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研究

2015-05-30 01:20余姣
2015年19期
关键词:妇女解放表现必要性

余姣

摘要: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有其独特性,它与中国社会革命密切相关,近代我国大的妇女解放运动分别发生在辛亥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时期、以及建国初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国际女权运动的推动和当时国家政治经济的需要,中国女性解放运动势在必行。这一时期的女权运动主要表现在妇女权益得到法律保障;妇女积极参与社会劳动,经济地位得到提高;妇女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怀,文化素质也有所提高;并且妇女解放的自觉意识也在增强。妇女的解放运动虽有不足,但对国家和其自身都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妇女解放;运动 ;发展;必要性;表现

建国初期(1949年10月——1956年底),我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妇女从阶级压迫、民族压迫、男权压迫下彻底解放了出来,赋予她们更多的权利和自由,进一步促进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殊国情影响,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出现得较晚,且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新纪元,妇女解放思想开始觉醒,独立自主意识增强;“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传入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相结合,成为一支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一、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1、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妇女解放运动

这一时期,妇女解放意识开始觉醒,她们通过办女报来宣传女性独立的思想,并呼吁男女平等。金天翮曾在《女界钟》里宣称,女子应争取交友、出入自由与婚姻自由的权利。辛亥革命时期的婚姻观也提出反对包办婚姻,提倡“法治婚姻”:男女可以自由选择配偶,自由离婚,妇女可以改嫁,一夫一妻,男女同受教育,共同参加社会活动。除此之外,反对缠足,并提出“不以小脚女人为妻”的口号,进而在法令上明文禁止“缠足”,也体现了辛亥革命时期对中国妇女身体的解放。兴办女学,提倡女子接受教育也是当时妇女解放的重要内容,提出“兴女学,培植根本”。如1911年6月,北京女界人士孔劳湘、刘世宜、沈佩贞设立中央女子工艺研究所,1912年3月,沈佩贞设立中央女子工艺学堂,为女子工艺厂打造专门人才;在当时被送出国留美的女士就有52位,民主革命烈士,秋瑾也有赴日本参加同盟会学习的经历。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总是和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息息相关,因此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妇女的参政意识增强,其中不断涌现出像秋瑾、何凝香这样的民族女英雄;1911年社会党女党员林宗素就在上海成立了“女子参政同志会”;在武昌起义爆发后许多革命妇女也纷纷加入到战争中,并成立“女子北伐对”、“女国民军”、“女子军事团”等组织。这个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开辟了中国妇女解放的先河,让广大妇女同胞渐渐地摆脱了封建思想的禁锢,成为不可忽视的革命力量。

2、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妇女搭乘妇女民族解放的顺风车,开始了更广泛、更深刻的妇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鲁迅、陈独秀等人极力倡导“民主、科学”,反对封建“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伦理思想,让更多的中国妇女从封建枷锁中解放出来。而过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随之而来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也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五四运动初期,北京高校女学生和男学生一起团结起来走向街头参加游行示威,以反对帝国主义,并喊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女子岂能无责”的口号。随后,他们创建刊物,如:天津的《醒世周刊》,长沙的《女界钟》,上海的《新妇女》等,将妇女解放,投身革命的活动宣传到全国,并普及到工人和农民群体中。她们还倡导男女公开社交,平等接受教育,把男女界限慢慢消除,才能各尽所责,真正挽救民族危亡。在当时,北京大学率先打破女禁,招收女生,其他大学也纷纷效仿。争取女性经济独立和恋爱婚姻自主也是当时妇女解放运动的一部分。正如恩格斯所说:“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妇女重新回到公共事务中去。”妇女只有在社会上找到职业,获得一定的经济地位,才能真正获得自由摆脱男人的歧视和压迫。此外,当时的很多报刊也大力宣扬婚姻自由,一些女性也为挣脱束缚,反对包办婚姻而献出生命,毛泽东就曾在《对赵女士自杀批评》一文中,痛斥封建婚姻制度的黑暗,肯定她“不自由,宁可死”的精神。五四运动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程度更深,且妇女自我解放的积极性更高,对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 建国初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必要性

1、 国际女权运动的推动

国际女权运动的爆发和发展,强烈地冲击着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在彻底消灭封建制度后,中国妇女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并且不再受阶级意识和革命 意识的影响,她们迫切地希望改变自己的生存现状。经过五四 运动的洗礼后,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思想也深入人心,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而恩格斯也曾说过:“在任何社会中,妇女的解放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尺度。”

2、经济需要

由于新中国建立前经过军阀混战、抗日战争以及内战,民生困窘,社会经济凋敝之前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所以通货膨胀严重,市场混乱,故建国后的第一要务便是尽快恢复国民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发展轻工业以保证民生;发展重工业来增强国防建设,经过战争的创伤后,中国劳动力十分急缺,政府除了解放男性劳动力外,不得不解放占人口半数的女性劳动者,使其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实现国家的真正富强。因此,妇女的重要性倍受重视。妇女要获得真正解放,就必须参与到社会生产劳动中,通过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调高自己的经济地位,来取得社会的普遍承认。

3、政治需要

新中国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在军事上获得基本胜利,但还没有完全结束。国民党还有上百万的军队残留在西南、华南等人民解放军尚未到达的地区进行负隅顽抗;在新解放区,国民党在溃逃时遗留下来的大批残余力量,同当地反动势力相勾结,以土匪游击战争的方式对我进行捣乱破坏,他们寄希望于帝国主义对中国内战的干涉,妄图卷土重来,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国际上,妄图称霸全球的美国,在其“扶蒋反共”政策失败之后,仍然不肯放弃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拒绝承认新中国,还竭力阻挠其他国家与中国建交,妄图在政治上孤立中国,在经济上实行封锁,在军事上实行包围。衡量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建设和文明程度,妇女参政议政是很重要的一个尺度。而新生民主政权要得到广大百姓的拥护,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必须解放女性,消除政治上的不平等现象,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好民主政权。

三、 建国初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具体表现

中国几千年的男权意识已深入到中国妇女的血脉中,虽然我们吸收了西方的女权主义思想,但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与西方截然不同。西方的女权运动一直是妇女独立自强,在两性对立中急于摆脱依附地位,获得独立于解放。而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却大多和社会革命以及阶级解放相连,受革命思想和政策的影响,并由男性进行指导和操作,是一种被动的解放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时尚且如此,而建国初期,中国这种以“解放妇女”为特色的女权运动表现地更为明显。

1、 政治表现

毛泽东充分肯定:“中国妇女是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挖掘这种资源。”1949 年 9 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六条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拥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坚决废除长期束缚和迫害妇女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以法律的权威性明确妇女的各项权利,特别是把妇女的政治权利列为妇女各项权利之首。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要求废除歧视和迫害中国妇女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在男女权利平等的基础上确保婚姻自由,实行一夫一妻制度,切实保护广大妇女及其子女的合法权益。以法律形式保护妇女的婚恋权利,使他们摆脱了封建家庭的附属地位。1954年9月20日在首都北京,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第八十六条明确规定:“凡年满十八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它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肯定了妇女拥有和男人同等的权利,保障了妇女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为妇女参政议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此外广大妇女干部参与政治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中有女委员12人,占委员总数的6.6%,女常委4人,占常委总数的8%。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中有女委员2人,占委员总数的3.1%。在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的6位副主席中,有l位女性。当时,中央人民政府各机构中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有20名女性。分别担任26个职务,约占总数的4%。

2、 经济表现

1950年6月,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提出人均分配土地的原则,要求特别关注特殊妇女群体的利益,确保了农村妇女和男子一样分得土地,根本改变了长期以来男女经济地位不平等的社会状态。在城市,发动妇女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推行男女同工同酬制度,提高女工收入,保证女工生活。妇女解放先驱宋庆龄也曾号召妇女们应该在家庭和财产继承上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利。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从家庭中解放出来,带头复工复业,参加劳动,60%以上的城乡妇女走出家门,积极参于社会发展和建设事业。在三大改造时期,有1200多万农户妇女参加农业合作社。此外,女子的就业质量也不断提高,表现在就业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就业职位的提升,一些妇女不仅从事工厂生产劳动,更加入到新版托儿所和幼儿园的事业中。广东省就有2000多名女性成为乡镇企业的厂长和经理,福建省也有3000多名女性担任厂长和经理,更有5万多名女性分成为车间主任和班长,而女性专业技术性人才也大量成长起来。将女子能顶半边天的作用切实地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3、 社会表现

新中国为提高妇女的文化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扫除文盲运动,从农村到城市都举办了各种识字班、民众夜校、职工业余学校,鼓励成千上万的妇女参加了扫盲学习。妇女们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各种文化技术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当时,社会上激励和教育女性的刊物也特别多,包括《新中国妇女》、《妇女园地》、《西北妇女画报》(以农村文盲妇女为对象)等刊物。这些刊物不仅丰富了妇女的生活,也通过舆论宣传重新塑造了妇女的新时代形象,例如:劳动模范申纪兰、艺术大师常香玉、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拥护者邓颖超等先进模范人物,她们不断鼓舞着热血沸腾的妇女群众们,重塑了广大妇女同胞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她们变得更加自信。1949年11月,北京市第二届人民代表会议率先做出禁娼决定,关闭妓院,将妓女集中起来进行思想教育惩罚妓院老板和贪赃枉法的警察,并举行控诉大会,让她们被抓的老鸨和龟头面前,控诉自己的悲惨经历,让她们获得真的自由。政府还组织为其医治性病,尽管当时国家百业待兴,财政困难,但是北京政府还是拨款一亿多元来治疗他们的性病,让她们切身体会到党和国的关怀。帮助她们建立正常生活,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党和国家政府还设立了劳动教养院,来教导她们,让她们改掉好逸恶劳的恶习,并获得新的工作技能。由此一来,几千年来摧残妇女身心健康的社会毒瘤被完全剔除,妇女的身心得到全面解放,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4 、 个体表现

宋庆龄曾教导妇女姐妹:“‘解放不会是别人装在银盘子里给我们送上来的。我们必须自己争取解放,而没有政治觉悟就不可能得到解放。”而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多妇女开始摆脱对男人和社会的依赖,解放的自觉性比较高。妇女们不再局限于家庭中,去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而是主动走出去接受教学和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因此涌现出一批女医生、女新闻工作者、女科学家等先进女性。一些先进女性还带头成立妇联组织,将女性同胞团结起来,进行自我解放,自我服务。一些民间妇联组织有效的填补了法律的漏洞(如:对家暴的管理制度),并督促政府切实维护广大妇女的权益。而妇女的参政意识也不断加强,妇女不在认为制定国家政策方针只是党员或者男人的事,而是积极投身于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为国家的制度法律完善献言献策,并主动行使选举与被选举权,实实在在地选出不仅为人民,更为妇女谋福利的好代表。在 1953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选举中,各级人民代表中均有一定数量的妇女代表,她们约占代表总数的 17%。在1956年举行的第二次基层人民代表的选举中,参加投票的妇女人数及当选的女代表,都比1953年有所增加,当选女代表占代表总数的20.3%。在社会生产中,一些女性也不服输,和男人抢着干一些脏活儿苦活儿,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妇女自觉追求解放的积极性。

建国初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有效地将广大妇女团结起来,共同参与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促进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也加快了三大改造的完成。同时,也赋予中国妇女新的社会地位和时代形象,让她们在家庭社会中逐渐自强、自信起来。但是,在当时过分地强调男女平等,宣扬女性能顶半边天,而忽视男女固有的身体差异,这也加重了女子的身体重担,导致一些女性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累垮了身体。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是最广泛最彻底的,也为后面新中国制度的完善打下基础。(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叶泽俊.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女权思想的发展[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05:101-104.

[2]陈天华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47.

[3]蒋美华. 辛亥革命时期女性角色变迁的特点[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118-122.

[4]北京晨报[N].北京.19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6]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6.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610.

[8]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6:458.

[9]中央人民法制委员会编.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 (1949-1950)[M]. 法律出版社.1982 :18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J].新中国妇女. 1950 -5:7.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J].新中国妇女. 1954 -9 :2.

[12]当代中国妇女[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33):330.

[1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1)[M].中国出版社.1982: 122.

[14]杨桂香. 毛泽东与中国妇女解放[A]. 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解放军总政治部.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解放军总政治部:, 2003:11.

[15]宋庆龄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92.

[16]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 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M].上海: 三联书店.1981.

猜你喜欢
妇女解放表现必要性
劝诱与牺牲
女报人康同薇对中国近代妇女解放的贡献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儿童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及发展趋势探究
浅谈新闻报道模式化的表现与对策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