用自身对照比较。
1.3 观察指标
观察志愿者血压计零刻度水平位置不同、气囊位置不同时的血压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两之间差异性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个变量之间的差异性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袖带气囊在内侧时,血压计零刻度水平与心脏水平面的更高20 cm、0 cm(同一水平)、更低20 cm处分别测量的收缩压相互比较无差异(P>0.05);袖带气囊在外侧时,血压计零刻度水平与心脏水平面的更高20 cm、0 cm(同一水平)、更低20 cm处分别测量的收缩压相互比较无差异(P>0.05)。袖带气囊在内侧时,血压计零刻度水平与心脏水平面的更高20 cm、0 cm(同一水平)、更低20 cm处分别测量的舒张压相互比较无差异(P>0.05);袖带气囊在外侧时,血压计零刻度水平与心臟水平面的更高20 cm、0 cm(同一水平)、更低20 cm处分别测量的舒张压相互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1。提示汞柱式血压计零刻度位置与心脏水平的位置差异不会影响血压测量结果。
血压计零刻度位置在心脏水平面上20 cm处,袖带气囊在内侧、外侧分别测量的收缩压无差异(P>0.05);血压计零刻度位置在心脏水平面0 cm处,袖带气囊在内侧、外侧分别测量的收缩压无差异(P>0.05);血压计零刻度位置在心脏水平面下20 cm处,袖带气囊在内侧、外侧分别测量的收缩压无差异(P>0.05)。血压计零刻度位置在心脏水平面上20 cm处,袖带气囊在内侧、外侧分别测量的舒张压无差异(P>0.05);血压计零刻度位置在心脏水平面0 cm处,袖带气囊在内侧、外侧分别测量的舒张压无差异(P>0.05);血压计零刻度位置在心脏水平面下20 cm处,袖带气囊在内侧、外侧分别测量的舒张压无差异(P>0.05)。见表2。提示袖带气囊与肱动脉的相对位置差异不会影响血压测量结果。
3 讨论
汞柱式血压计的临床应用已有约100年的历史,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电子血压计对脉搏较弱、节律不齐、血压太高太低、病情危重的患者血压测量并不准确[2,3],汞柱式血压计仍被临床医师视为间接法测量血压的金标准[4]。血压测量值的影响因素包括测试者体位、血压计质量、袖带、医用听诊器胸件、测量血压者的操作水平[5-9]。对血压测量值影响最大的是操作者的测量习惯。在指南规定的规范化操作外,还有很多细节,比如血压计是否要和心脏同一水平放置,裹上臂袖带时需不需要规定气囊在什么位置,都值得我们探讨。
有研究认为血压计汞柱零点位置应与心脏、肱动脉保持于同一水平[10],我们发现,不管袖带气囊在上臂内侧或者外侧时,血压计零刻度水平与心脏水平面的更高20 cm、0 cm(同一水平)、更低20 cm处分别测量的收缩压相互比较无差异(P>0.05)。不管袖带气囊在内侧或者外侧时,血压计零刻度水平与心脏水平面的更高20 cm、0 cm(同一水平)、更低20 cm处分别测量的舒张压相互比较无差异(P>0.05)。提示汞柱式血压计零刻度位置与心脏水平的位置差异不会影响血压测量结果。原因主要涉及汞柱式血压计工作原理:汞柱式血压计的主要部件打气球与橡皮管之间、充气袋与压强计之间都通过橡皮管连接。血压计上的压强计由水银槽和玻璃管组成,水银槽上部的麂皮可使空气通过,但阻止水银通过,水银槽内储存一定容积的水银,依据帕斯卡原理,血压计水银柱内水银(水银流体)升高的高度受经橡皮管传递的充气袋(空气流体)压力影响,而与血压计零刻度与人体心脏相对的高度无关,所以血压计零刻度与人体心脏相对的高度并不会改变血压测量值。
也有学者认为测量血压时气囊位于上臂内外侧会导致血压不一致[11],但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并没有充分时间确定气囊位置是否正确位于肱动脉,在实际操作时往往会向内或向外偏移。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血压计零刻度位置在心脏水平面上20 cm处,袖带气囊在内侧、外侧分别测量的收缩压(或者舒张压)无差异(P>0.05);血压计零刻度位置在心脏水平面0 cm处,袖带气囊在内侧、外侧分别测量的收缩压(或者舒张压)无差异(P>0.05);血压计零刻度位置在心脏水平面下20 cm处,袖带气囊在内侧、外侧分别测量的收缩压(或者舒张压)无差异(P>0.05)。提示袖带气囊与肱动脉的相对位置差异不会影响血压测量结果。我们分析:测血压时,袖带在上臂上形成相对固定的圆柱状空间,袖带中的气囊充气后,袖带内圆柱状空间缩小,受到上臂软组织抵抗后,整个袖带内压力均匀增加,每个部分的压强是一样的,传递给上臂软组织最后压闭肱动脉,并不是袖带气囊直接产生局部压强压闭肱动脉产生血流变化,所以袖带气囊在上臂内侧还是上臂外侧所测量的血压值并无差别。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将血压计放置在水平处(如桌面、凳子或地面)、水银柱垂直地面、光线好、易读数的地方就行,血压计袖带裹上臂时注意与肘窝横纹的距离,而无需刻意强调血压计零刻度和气囊的相对位置。在抢救患者时,可以缩短测量血压时摆放血压计及完成袖带包裹的时间,更快获得血压测量值,赢得抢救时间。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5):42-93.
[2] 苏海,郭艺芳,林甲宜,等. 电子血压计能否最终替代台式水银血压计[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21(7):610-613.
[3] 郝玉明,谢亚囡. 规范化测量诊室血压[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20(1):5-8.
[4] 国诚蹊. 3种不同血压计测量高血压患者瞬時血压的比较[D]. 大连医科大学,2013.
[5] 姚瑞文. 2种无创血压测量仪测量值的比较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11,19(8):46-47.
[6] 王红霞,王吉宏,贾晓杰,等. 上臂袖带法血压测量坐位与卧位比较[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21(7):682-683.
[7] 孟玲慧,侯冬青,单馨影,等. OMRON HEM-7012电子血压计测量儿童青少年血压的准确性评价[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21(2):158-162.
[8] 李南方,张菊红,蒋文,等. 立、坐、卧三体位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值的影响[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9):842-846.
[9] 李红林. 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常见误差分析的研究现状[J]. 继续教育研究,2012,29(12):142-144.
[10] 陈媛媛. 血压计的位置对血压值影响的观察[J]. 吉林医学,2011,32(30):6517.
[11] 王丽华. 台式血压计气袋放置位置对血压测定结果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86.
(收稿日期:201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