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义琴
【中图分类号】G642
主题教学,从狭义上说,就是指课堂教学教师如何分析和讲解课文的主题;从广义上说,还应该包括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中,特剐是在阅读文学作品中如何分析和把握作品主题,以便强化阅读效果。
如何进行主题教学?我认为,教师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作品所蕴含的生活意义和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志趣,这是不言而喻的。中学语文课文,有不少是文艺作品,其主题是客观和主观的有机统一,主题思想也决不会在作品中明白地指点出来,同时,又由于对作品欣赏的范围,角度、层次不同,对主题思想的分析和确立也会不同,特别是有的名家名著,内蕴丰富而深刻,技艺精湛而巧妙,用三言两语穷尽其主题思想是不实际的。例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发表近百年了。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基本篇目.人们对其主题思想的分析和确立,经过了长期的认识与探索,从“描写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到“科举制度时读书人的摧残”,再到“描写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都不无道理,但也都不算全面深刘。再如《阿Q正传》问世80多年了,分析文章的文字超过作品本身文字数十倍,至今,仍有人发掘出前人未曾发掘出的复杂内涵。这说明一部成功之作,对其主题思想认识和理解是不断拓展加深的.决不可满足于一知半解,也不可轻易把前人或别人的结论当作永恒的“标准主题”来接受,再教给学生。
这便牵扯到“主题淡化”问题。
随着人们对文学认识的加深与提高,关于主题的理论也在不断地深化和丰富。在创作上,传统观念被冲破,这就使本来内涵就不严密、定义就不确定的主题概念变得更复杂了。如果还按传统的主题观念硬从一切作品中去找明确的理性概念或教化意义。就会遇到困难或失败。因而近几年来出现所谓作品多主题,主题的多义性和主题淡化。“多主题”多指长篇巨著由于容量大,反映的现实生活复杂,往往主题以外还有副主题,如《三国演义》、《红楼梦》、《子夜》和《李自成》等。另外,除作品本身的原因外,还由于时代不同,读者对作品的欣赏角度和层次不同,对主题的分析确立也不 同,这就产生了“主题的多义性”。主题淡化,实际上就是不把主题放在作品统帅和灵魂的位置上,作者不一定要在文章中“说明什么”、“反映什么”,读者也不一定要在作品中挖掘“主题”,只了解作品写的是什么就够了。有人认为“主题淡化”,并不是作家故弄玄虚,或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文学创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艺术的本身规律。从文学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来理解,主题淡化这是被反映主题——社会生活的要求。社会生活本身是流动的,立体的,生活本身就有着多层次、多侧面,多义性。为了对社会生活进行多向性的客观描述,减少人为的提炼,纯正化生活,只有将主题淡化在整个作品的形象之中,溶解在语言、情节,人物性格的深处。这样,可以让鉴赏者不受外界因素(主题等)的干扰和影响,使审美活动得以正常、顺利的进行。有的从创作的实践来说明主题的淡化。绝大多数作家并不是先有了明确的主题,然后才“按题索骥”进行创作的,甚至对作品表现什么主题也并不关心,促使他们创作的往往只是作者对杜会的一种 感受,顿悟,或者是由于某种意境、情绪触发的结果。老剧作家曹禺在谈到《雷雨》的创作动机时说:“我并没有明显认识到我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什么才动笔”,“最初逗起我兴趣的,只是一兩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情绪”。(《雷雨》序)“主题思想不应该简单到一句话可以概括,浅露到嘹一眼就一览无余”。高晓声认为:“作家的作品不一定都有明确的主题”,刘心武更主张作品的主题应谈允许暧昧。莫言说《透明的红萝卜》的人物、情节是由一个梦的“场面”、“色彩”和“神秘的情调”生酵出来的。郑万隆说《异乡异闻》系列小说的写作,“重要的是感觉”,是凭着“比理性的理解在记忆中留下更深的刻印”的那种“遥 远、朦胧甚至有点神秘的感觉”。的确,要在这些作品中分析出什么明确的主题思想是十分困难的,因为“感觉”很难按逻辑思维的规律进行。
主题淡化,意思不是忽略或削弱作品的思想内容,而是主题思想的扩散与放大。
当下,不少教师不顾及以上理论和事实,也不顾及学生是鉴赏主体,也有独立的思维和鉴赏能力,硬是用一条抽象的简单的政治、哲学、伦理道德或逻辑命题概括为主题,硬贴在作品上,硬让学生抄、背。这样的主题教学不但贬低了作品的价值,而且,也限制和束缚了学生的鉴赏和思考能力。
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关于主题的理论,进行主题教学,也就必须精确的教材分析,使学生理解主题的形成,同时教师应进行自身的知识观念更新,以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