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摘要】在快餐文化以及娱乐精神迅猛發展的今天,影视作品作为最为重要的文化传播手段之一,已经在影响年轻人的工作、学习、生活、乃至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都突显出了其独特的作用和地位,对影视文化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其存在的文化背景和发展动向,是十分重要的,而影视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其中涌现出的大批流行用语。因此,笔者决定从语用角度出发,对近几年来中国影视文化中出现的流行用语进行一次大胆的解读。
【关键词】语用学;影视文化;流行用语;解读
一、引言
在近近几十年中,随着影视文化的迅速发展,其带来的流行用语已经成为了不同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类特殊的语言形式,它们能够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紧跟时代。因此,影视文化中出现的流行语对社会和其它文化形态所产生的强力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大多数评议都是从社会、文化、心理等层面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而笔者希望从语言学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希望借此浅析影视文化中的流行语所寄生的文化特点及其发展、变异与创新,从而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相应的文化发展。
二、流行语的概念
流行语的英文名称为Catchwords,在《韦氏美语学习词典》中,对于流行语的定义为:A well-known and effective word or phrase repeated so often that is becomes a slogan。在《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中,将流行语定义为:A word used for representing a particular idea,usually one that is popular for a short time。由此可以看出流行语的另一特征,那就是是它通常只会在短时间内流行。而在《牛津英语大词典》中,则将流行语定义为:时兴流行、反复使用,特别是和政治或其他组织有关的词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流行语具备的几个重要特征:一是它具有高重复率,能够被人们不断的模仿和重复使用,其传播速度是很快的。二是它会逐渐演变成一种口语和标语,因此流行语具有很广的传播面,能够被不同阶层的人们所接受。三是它具有时效性,只是在相对较短的一个时期内流行,随着时间的推移,流行语会根据社会、文化的变迁慢慢演变,新的流行语会不断更替旧流行语。
三、影视流行语实例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近几年来中涌现出来的影视流行语:
(一)、很X很X、打酱油、俯卧撑
“很傻很天真”、“很黄很暴力”、“打酱油”、“俯卧撑”……2008年,这些刚刚出现就大规模流行的网络词语,让我们对一年里发生的大事件记忆异常形象深刻。方便表述是促成一个句型快速传播和流行的原因之一。而要害之处在于,它具有互动空间。与诞生于2007年春晚的那句“太有才了”相比,“很什么很什么”中的“什么”的部分,是需要使用者自行填空的。这就是所谓互动空间,创造空间,它远比恰当使用现成的流行语更富于挑战性[1]
(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这句话出自小学生作文节选,文章中,这位小学生用逆天的想象力讲述了端午节的由来,故事惊心动魄,情节元素包括校园友情、屈原、国共大战、以及毛主席万岁什么的。最后总结陈词: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
不过真正走红还得归功于《暴走大事件》第七期,主持人王尼玛在节目中连续多次引用。现在被年轻人广泛引用,强调某一事物或者事件能够吸引大众眼球。
(三)、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此话出自中国国产电影《天下无贼》中的一名贼首之口,极具时代感的语言和一针见血的内容竟然出自一名惯偷口中,这种强烈的对比和讽刺效果,让它一出,立刻艳惊四座,瞬间就成为了各个社会阶层口口相传的流行用语。
(四)、臣妾做不到啊!
随着电视剧《后宫甄嬛传》的热播,剧中的台词也被广大观众效仿,被称为“甄嬛体”。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恐怕就是这句“臣妾做不到啊!”了吧,特别是在年轻女性中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夸张的表情加上这句搞笑的流行语,往往能够将尴尬的拒绝变成一次幽默的对话。
(五)、其它流行用语
如《闪闪的红星》中的“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虽然是反动人物所说,但非常滑稽可笑,让“我某某又回来了”风行一时;《董存瑞》中的“为了新中国,前进!”《青春之歌》中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雄儿女》中的“向我开炮!”
《大话西游》中的“I服了YOU”、《疯狂的石头》中的“我顶你个肺”、《手机》中的“做人要厚道”,《爱情公寓》中的“那时候天还是蓝的,水也是绿的,鸡鸭是没有禽流感的,猪肉是可以放心吃的。那时候照像是要穿衣服的,欠债是要还钱的,丈母娘嫁闺女是不图你房子的,孩子的爸爸...也是明确的。”、“我觉得这事儿完全不靠谱儿,中国男足世界杯夺冠和你的离谱程度其实差不多。”、“生活往往比那些偶像剧的口味——要重得多!”等等。
四、影视流行语的语用特点
(一)、形式新颖、吸引眼球、具有创意性
语言表达上的盲目趋同是对语言运用的“不自由”,而创意性语言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语言语用的自由[3]18。作为一类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流行语往往与我们传统概念中的语言大相径庭,甚至有一部分完全颠覆了我们的母语构成系统,完全不讲究章法。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流行语只注重意义上的体会,不注重形式构成,这又可以说将我们的汉语——这门重义不重形的语言形式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这一角度来看,与汉语相对的英语,因为是注重语法结构和形式的语言,所以要做到如此“神具而略形”,恐怕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中国的流行语发展如此迅猛、但是人们却很难用英语将其形神兼备的翻译过来的原因。仔细研究这些影视里面出现的能够迅速蹿红的流行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流行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大多都有着新颖奇特的构成形式,比如在传统的“汉子”前面加上“女”字,便出现了现在流行的“女汉子”用以形容性格和习惯都比较彪悍的女性;还有一些用谐音词来代替原词的情况,比如“偶(我)、稀饭(喜欢)、表(不要)、爪子(做啥子)“等等;另外就是对词语的语义已经进行了部分或者完全性的迁移,用以表达在某种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才能够被人们理解的意思,比如在2011年的一期《大学生了没》中,一位名叫Miss lin的网友以夸张另类的造型、一口做作的英语、扭捏妖娆的姿态向大学生们介绍什么是Fashion。其极度夸张搞笑的表演震撼全场观众,她的口头禅“整个场面我要Hold住”更是迅速在网上走红,“hold住”就是指面对各种状况都要稳住、从容应对一切。这些新鲜的构成形式,常常能够让观众们眼前一亮,从而在第一时间就牢牢的记住它们,并不自觉的在生活中进行引用和传播。
(二)、时代性强、变更快
流行性也是流行语的一个突出特点。流行语是时代的产物,不管是哪个领域的流行语,它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都当时所处时代的特色[2]8。流行语之所以能叫流行语,就是因为它其中包含了能够紧跟时代的信息,影视作品不断的推成出新,就绝对了它也必须是紧跟时代步伐的产品。所以,流行语以影视文化为载体,出现在人们面前,就成了必然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六七十年代我们流行的是引用革命战争类影视作品里面的经典台词,七八十年代则是改革开放类、九十年代以后则是各种另类、夸张、无厘头的影视流行语成为了主角。由此看来,我们甚至可以通过研究某一个时代的影视流行语,来透视那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当然,也正因为这一特点,注定了影视流行语必定是一种变更很快的语言,也许今天我们还在对某个流行语津津乐道,明天就会冒出另外一些流行语将其冲出我们的记忆。
(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
一直以来,影视作品作为一中文化表现形式,通常是通过电视、电影、广播、剧场等各种形式进行辐射型传播的,因而其传播速度比起传统的文字传播手段要迅速得多,而在网络出现以后,更是让影视作品的传播如虎添翼,现在人们只要轻轻点击手中的鼠标,便几乎能够在网络上搜索到自己想看的任何影视作品。正因为有了这些能否快速传播的载体,加上现在人们可以在任何场地、任何时间,随意用DV、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拍摄,所以影视作品在今天的含义已经从传统的“影视公司制造”变成了“全民制造”产品了。影视产品的这两个特点也就决定了,它所反映的文化内容能够通过各种传播手段,迅速将信息传递到世界各地,同时也能够传播到不同的社会层面。
(四)、经济、快捷、形式多样
影视流行语在很大程度上,讲究的就是经济、快捷,即用最少的字或者词在最大程度上使表达的意思清晰明朗,以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事实上,影视流行语的这一特点,恰恰是影视流行文化为适应当今社会极快的生活、工作节奏而产生的,也是当今社会文化的一个折射点。这一特点使得人们在很多非正式的交际场合中,舍弃了传统语言行为习惯中冗长而复杂的表达方式,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采用最简洁的表达方式,进行最为直接有效的交流,从而达到在固定时间内沟通交流效果最优化的目的。此外,流行语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会根据具体的语用环境产生形式多样的变体。人们常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也即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交际对象,选择不同的语言形式,这是一种典型的语用思想,也是人们交际能力的具体表现[4]164。
五、结语
任何新兴事物的出现及发展,都需要实践来证明其优劣性。在影视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影视流行語有很多适应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优点,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它也存在很多弊端。很多影视作品单纯的为了经济效益,而不尊重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尊重我们的历史,胡乱窜改我们的一些传统用语或者是一味的吹捧外国文化,将一些糟粕语言也引入国内,比如“Shit!、Fuck!”一些骂人的字眼,还有胡乱将外国的语言直译为中文,比如将韩语中的“怎么办?”直译为“沃多克?”,“我知道了!”直译为“阿拉索!”。还有土洋结合搞出四不像的,最典型的就是“I 服了YOU”。这些不良的变异,对于我们的青少年而言,完全是在语言文化上的一个误导,对于我们的中国文化发展,是不利的。正因为影视流行语的这些优点和弊端的存在,以及它对我们的社会文化、工作生活、甚至世界观所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要严肃对待,认真研究,加强监督,去其槽粕,取其精华,保证中国的影视产业能够对我们的文化起到一个正确的导向作用,让其作为载体,对中国文化的正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晋华.雷词爆发2008 公众语文生活太强了[N].中国青年报,2008- 07- 21.
[2]徐晨.流行语与社会文化心理嬗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6).
[3]夏丽虹1999 就流行语看语言的创意性与趋同性.语文建设,第2 期。
[4]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