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琳
【摘要】声乐艺术表现的目的就是创造美感。人们在歌唱中对美的感知、体验、表现就需要美感意识,美感意识能影响歌唱者审美创造的过程。声乐教学是比较抽象的思维活动,学生要创造良好的美感意识,积极的美感意识能激发学生的艺术感知力,提高歌唱者的艺术表现力。培养美感创造能力是声乐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美感意识教学培养作用
美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意识现象,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创造活动,美感是比思想更为深刻的思想,是一种思维感觉中的能力思想。积极的美感意识能激发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提高歌唱者的艺术表现力,培养美感创造能力也就成为了声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声乐教学是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教学全过程,所以不同的老师对美感认识不同,教学方法也会不尽相同。
正文:
一、美感意识的培养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审美意识是人们从事艺术创作中体现的一种思维歌唱,因为唱歌的艺术性能也是一种审美创造的经验,在歌唱技能的培训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艺术和积极的心理状态,使其自觉,积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
唱歌是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提高演唱技巧和艺术表现。艺术美感的歌唱需要积极参与和合作,不仅表现在声乐技巧,还包括语调、节奏、音色和动态的艺术音乐以及唱歌的所有元素的整体结构,准确地把握艺术形象,如情感表达、审美意识和声乐教学和演唱的表现力量,它能使歌唱者对呼吸控制,共鸣的控制、,清晰的发音字正腔圆的把握以及艺术表现达到完美。声乐教学审美意识的培养是通过课堂教学的艺术实践,培养和加强学生的感知、想象、理解对歌唱艺术的演唱能力,使學生逐渐形成敏锐的美感和艺术创作能力。
二、美感意识对歌唱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歌唱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和理性相结合的艺术,歌唱的艺术表现强调的意境美,更要求有技巧。唱歌在漫长而艰苦的训练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掌握和对技能的把握有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意识的审美创造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声乐教学中积极的意识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使其感知、想象和思维更活跃,更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技巧培训的理解和应用。由于声乐学习的特殊性,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方法尤为重要。
(一) 正确的声音概念。要求教师对声音的方向性及位置,共鸣腔体的运用,呼吸的运用以及各种艺术作品风格的正确把握和理解,使学生明白歌唱发声训练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二) 良好的辨别能力。要有敏锐的听觉能力和分析能力,能把握学生发声的各种细微变化,能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形象生动地把学生引入到正确的声音发展方向上。
(三)在技巧的训练中要认识到美感意识会引起歌唱技巧的突破和发展,具备良好音乐审美素质的学生能迅速提高歌唱水平。
三、学生情感性、形象性培养
培养审美意识是演唱者成功的关键,一个人没有感受音乐美,无法表达的情感内涵和音乐作品的内在美,更不能引起观众的审美感受。审美意识不是歌者与生俱来的,,要靠后天努力和教学工作中有意识的培养。歌唱技能培训过程也是一个对音准、节奏、音色等音乐基础和音乐思维的训练过程。学生想学习其他种类的审美活动,注重内在的情感体验不同的活动,来丰富和提高音乐审美意识的思考。
教师要具有情感和生动的教学。声乐教学本身应该活泼生动、充满吸引力的教学,教师和学生在充满激情的表现艺术作品时,教师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意识,创造一个生动的、和谐的教学氛围,只有当学生感知美有深刻的体验,才会对美产生热爱。情感教学表现为教师教学知情统一,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认知,也有利于学生感受音乐作品,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从生理感知到心理层次的接受,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唱歌的水平。
四、艺术实践是歌唱审美能力发展的决定条件
歌唱者的审美意识是通过长期生活和艺术实践积累形成的,,学生在生活学习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艺术实践与生活和谐的美感,使自己成为审美主体。丰富生活和情感的积累储蓄是艺术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艺术创作的凝聚力,也表现的基础工作的情感内涵。在歌唱表演中,歌唱者能以自己审美观为尺度对声音的表现进行选择和取舍,在作品所提供的情绪烘托下,通过心灵感应和交流,对最佳的状态表现作品,使情感表达更有深度和广度的唱歌。
五、结语
音乐审美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体现在声乐教学中尤为重要。把这种活动运用到声乐教学中不仅能使学生提高音乐表演能力,还增强音乐鉴赏能力。美感意识在声乐教学中是一项长期的过程,绝不是短时期上几节声乐课能够立竿见影的。一定要以“以音乐审美教育为核心”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不断加强学生的审美实践活动,才会得到明显成效。
【参考文献】
[1]高尔泰《美就是自由的象征》[M].
[2]傅国庆《声乐教学中情感调动的方法》[M].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3]张前、王次《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