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月蕊
在小学各学科中,数学与诸多学科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蕴含着广泛而深厚的学科知识,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基础学科。针对其特殊性,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新形势,设计形式新颖、教学高效的课堂,是当前教育界热议的问题。实践证明,对此仅仅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还不行,还必须把课堂设计与学生学习心理学熔于一炉,才能更好地消除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碰撞所引起的“摩擦”。下面,以心理学为导向,对“乘法分配律”谈谈我的设计感想。
一、在挑战中感悟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皮亚杰也告诉教师,要了解并根据儿童的认知方式设计教学,教育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设法向儿童呈现一些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具有挑战性的材料,并允许儿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小学年龄阶段的孩子好动,喜欢挑战,在教学中巧妙穿插其喜闻乐见又有挑战性的“片段”,使其在趣味中挑战,能行之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如,在乘法分配律中,引导学生用(64+26)×2和64×2+26×2两种方式解答了第3道习题“一块长方形菜地”后,设计男女生口算抢答挑战赛:
同时出示第一组题,男生:26×(27+13),女生:26×27+26×13。
师:(男生迅速举手)男生胜!
女生:不公平,男同学的题容易算。
师:面对不公平的比赛,你们想办法了,一定能获胜。
同时出示第二组题,男生:(46+ 34)×7,女生:46×7+34×7。
师:这次平局。
同时出示第三组题,男生:32×(100+1),女生:32×100+32×1
师:(女生举手多)女生回答又准确又快,女生获胜。谁说说想法?
生1:男同学那边32乘的是101, 不是整百数了,就不容易口算出结果。而32×100一看就知道是3200,再加32就知道结果是3232。
生2:每组题结果相同,发现只要调整计算方法,就能使计算变得简便、快捷。
二、在感悟中总结
根据上面的总结,我继续因势利导:
师:可见,上面三组题,每组都有两种不同的算法却得出相同的结果,可不可以用符号连接它们?
生:可以,因为结果相同,应该用等号。
师:对,画上等号后的式子称为乘法分配律,它也可以用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分配律,如各种符号、字母、文字等,谁说说?
生1:(6+8)×5=6×5+8×5。
生2:我用字母表示,是(a+b)×
c=a×c+b×c
生3:我想用符号表示,就是(△+○)×☆=△×☆+○×☆
生4:我用汉字表示,即(爱+数)×
学=爱×学+数×学
……
师:如果用文字表达,怎么说?
生1: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就可以把两个加数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生2: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就叫作乘法分配律。
师:说得很好!同学们,我们还可以这样说,就更容易记住乘法分配律: 有乘有加分配律,几数连成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很抽象,教师单纯的言传说教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维果斯基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儿童的潜能发展,教师不应只给儿童提供一些他们能独立解决的作业,而应布置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得到他人的适当帮助才能解决的任务。这一教学环节中,在学生感悟了运用乘法分配律便于计算的前提下,不断引导学生总结、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零散的认知渐趋深刻、系统、清晰的情况下,在见仁见智中自然水到渠成地凸显出乘法分配律的表现形式和概念。如此设计,完全把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出来,较大限度地刺激了学生已有的能力的发展,还有利于培养其积极的情感。
三、在总结中触摸生活
认知策略的应用与它加工的信息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为认知策略对整个信息加工过程起调控作用,并且使用策略的目的就是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研究表明,策略的应用离不开被加工的信息本身,儿童在某一领域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应用适当的加工策略。因此,根据现实,可设计一些关于生活的练习题供学生训练,如,“昨天,我买了两支相同彩笔和两块橡皮,每支彩笔3元,每块橡皮1元,一共要付多少元?”又如,“用4厘米和6厘米的小棒各两根、三根、四根……围成一些图形,如何用简便的方法算出小棒的长度,从中发现了什么?”总之,结合学生学情和生活设计习题,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让学生在练习训练中感知、概括、推理,更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四、在兴趣中激发学习情怀
实践表明,学生自我观念的优化是学好数学的根本原因。根据教学内容,变枯燥无味的数学为游戏、为竞赛、为聊天等,设计出符合孩子学习心理特征的教学环节,既能调动学生内在潜力,又能让学生毫无压力地轻松愉快地学习。这种学习环绕着乐趣,在趣味中,学生能自我优化良好的数学学习心理因素而爱上数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市太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