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有群兵

2015-05-30 00:00徐长顺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山丹小孙兵器

徐长顺

又有一群兵来了。

上山时是9月份,这是甘肃省山丹县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各种无名的小野花在荒野中顽强地盛开着,给戈壁带来了点点生机。

几天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把山丹的冬季整整提前了一个月,气温骤降到零下近20度。单衣薄被的兵们实在没有料到天气会如此地反常。对于这群兵来说,今天是个非常特殊的日子。他们要完成最后一次打靶任务,两个多月的辛劳就是为了这一刻。

天刚蒙蒙亮,营区角落两顶饭堂帐篷里早早亮起了灯光,昏黄的灯光透出些许暖意。帐篷外,朔风夹杂雪花在空中肆虐,被雪水打湿的红旗吃力地翻动着。几十顶帐篷被吹得嘭嘭作响,不远处几只迷路的骆驼紧紧地挤在一起,哆嗦着抖落身上的积雪。

帐篷里钻出两名衣服单薄的兵,呼啸的北风夹杂着沙子打在脸上,他们不约而同打了个冷战,便提着水桶向水车走去。突然的降温使他们不得不点起火堆融化冰冻的水龙头。内地原本简单的“埋锅造饭”在高原竟然成了一种挑战。储存的水全部结了冰,为了保证这群兵及时吃上早饭,他们不得不提前几个小时生火化冰。由于缺水和水温低,淘米、洗菜等稀松平常的小活儿,在这也成为一种考验,再加上海拔高,水不好烧开、饭不好蒸熟,做饭成了一项辛苦活儿,更是一项技术活儿。

第三个走出帐篷的是一个脚步蹒跚的兵,同样也是单薄的迷彩军装。外面的风依然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兵却纹丝不动,目光坚毅地盯着远处。走近前去,肩上粗粗的两道杠告诉我他是一名老兵。

老兵告诉我,他原是主战专业的二号手。一个月前的一次训练中膝盖不慎受了伤,被诊断为骨膜炎,随队医生要求他必须离开靶场,下山治疗。老兵说什么也不愿意,坚持要留在山上保守治疗。老兵的原话是这么说的:“就算站不起来,躺着也要看完打靶。”大家拗不过他,只好安排他到炊事班帮厨。

老兵讲完他的故事,用请求的目光看着我,问我能不能带他到心爱的阵地亲眼目睹这次打靶。

看着这位与我兵龄相仿的老兵,我读懂了他的心思,也答应了他的请求。老兵冲我“嘿嘿”一笑,先看了看我,再看了看表,抬了抬手算是敬了个礼,乐呵呵地说屉锅里的馒头快蒸好了,吃饱了好打仗。

看着老兵蹒跚的背景,心头刹那间有一种力量在涌动,我努力克制着自己,但眼眶不知什么时候早已噙满泪水。

悠长的起床号打破了我的思绪,沙漠中的几十顶帐篷几乎在同一时间亮起了灯。起床、洗漱、集合、出操,嘹亮的歌声、整齐的口号,借着呼啸的北风在连绵沙丘之间此起彼伏,瞬间驱散了高原的落寞和沉寂。帐篷沸腾了,高原沸腾了。

一切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转眼到了出发时间,我扶着老兵坐上了指挥车。长长的车队在戈壁滩上朝着远山的阵地蜿蜒向前。

风突然停了,雪也止了。兵们的心情突然也晴了。

送我上山的司机小孙是位山东小伙,是全团年龄最老、技术最好的司机兼修理工,当了快20年的兵,却还是个兵头。一路上,小孙双手紧紧握着方向盘,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车轮轧在沙砾和积雪上发出“吱吱”的声响。

海拔越来越高,植被越来越少,空气越来越稀薄,云朵仿佛压到了头顶,车辆吃力地爬行着。

正当我们努力往阵地前行的时候,一辆油机出现了故障,整个车队不得不停了下来。对讲机里突然传来命令:小孙,油机牵引车故障,请迅速前往抢修!

军情就是命令。小孙一把打开车门,跳到路边,从车队队尾一口气飞奔500多米来到故障车前,完全忘记这是海拔3600多米的高原山路。凭着多年的经验,小孙知道这是驻车制动“抱死”,属气路故障,按常理应立即更换气阀,但耗时需两个多小时,按常规的处理方法,会延误整个部队行动。

怎么办?领导心急如焚。小孙知道,应急的办法只有解除制动,但翻山后还有十几公里的下坡路,再加上积雪路滑,随时都有翻车的危险。“车辆由你驾驶,有困难吗?”领导急切地问。一边是部队的使命任务,一边是随时翻车带来的生命危险,小孙迟疑片刻坚定地回答:“请领导放心,坚决完成任务!”

小孙迅速解除制动,跳进驾驶室,整个车队再次出发。凭借多年的驾驶经验,借助山体的摩擦停车和抢坡停车,一路总算有惊无险,按时到达演习阵地。

到达阵地时已近中午,车辆迅速占领阵地完成伪装,与荒漠几近融为一体。

车内,副营长小肖带着几名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兵器参数发射前的最后调试。作为该型兵器的顶尖技术人员,他完全摸透了这套兵器的脾性,他和他的兵器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任务,打出了一次又一次极限,取得了一项又一项荣誉。

但也正是这套兵器夺去了他太多属于自己和家人的时间。两个月前,接到随部队行动的通知。不巧的是,老父亲突发脑溢血,老母亲因着急不小心也摔成了骨折,两位老人先后住了院。在部队和家庭面前,他作出了一名军人应有的选择。

同车的小孙告诉我,肖副营长的故事远不于此。“5.12”地震时,老家的房子全部震塌,奶奶因惊吓过度,震后不到两个月便撒手人寰,而他由于连续执行奥运安保和打靶任务,直到年底才回到家。当时父母已经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住了七个多月,虽然二老没有埋怨,但他发誓再也不能愧对二老。但这一次,他又食言了。同样是打靶任务,同样是山丹,他还是作出了同样的选择,因为他的部队、他的兵器需要他。

战车外,营长小刘正带着他的兵逐项检查阵地情况。伪装网下骆驼刺旁,小小蜥蜴不时“嗖”地滑过,消失在沙凹里。

风停雪止,试射前一切都很宁静,静得让人发慌。太阳洒在高原上,兵们感到丝丝暖意,洁白的雪在阳光映照下分外地刺眼,整齐列阵的兵器冷冷泛着寒光。

突然,一阵大风袭来。高原的风来得那么突然、那么猛烈。地上的积雪刹那间被劲风卷起,冰碴儿夹着细沙生生地打在兵的脸上,一切都是那么措手不及。一名战士的迷彩帽瞬间被卷飞,时而空中飘舞,时而漫地翻滚,像是对你示威,战士只能放弃追逐,任帽子随风远去。

一辆战车上的伪装网被狂风掀起,拖着角上固定的地钉向战车砸去。紧要关头,车旁的刘营长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躯向地钉迎了上去,伴随着一记闷响,尺长的地钉结结实实砸在了胸口。刘营长顾不上疼痛将地钉牢牢抓住,踉跄着大呼:“快来抓住伪装网,别砸坏导弹!”六七个兵应声冲了上去,死死拉住被吹成伞包似的伪装网。

高原的风来得急,去得也急。几分钟后,阵地恢复了平静。敌方侦察机大摇大摆地从空中通过,没有发现丝毫异样。

十余分钟后,敌方机群低空突防,一声凄厉的警报撕破高原的宁静,顿时油机轰鸣,导弹高竖,腾空而起。导弹划过长空,尾随靶机而去,几架敌机被打得稀碎。

首发命中。兵们疯了!

我们返回驻地时,高原已是冰冷的夜。兵们在帐篷里欢呼着,这是两个多月他们最难忘的一天。我独自走出帐篷,破例推迟今天的休息时间,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热闹个够。

戈壁的夜,月明星稀,夜凉如水,不时有流星划过天际。渐渐地,庆功宴上的欢笑归于宁静,帐篷里传出熟睡的鼾声和兴奋的呢喃……因为,明天这群兵就要离开戈壁执行新的任务,又有一群兵来到这里。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阳关,未收天下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山丹,这个征服匈奴的古战场,如今虽然没有金戈铁马的壮怀激烈,没有醉卧沙场的悲壮辉煌,但在这里每年都会有一群兵,不畏困苦,默默坚守,苦练能打仗打胜仗的本领。

相信,戈壁滩的每块石头都会铭记。

猜你喜欢
山丹小孙兵器
山丹马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全面启动
大兴安岭地区山丹种子萌发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丹烙画在农村小学的传承和发展
走进山丹军马场,在焉支山下策马扬鞭
兵器图解
兵器图解
姊妹鞋
兵器重要编译报告
神秘号码
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