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文哲(1990—),男,汉,山东滨州,硕士在读,济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摘要:当今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值得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之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凸显。本文设计面向大学生和企业的问卷调查,用以获取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大学生认可度、企业认可度以及对于就业能力的大学自评成绩和企业测评成绩。利用各项测评数据的平均值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三类基于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同差异性的就业能力构成模型。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社会需求;聚类分析
一、绪论
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显示,近几年供求总量大幅增加,呈现供需两旺的态势。在就业市场火爆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和市场用人信息不能有效匹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占据了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主导地位。
二、文献综述
就业能力的含义随着研究范围的拓展而不断演进。20世纪初,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的概念最先从英国学术界出现,其最初根据能够从事劳动工人的可雇佣性来进行定义的,当时学术界重点解决劳动者一般失业问题,而未特别指出大学生就业问题(黄敬宝,2008)。直到20世纪70年代,就业能力的研究主体在个人层面,特指个体潜在的被雇佣能力。文献重点研究失业者个体的重新就业能力,问题焦点在于劳动者的“个人形象”和“再就业心态”等,强调政府宏观政策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就业能力的研究主体在组织层面,主要是研究雇佣实体如何通过就业能力识别人力资源。20世纪90年代至今,就业能力的研究视野进一步拓宽至综合领域。从研究主体出发,可分为国家层面或产业层面,就业能力层面和个体层面等三类。
三、研究对象及研究维度
本文的研究对象仅指接受过大学本科教育并获得学历证书的特定群体。
依据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从本研究对就业能力的定义出发,结合国内外学者给出的就业能力结构模型定义,本文从四个维度定义大学生就业能力:专业能力、通用技能、个人品质、职业规划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这四个构成要素之间并非彼此无关,其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每一要素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都息息相关。
四、实证分析
1、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
本文的问卷设计主要是围绕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以及高校如何进行大学就业能力开发三个问题展开的,期望通过题项设计获得有效数据。问卷的设计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二是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认知情况;三是大学生自身具备的就业能力情况;四是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注与需求。
本次研究面向两个主体,一是大学本科毕业生,这是本次研究的基本主体;二是以企业主管招聘的人员为主体,这是本次研究的一个重要主体,用以体现雇主或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状况。
本研究的问卷调查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借助作者就读学校及目前所在单位的条件,对同学或学生所在企业内的就业大学生进行问卷发放,之后通过信函的形式完成回收。
截止2015年6月30日,共收到毕业生版问卷963份,收到企业版问卷374份。分别对两版问卷进行初步检验,发现毕业生版问卷有559份不合格,企业版问卷有258份不合格(不合格问卷包括:题目选项相容、空白问卷、问卷完成率不到90%等)。剔除不合格问卷后,分别得到实际有效样本404份和11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42%和31%。
2、数据处理
我们根据调查大学生对就业要素构成的认可程度(下文称大学生认可度)、企业对就业能力要素的构成的认可程度(下文称企业认可度)、大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要素的评价(下文称大学生自评成绩)与企业对本单位员工就业能力的评价(下文称企业测评成绩)等四个层面来综合评判大学生与企业的就业能力关注度的不同及其匹配差异性所在。此外,为得到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异所在,本文使用每一层面各项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平均值(如表1)来表示该项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得分,如表,并进一步对各项就业能力的差异和聚类进行分析。需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本文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需要知道每个层面中各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重要程度,而平均值能够基本反应这一重要程度,因此本文认为运用平均值分析差异性和进行聚类分析是可行的。
3、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主要是分析对变量进行量化分类的问题。本文涉及到四个维度十二项就业能力构成要素,从大学生认可度、企业认可度、大学生自评成绩、企业测评成绩四个层面得到对前述十二项就业能力进行测量的平均值,进而对十二项就业能力构成要素进行系统聚类分析,通过SPSS21.0软件,将聚类范围设定在2到5类上,如表2所示。
根据上表,第一类为正确应对压力的能力,我们看到其认可度都较高,但大学生自评成绩与企业自评成绩得分较低,属于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的就业能力要素,定义为第一类就业能力要素,这类就业能力要素属于亟需学校和大学生本人共同努力进行改善的就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合作与管理能力、进取心、责任感属于第二类就业能力要素,这类能力要素的认可度相对较高,大学生与这类就业能力的社会需求基本匹配,但仍有较大进步空间,是高校和大学生可以大有作为的能力区间,只要高校确保对这几项就业能力的培养,便可基本保证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养成,并满足社会需求。创新与创业能力、学习能力、开发创新解决方案的能力、职业相关能力和具备职业选择发展相关知识的能力属于第三类就业能力,这类就业能力的认可度不高,其测评成绩也相对较低,是高校可以次要培养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但并非不重要或不培养的就业能力要素。(作者单位:济南大学)
参考文献:
[1]黄敬宝.高等教育投资规模与大学生就业率的相关性分析[J]. 经济经纬. 2007(04)
[2]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编著].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张娇林.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14(12)
[4]徐涌金,高秋艳.试析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基本要素[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04)
[5]胡尊利,刘朔.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探讨[J].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