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琦
【摘要】美国尤金.A.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受中国翻译理论研究者非常推崇的众多西方翻译理论之一,本文通过对其主要理论的简析,以求在今后翻译实践中正确运用这一理论。
【关键词】翻译理论 奈达 功能对等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49-02
一、功能对等理论简介
尤金 A 奈达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是西方翻译理论界以及语言学界的先锋。奈达通过多年对翻译理论的学习,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翻译经验,发展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翻译理论。20世纪60年代,在里厄“对等理论”的基础上,奈达提出了“形式对等”理论,在60年代末,奈达与查尔斯.泰伯合著了《翻译理论与实践》,并在书中正是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中西方翻译界具有深远的影响。
1.1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定义
奈达提出了“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两种理论,但他更强调后者。因为在现实翻译中,“形式对等”非常少见。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翻译所涉及的变量又很多,例如源语的信度,类型,翻译目的等,因此奈达认为在翻译中没有源语与目的语完全对等的情况。所以人们在翻译中能够做到的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使目的语的表达方式与结构与源语接近,并能够更好的传达源语所要表达的信息。所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期望达到一种境界即目的语受众所接收到译文信息后的反应与源语受众接收到原文信息后的反应大致相同(Nida,1964)。
与以往提出的翻译理论相比,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同时强调目的语的读者应该理解源语读者对源文的反应,并以源语读者理解原文的方式来理解译文。这就向译者提出基本的翻译要求:1.正确传达原文所包含的信息。2.译语通顺,表达形式恰当。3目的语读者与源语读者在接受信息后产生基本相同的反应。奈达的翻译理论对翻译活动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并对中西方翻译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1.2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简析
奈達的功能对等理论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
1.2.1内容和形式的对等
奈达认为翻译是用最自然的的语言,在语言表达与形式上使译文与原文保持基本一致(Nida,1969)。从奈达的角度来看,衡量翻译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是译文读者是否能够充分理解和欣赏译文。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那就意味着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源语与目的语的功能对等,适当的形式变化和调整时无可厚非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忽略形式的重要性。因此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翻译原文,在做必要的改变和调整基础上,保持形式的对等。这就遵循了一重视意义,二重视形式的原则。
1.2.2最小和最大程度上的对等
翻译的目的是使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进行思想的交流。所以翻译的重要意义在于如何使译文读者像原文读者那样理解欣赏文章,如何使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欣赏完文章后的反应在最大程度保持一致。这就引出了“对等”的概念。在奈达看来,翻译中,完全的对等是不存在的。翻译受众多因素影响,例如原文的结构形式,表达方式,目的语读者的年龄,文化水平,译者翻译文章的目的等等,而且对于源语读者接受信息后的反应也无法完全被体会(Nida,1993)。考虑到这些因素,奈达提出了最小和最大程度上的对等。最大程度对等即理想的对。等定义是译文读者能够完全理解原文读者在欣赏完作品后的反应,并且在欣赏完译文后能够做出与原文读者一样的反应。但是这完全不可能实现的。最小程度对等即译文读者在欣赏完文章后能够理解原文读者阅读后的感受和行为。译者翻译的基本要求是达到最小程度的对等。
总之翻译是为了交流,它是桥梁,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翻译中的对等不是简单的字对字、句对句的“形式对等”,而是要求翻译工作者从语义到语体,用最贴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译者应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不要求译语与源语信息的完全等同为目标,而要求译语与源语在信息上的实质性相同。因此,奈达“功能对等”的翻译理念既重视对语言信息的“忠实”,又要求译语符合规范和习惯,强调目的语和源语在信息上尽可能相似,又不排斥翻译的外来色彩,扩大了源语的可译性,有助于指导翻译。
二、“功能对等”理论的实际应用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并不是要求做到源语与目的语在词汇与语法上的完全对应,而是要求达到两种语言的“功能对等”。所以我们必须客观的对待“功能对等”理论,并且在翻译实践中正确运用该理论。
2.1 谚语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谚语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一种语言艺术。因为每种语言有其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特征,所以一种语言的谚语表达很难被另一种语言的读者领会。所以在翻译谚语时,就需要译者很好的运用“功能对等”理论,使译文的意义和形式与原文达到最大程度的对等。使译文的读者在读完谚语后产生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反应。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英文的谚语,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翻译成中文,成功的对应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运用了动态对等的例子。源语的意思是人们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就将如此伟大的罗马市建成。即人们不可能在短短几天之内就能够达到目标,取得成功。罗马,意大利的首都,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因建城历史悠久而被昵称为“永恒之城”。但是中国的读者也许并不熟悉罗马,尽管他们能够理解这句谚语的表面含义,但是他们并不熟知罗马城建城的历史。所以不能像源语读者那样真正理解这句谚语的内涵,并在读后产生几乎一致的反应。然而在翻译中我们看到,罗马被换成了厚冰,翻译后的意思是厚厚的冰不能在几天内形成。中方读者对这一形象非常熟知,能够了解到它的引申义是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翻译达到了两种语言的动态对等。
2.2 广告翻译中的“动态对等”理论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告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市场营销的有效手段,广告的目的是为顾客提供信息,促销产品,增加企业利润。广告以反应了社会的文化与价值观念。所以广告的翻译不是简单的词句的翻译而是一种观念与功能的传达。因此译者在翻译广告时,可以进行适当的词汇,形式的转变,以达到源语与目的语的功能对等,使目的语接受者更好的理解源语的表达内涵,并与源语接受者产生相对一致的反应。我们来看一个广告:
英文的广告,Radar: Mosquito bye bye bye. 对应的翻译为:雷达牌杀虫剂:蚊子杀杀杀。在此广告的翻译中,译者明显运用了功能对等理论。“Radar”是一个品牌的名字,在翻译中译者将其做了简单解释“雷达牌杀虫剂”,使目的语受众能够更直观的了解“Radar”是什么。在源语中用了“bye bye bye”來解释雷达这个品牌的作用,即消灭蚊子。译文虽然没有直接翻译出“bye”的含义,但用“杀”一字同样说出了雷达杀虫剂的作用,更符合中国人的表达方式。这样一来目的语受众在看过此广告后会更易产生与源语受众基本一致的反应。
三、结语
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译者应该明白翻译是
一种语言的文字表达转换成功能对等的另一种语言的文字表述,这种转化并非是随意性的、不是简单的字对字、句对句的“形式对等”。而是要求翻译工作者从语义到语体,用最贴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只有当译文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都再现了源语的风格和精神时,译作才能被称作是优秀的作品(文娴,1994)。我们在推崇“功能对等”理论时需要注意的是,每一种理论都不可能是绝对正确的,译者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奈达先生的“功能对等”理论应取其精华,使其更好的指导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1]Nida,E.A.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M].Lei2den:E.J.Brill,1964.
[2]Nida,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Press, 1993, 17.
[3]Nida,Eugene A. & Taber,Charles 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69.
[4]文娴,“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微探 [J]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