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养老方式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2015-05-30 01:55:45李玉然
2015年19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

李玉然

摘要:对养老问题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其中养老方式、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是三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文在结合其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为当前完善农村居民养老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养老方式;养老意愿;研究综述

我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巨变,老龄化速度比原来预测的要快许多,老龄化问题从一个中长期问题演变成需要立即着手解决的新问题。现在每天有2.5万人迈入老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负担系数持续下降的趋势出现转折。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的养老保障体制提出严峻挑战,面对家庭的小型化趋势和独生子女的新一代,中国千百年来的家庭养老方式和社会伦理规范都在发生变化。庞大的养老规模需要巨额资金,但我国必须迅速建设广泛覆盖的社会养老安全网,同时又要防止福利的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沉重负担,处理好养老保障水平刚性增长与经济发展周期波动的矛盾,成为中国在发展中要应对的重要挑战。在我国已超过2亿的老年人口中,有超过六成生活在农村。基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找寻满足时代需要的新型养老方式已至关重要。本文在梳理目前养老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路径,本文在结合其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对新农保试点中的农民养老方式选择进行实证研究。为完善农村居民养老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有关农村居民养老方式的研究

对养老方式的研究,相比农村,对城市关注的文献更加丰富。穆光宗(1999)以养老支持力为划分标准定义了家庭养老方式,并指出了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外移和替代的客观发展趋势,因此,应该在家庭养老方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和助老事业。杨宗传(2000)等学者从经济供养、生活服务由谁提供,区分了社会保障和家庭保障方式,从老年人和谁一块居住的居住方式划分了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在此基础上,详细界定了中国的养老模式。

有关新兴的养老方式的探讨,柴效武(2004)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详细论证和分析了以房养老的运行和社会实践的可行性,并用生命周期理论对以房养老的运作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田晓虹(2005)以在北京周边地区建立老人宜居城市和上海农家养老寄养计划为案例,分析了养老都市新模式-异地养老能够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缓解城市人口压力和人口结构不合理问题,并指出应该探索中国式的养老新模式。

更多学者采纳了折中观点,提倡应该坚持多种养老方式相结合。谭克检(2002)指出社会养老保障机制是一个根本的养老保障系统,其目前在农村的运作仍十分的薄弱,虽然现阶段家庭养老仍占据主要地位,但是伴随农村家庭结构类型的变化,强化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已经十分必要。杨燕绥、赵建国、韩军平等(2004)通过研究指出了三个悖论,即解放思想和制度创新才是解决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关键而不仅是资金;尽早建立可以整合城乡养老保障体系的平台,对城镇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不是扶贫政策,而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刘晓梅(2012)的研究表明:家庭养老正在被取代,养老方式向个人化和社会化发展。杨恩艳等(2012)的研究表明养老的实现取决于家庭责任的体现,家庭养老在中国养老方式中占据主要地位,应积极探索新型家庭养老方式。钟建国等(2009)研究表明应以政府养老为主,家庭和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制度。钱海龙(2012)的研究表明应探索依靠老年人、家庭和社区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方式。阮荣平(2010)从绩效的角度对各种养老方式进行比较,得出社会时间平衡对风险化解有效,家庭时间平衡的个体福利最大。

二、有关农村居民的养老意愿研究

通过对养老意愿的文献梳理,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人们对晚年生活的预期,揭示养老方式的发展变化;也有助于对选择和确定社会养老制度提供科学依据。从现有的研究看,对养老意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群体这一研究对象;另外,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中年后期,也有学者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进行研究;还有学者对中、青年群体的养老意愿进行研究。

关于养老意愿,目前学术界尚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有学者认为养老意愿是指人们对养老所持有的看法和态度;也有学者认为养老意愿是个体对养老模式的主观选择倾向。以上两种界定,虽然在具体化程度上有所不同,但都明确指出养老意愿是一种关于养老问题的主观意愿。在实际研究中,因不同研究者的侧重点不同,故对养老意愿的操作化亦有差别。复寿劳(1997)在对上海浦东老年人的研究中,将养老意愿具体化为居住意愿和生活护理意愿;李建新等(2004)在对中西部农村的相关研究中,将养老意愿操作化为三个变量:是否同意“养老靠子女”、是否同意“养老靠自己(配偶)”和是否同意“养老靠政府(集体)”;龙书芹等(2007)认为目前关于城市居民养老意愿的研究,主要侧重老年人的居住意愿;田北海等(2012)的研究认为养老意愿就是对养老模式的主观倾向,并将其操作化为“您最愿意以哪种模式养老”选项涉及家庭养老、集体养老、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和其他等五项。程亮(2014)在养老意愿上,认为子女负责者占据主流,政府、子女和老人责任均摊次之,两者相加所占比例高达90%,而认为由政府负责和由老人自己负责所占比重较小。此外,代际之间的养老意愿也有很多差别。

上述学者有的从城市老年人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养老的经济支持、居住方式以及养老照顾模式意愿,有的研究老年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有的学者分析了老年人选择某种养老方式偏好的深层次原因,也有的从农村老年人的思想观念入手挖掘老年人对养老态度的转变。而无论从哪个视角出发,影响老年人对养老模式或养老内容的因素都可以归结为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经济因素、观念因素以及社区因素。

三、有关农村居民的养老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宋宝安(2006)通过对城乡老年人口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老年人的人口特征、社会地位和家庭情况等因素影响着其在“共同生活模式”、“独自生活模式”和“福利模式”三者之间的选择。董沛(2009)对城市老年人的养老意愿进行了实地研究,发现目前家庭养老仍然是多数老人的第一选择,但是选择机构养老的人数增多,年龄结构以60-65岁组,80岁以上组最高。子女个数和配偶、子女居住地、邻里关系成为了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社会支持重要影响因素。年龄、健康状况、经济等个人特征直接关系到对他人的依赖程度,进而影响到了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唐利平等(2010)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考察了第一代农村独生子女父母与同时代非独生子女父母在养老意愿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是否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是影响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程亮(2014)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建立养老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传统观念、经济状况、养老保险和政治信任对养老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有无子女和是否受过高等教育对养老意愿选择几乎没有影响;家庭经济状况越好,越不倾向选择政府养老,而选择子女养老;有养老保险者倾向选择非子女养老方式;相对子女养老而言,随着对中央政府信任程度的提高,选择政府负责养老的几率降低。

四、结语

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得知,专家学者对农村地区养老现状、现存的主要养老方式及其影响因素都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涉及农村地区养老方式实证研究的文献较少。上述文献为未来研究奠定了一些基础,但也存在不足。一方面,养老方式的选择不够完善,尤其在2009年新农保试点后,农民选择多样化,相关研究的缺乏使养老方式选择不易被准确把握;另一方面,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中青年和老人的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规范分析偏向何种养老方式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对于新农保试点和实施后农民养老方式选择问题研究的还需广泛和深入。(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2015年度河北经贸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途径研究综述
心理健康教师能力构成的研究综述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2:24:03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科教导刊(2016年28期)2016-12-12 05:51:11
儿童旅游研究综述
旅游学刊(2016年9期)2016-12-06 19:45:17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小学课桌椅设计研究综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