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玲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新教材的使用、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教育对象的复杂与多元性等因素,对教师素质与技能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素质与技能主要包括思想素质、专业素质与技能、心理素质和表演素质几方面。
[关键词]教师 思想素质 专业素质与技能 心理素质 表演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2-0059-02
“教师”这一称谓,自古以来就无比崇高和神圣。《尚书》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1]把“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称,并写在同一牌位供众人朝拜,可见“师”在古人眼中地位之高,受人之尊。唐代大文豪韩愈《师说》一文,更直接将教师的职业价值提升到文化传递的社会高度进行评价,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2]这一经典解说,世代流传,也使教书者引以为自豪和荣耀。教师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人类通向文明的桥梁,人类文化的传承者。
现在,网络上时有爆出一些教师不守规范、不道德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教师队伍是一个特殊的团体,它的自身素质高低直接与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那么,在新时期,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与技能,以适应新课改对自身的新要求?本文仅从思想素质、专业素质与技能、心理素质和表演素质几方面小议教师素质与技能,以抛砖引玉。
一、思想素质
(一)对祖国,对教育事业,对学生要有真挚的、深厚的、理性的爱
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就是要有一种职业的崇高感、神圣感和责任感,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文明视为己任,当成人生最大的追求,树立忠诚教育和教书育人的信念;热爱学生,就是要有一颗爱心、平等心,对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有爱心,是做教师最基本的思想素质。
(二)具备良好师德——即做好人,要配得上 “教师”的称谓
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具有:正直、善良、诚信、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应具有求智、求真理、不断反思、探索的精神。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以身作则,行为示范,对学生会有很大的积极影响。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具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气节,永不为外物所动的胆魂和气概。
(三)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新课改把“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就是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均衡、和谐的提高,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这也是教育的人文价值的体现。新课程改革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社会要求更为强烈,所担负的责任也更为重大。因此,教师的思想素质是教师教育行为调控的关键因素,也是新课程改革有效实施且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
二、专业素质与技能
(一)拥有完善的学科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素养应包括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知识。教师应具备深厚的与本专业相应的各门专业基础知识,对本专业知识理解掌握运用的能力和广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常识。优秀的教师,一是要有学术追求,对学术研究有一种崇敬和追求,这种追求、这种精神对学生就是一个激励;二是成为最会说话的人,教师应有一种素质,即可以按照别人能理解的方式去讲道理。教师要理解学生,要按照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去教育学生。
(二)拥有崭新的教学技能
教师除具备各项基本技能,包括“三字一话”(黑板字、钢笔字、毛笔字;普通话)、“教师仪表”和“教态”等优美、标准、恰当运用的能力,还应有娴熟的教育教学能力,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
新课改下,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很普遍,现代教师都应具备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素质。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自身就应注重教学素质与能力发展、学术发展、个体(精神、知识、人格的)发展与完善。不仅传授知识,更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教会”学生,教师要有好的教学方法,要有教学智慧(即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教学艺术的合称),这样才能达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与技能的要求。
三、心理素质
(一)上讲台讲课应具备的良好心态
不紧张、不慌乱、不胆怯、不自卑以及处理各种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二)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保持清醒的理智
以冷静的态度来处理学生的错误。不能因为少数学生不听话而大动干戈,更不应在育人过程中遇到一些小事就灰心丧气,而应严格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如果教师的情绪不稳定,不仅容易加剧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立,导致教育、教学工作的失败,而且也影响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及信心。因此,教师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漫骂和体罚学生,要依法执教,否则,久而久之,只会令学生敬而远之,恶化师生关系,影响正常教学。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要有耐心和恒心,教书育人,要持续不断地努力,活到老,学到老,终身不辍。
(三)时刻保持乐观的情绪
情绪乐观、性格开朗是人们精神愉悦的一种心理状态。作为教师,面对工作和学生应多一些乐观、积极的情绪,少一些愤怒、悲观、消极的情绪,这会使师生关系更融洽、和谐。作为教师,性格开朗率直、情绪乐观、说话幽默风趣,更能使受教育者亲近你,你说的话他们才爱听,才容易接受。
(四)能对学生的心理进行了解和研究的能力
教师的教育教学对象是学生,直面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不主动,有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愿学,甚至个别学生还非常顽劣。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有了解学生的方式方法。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相当的了解,如心理状态、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都要心中有数。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修养,也可以找到化解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矛盾和不和谐的解决办法。
(五)要有坚强的意志、开拓进取的精神和自强不息的理念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与挫折,需要教师有坚强的意志,具有努力排除各种干扰,战胜各种困难与挫折的能力。面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多多,困难重重,有些教师可能会因为教育困难而产生放任自流、顺其自然的观点,而对学生的教育,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尽自己之力,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做学生的转化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教师要有思想准备,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和自强不息的理念,这样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四、表演素质
(一)教师要注意自己面部表情的修养
面部表情要能准确地传情达意,这是构成表演素质的要素之一,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教师上课讲解时,面部表情要随讲解内容之乐而乐,随讲解内容之忧而忧,教学要有真情实感。要善于运用眼神在教学中的作用,因为面前部表情器官中最富表现力的便是眼睛。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曾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个人眼睛瞳孔的大小、亮度的明暗、视角的仰俯、注视的时间长短等,都透露着丰富的信息。所以劳夫·爱默生说:“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一切。”[7]教师的眼里要饱含对学生的爱,多用赏识、贊美、鼓励的目光与学生交流。
(二)要把握住上课的节奏,教学要有激情
不同教师的上课节奏有快有慢,但不论节奏是快还是慢,关键要看教学内容能否打动学生。卢梭提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如何唤醒、鼓励和激励学生。常言道,施教之功,是“贵”在导航;“妙”在开窍;“要”在转化。上课节奏把握好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教学而言,高水平和具有很强表演性的素质是教师应学习和具备的。
(三)要注重语言艺术的修养
自古以来,课堂教学主要是靠口耳相传,“传道、授业、解惑”都离不开口语表达,而且教师语言修养的高低对改变学生的语文水平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语言艺术修养要求:教师讲话要有感情,必要时以手势辅助;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语速要适中,声音要洪亮,语调要抑扬顿挫。说话幽默风趣,才能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总之,做教师应当不负众望,应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在学生心田播撒真、善、美的种子。17世纪捷克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也说过,“教育是人类最崇高、最神圣的事业,上帝也要低下至尊的头,向她致敬!”谨以此文与天下教师共勉。
[责任编辑: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