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问者如攻坚木

2015-05-30 23:12:57李维军
求知导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平方差公式家长

李维军

《学记》里有一句话“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加工木材,先易后难,处理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可以放在后面,事缓则圆。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在主观上驱使教师主动融入课程建设;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重在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一、尊重学生,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前导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前导学习。现在的学生和过去的学生大不相同,现在的社会信息的来源有很多,光靠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常常是有心无力的事情,教师应尊重学生,让他们在上课前先自己办法学一学,不在乎学生学了多少,关键是要看学生有多少发现,这种发现可以是文本的本身内容,也可以是学习过程的幸福和艰难。只有让学生亲自做一做,上课时,他们听起课来,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和启发,才能提出自己的问题来。学生手头的资源有很多,他们可以上网学习,可以就着他们的课辅资料学习,可以和家长共同讨论,可以和学生共同商讨,实在不行,就着文本也可以展开学习。思考结论的每一步依据,思考习题的做法,提前想一想习题集上题目的答案,都是可以的,在学习中勾画不懂的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由学生思考所提的问题比教师提出的问题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如:在讲“平方差公式”前,笔者布置了一道数学题:(2y-—)(—+2y)+3(2y-3)(2y+1)让学生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做,结果不同的学生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将题目中的(2y-—)(—+2y)变为(2y-—)(2y+—),然后套有公式;有的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地将式子展开合关,然后得出结果;有的将(2y-3)(2y+1)用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还原原来的代数式;有的学生试图用解析几何的知识去突破此题。在这个解答的过程中,答案的本身并不是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习得的过程,有的同学在过程中,知道了预习新课的重要,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捷径,这样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就能学会比别人先走一步,学会抓住先机,走“短、平、快”的道路;有的同学在突破中,思想比既有的信息想得还远,也有“异想天开”出各种各样问题的有个性的学生,说不准将来就是高端技术人才;有的同学虽然亦步亦趋,但这些人可能在平淡中,走出安康的人生,他们之中,有的人在别人的引领下也会产生飞跃。教育的成功,不是教出一样的学生,就如教学生作文,同一班级里,所有的学生都写出同样的风格,甚至是同样主题、同样内容的作文来,肯定是一种失败的教学。数学课上,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前导学习,因为个人学习的路径不同,所提出问题的方向和范围才有更广大的空间。

二、批判思维,让学生表达他们自己的独特观点,悟得学习过程

批判思维是指具有自己独特个性,不迷信别人的观点,不执拗于自己的错误,能客观、冷静地分析情况,分析过程、分析对错及方法的优劣,思考着改进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要建构在知识技能的基础之上,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他们才更能提高质疑的活力和能力,这种批判不是盲目,要通过代入法、对比法、转换法、赋值法等进行检验,让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有立足点。说服别人,先得说服自己,感动别人,先要让自己感动。

如a6-b6的因式分解:在解题过程中,第一种学生这样解到:a6-b6=(a2)3-(b2)3……第二种学生这样解到:a6-b6=(a3)2-(b3)2……用第一种方法的同学通过三步分解后,表面上看已经到位,但其实他们只是按公式走了一下程序;而用第二种方法的同学,才真正将题目做到位。在教学这一题时,笔者发现,因为平时注重了质疑训练,学生常有一种不服气的性格,所以当第一种答案出来后,表面找不出答案的欠缺,他们就会另辟蹊径,很快地想到了平方差公式,然后通过对比发现,用平方差公式很容易地将因式分解到位。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要急于呈现答案,无意中的“错误”有转得成功的“契机”。有意地设错与纠错,可以增加学生的免疫能力,对学生的不同思维、不同解法要多保护,有时他们的解题过程不一定是最简单的,但只要对,绕点路,我们也可以看到别样的风景。

三、坚定信念,让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彰显善问的光鲜闪亮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光靠学校的力量来培养善问的学生是比较困难的,当家校合力之后,效果就会有很大的改观,笔者在实验的初期,学生的多途径学习方法,就遭到不少家长的“抵制”——因为笔者让学生回去进行了网上查询、学习,许多家长是谈网色变的,于是笔者将家长请到学校,和他们一起商量对策,如何让学生将上网的负效应变成正能量,让现代的学生具有现代的意识,在家长和孩子的共同上网过程中,改变的不仅是家长,更多的是学生。网络就是带刺的玫瑰,不能因为有刺,就连花香也放弃了。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在多种力量的作用下,将学生推向发展的前行之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古寨乡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平方差公式家长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谈谈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我心中的好家长
例说:二倍角公式的巧用
对初中数学教材中两个关于平方差公式应用问题的思考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