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科技革命与环境科学发展的哲学思考

2015-05-30 10:48:04刘涛黄音赞
求知导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环境问题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

刘涛?黄音赞

摘 要: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带给人类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灾难。本文阐述了科技发展以及造成环境问题的必然性,并具体地分析了人类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利用科学技术改善并促进自然环境健康发展。

关键词:科学技术;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以及社会变革的首要推动力,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满足了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丰富了人类的生活,现代科技的建设性还帮助人类成功地解决了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极大地促进着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变革与进步。然而,在人类欲望驱使下,人们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社会大众要清晰地认识科学技术的 “双刃剑”作用,理清科学技术进步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科技发展及环境问题产生的必然性

1.科技发展简述

现代科技革命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形态是不断演进的,现代科技革命使人类的生产力形态进入到智力型的现代生产力阶段,科学物化速度越来越快,产生了丰硕的经济效益。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不断增大,科学技术也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生产力工具系统被以电脑为核心的现代科技取代了传统人工对生产机器的操纵与控制,迄今为止发生了最革命性的变革,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实现了劳动者手、脑、人的全面解放。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已经扩展到大气层、外层空间,同时新的物质材料也不断合成,劳动对象更加广泛。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和迅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程度加重,走向了经济全球的一体化。生产的现代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对人的智力和知识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科技革命不仅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还促进了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2.产生环境问题的必然性

现代科技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出现了与“技术与环境”“人与环境”的背离和异化,科学技术的不可控性带来的环境问题,引发了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和对抗。

首先,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从认识论角度及根源来看, 几百年来,人类凭借着神奇的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秉持着“人类至上”的观点,对自然界任意摧残和掠夺,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给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灾难。现代人没有意识到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辩证的存在和发展着的大系统,一旦出现内部异动和失衡,必然对人类这个生物种作出“报应”。此外,人们在很多领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部分析,把人类自身凌驾于自然界这个整体之上,往往忽略或忘记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联系以及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这种方法论上存在的局限性,把人类与自然界绝对对立起来,只看到眼前利害不考虑长远利益,导致了灾难性的生态后果。科学技术在发展历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面前,应不断发展、充实和完善。

其次,多重社会因素。现代科技已经被贴上政治、军事的标签,已不再是纯粹中立的。这种结合无疑对于改善人类的生存、激发人类的发展潜力有重要的作用。在当今时代,某些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的高科技采取“科技封锁”“技术禁区”等手段对其他国家进行制裁,或输出某些新技术换取一些国家的“政治让步”“政治妥协”,以此作为国际政治生活的重要筹码。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滥用科技成果的行为也经常发生,进一步加剧国家的环境、资源、能源的危机。总之, 特定生产方式的局限使不同程度的社会因素引发了科技异化现象的产生或加剧。从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论述生产方式的内容可知,不合理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是产生科学技术异化现象的本质根源。

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1.臭氧层破坏与温室效应

臭氧层是指受太阳紫外线照射的缘故,空气中的氧重新组合,生成臭氧,在地球上空20~50km区域内,包围在地球外围空间含有臭氧的空气保护层,能吸收阳光中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一旦人类赖以生存的臭氧层遭到破坏,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无阻拦地辐射,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及地球生物正常生存。世界上白内障和非黑瘤皮肤癌的发病率均会上升,引起的温室效应,使各种粮食作物的产量下降,危及世界的食物供应,造成各种植物和海洋中浮游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

近年来,臭氧层遭到破坏并出现了臭氧空洞,其主要原因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氯氟烃、甲基溴等气体与臭氧分子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将臭氧分子分解,从而人类的保护伞被破坏。现代工业飞速发展,全球的二氧化碳大量释放,加剧了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本身可以吸收热辐射,使地球拥有了适宜的生存温度。但煤炭、石油的大量消耗,以及汽车、飞机、轮船尾气的排放量加大,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大幅增加,加速膨胀的温室效应造成了地表温度的上升,造成极地冰川融化、热带雨林消失、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2.水资源污染

水乃生命之源,是生物赖以生存、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现阶段,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是水资源危机的现实面。农用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城市发展与人口增长,水资源的需求和供给等矛盾越发尖锐。同时江河湖泊污染的污水还被排入到大海,海上油轮石油的泄漏使海洋和江湖湖泊的生物生存受到威胁。大量污水的产生和排放,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势必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水资源,减轻水资源危机,防止“水资源战争”的爆发,从而实现人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3.城市污染

城市作为工业发展的中心,在生产和生活中城市的“三废”不断增长,造成环境质量日益下降。近年来,国家积极采取治理污染的措施并大力倡导低碳环保出行,不少人仍生存在污染较严重的城市环境中。发展中国家治理方法手段不先进,防污治污的设施缺乏,许多城市的污染指数高居不下。除了工业污染外,环境的噪声污染会干扰和影响居民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家庭装修材料中含有的甲醛是化学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现代普及的复印机的高压放电能促使氧气分解并结合成臭氧,危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

4.物种灭绝

地球生态平衡是生物多样性赖以存在的前提和条件,若自然环境恶劣,物种失去了进化的环境和条件,生物多样性也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工业革命以来,人口急剧增加,人类活动范围和对自然的干扰越来越多,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使地球上的多个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人类的活动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目前,地球上的3000万个物种以每年1.7万个物种的速度在消失,一个物种灭绝将永不出现!另外,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缺乏,利益驱使人类的过度开发和人为捕猎也是造成物种灭绝的最重要因素。

三、科技促进环境发展的对策

1.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绿色科技

我们在反思科技进步引发的生态危机的时候,必须对传统的发展观作深刻反省,发展不应该仅仅是实现经济增长,还包括社会因素和生态因素的良性循环。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带来了一个正确的纲领和行动目标,淡化经济因素,把“延续性”作为发展的核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重建美满和谐的自然家园。可持续发展思想主张“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推动新的生产和消费的观念和模式,人际、国际之间公平分享权利和环境。在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基础上,把环境保护作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和程度的客观标准。世界各国只有树立发展观,在根本上解决科技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找到走向未来的方向,使科技与人、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关系走向和谐。为了重建人类的自然家园,实现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关键就在于科学技术绿色化,它展示了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解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平衡发展,克服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追求低消耗。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绿色化成为科学家、社会学家、伦理学家、政治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发展方式。目前,大多数国家纷纷把发展绿色科技提上了议事日程。

2.加强制度创新,科技人才社会责任感培养

利用高新科技,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实现制度和人才创新。建立节约型社会制度,制订科学的产业政策,对经济实行有效调控,严格控制重污染企业,反对生态破坏和浪费资源。另外,作为发展绿色科技的重要人才,科学家是科学技术和环境伦理意识的载体,在发展绿色技术、推进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学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的行为,对自然和环境所持有的伦理观,在他们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方面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科学人才具有以对环境的根本看法和总体评价为内容的环境伦理观,对其发展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方面有巨大影响。科技革命的浪潮突出了科学劳动的地位,科学人才的职业角色和社会责任问题尤为重要,拥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有正确的技术创新方向,避免自己的劳动成果被滥用而给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

3.树立全球意识

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是针对人类面临资源枯竭、人口爆炸、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粮食危机等问题而提出的,面对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各个国家已经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虽然一些发达国家对改善生存环境进行了积极的有益尝试,发展中国家仍在沿用传统发展方式,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世界的整体状况仍在恶化。要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就必须超越社会制度的差异和民族国家的界限,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采取全球一致的行动,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早日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目标。

当代科技革命席卷全球,科学技术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满足了人类物质和精神需求,但同时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引发生态资源危机。面临全球性的环境资源问题,我国要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发展高新科技,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努力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彩虹.现代科技革命与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J].时代人物,2008(03).

[2]金 丽,赵黎明.论科学技术进步与环境问题[J].中国农机化,2009(01).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环境问题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
《晋控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同煤科技(2024年1期)2024-05-12 15:11:52
《晋能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同煤科技(2023年5期)2023-11-29 05:35:40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从经典话语看水污染问题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火力发电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及成效研究
价值工程(2016年29期)2016-11-14 00:07:24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16:37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12:24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2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