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秭归的人居环境的调研报告

2015-05-30 21:55柳森
关键词:人居环境秭归三位一体

摘要:秭归县为了三峡工程建设的需要进行了搬迁,其优良的人居环境建设质量事关三峡工程巨大防洪、发电以及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发挥。随着国家投入的结束和城市主体功能区定位的确定使得秭归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压力剧增,也使秭归人居环境建设面向新的战略选择与挑战。本文通过对秭归人居环境建设的调研,从秭归人居建设中的人口、产业以及空间布置等角度分析,提出人口、产业、空间布局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秭归 人居环境 三位一体

1998年9月28日,秭归城在三峡库区13个搬迁县市中率先实现整体搬迁,成为中国一座年轻的城市,全县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形成。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秭归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受限于国家对三峡区域的主体功能定性为限制开发区,秭归的城市建设需要在遵循国家宏观政策的基础上,构建适宜的人居环境。

1 背景

1.1 现实背景 我国三峡工程的完工标准着三峡区域人居环境的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政府部门所重视,就如同吴良镛先生所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不仅仅是一项水利枢纽的建设工程,也不简单的是一项移民迁建的安置工程,而是区域数百万人民生产和生活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建设的综合系统工程”。因此秭归在经历由外部推动的发展之后要实现自我“造血”的发展方式,因此在秭归社会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影响人居环境的生产要素纳入到人居环境科学体系建设中。

1.2 理论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以每年1.40%的速度增長,城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其带来了人口、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促使传统城镇体系框架格局的改变,城镇空间之间的联系性越来越密切,因此这就需要当代的人居环境建设从城市空间向区域空间转化。因此人居环境学强调把人类聚居行为以及相关环境作为一个整体,从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以及支撑系统构建与分析人居环境建设。

1.3 政策背景 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是秭归难得的又一次大建设大发展的机遇,生态工业园、生态物流园、生态移民安置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移民安稳致富和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将大力推动城乡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国家、省政府在推进城镇化、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将不断加大,省政府“两圈一带”战略实施也将带来难得的政策机遇。

2 文献收集

张文忠在其发表的《中国宜居城市报告》中对宜居城市的理论、方法等进行分析,并且对客观环境下的居民感受做出评价,针对北京居住环境提出建设“宜居北京”的概念,朱鹏等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人的五个需求层次角度出发,提出评价城市宜居性的属性指标。

3 理论基础

“环境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社会发展所遇到的共同问题,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吴传钧院士首倡区域人地系统是地理学的核心,提出“区域规划和区域管理都必须以改善区域人地相互作用结构、开发人地相互作用潜力和加快人地相互作用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的良性循环为目标”,因此区域人地系统理论构成了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基础,它为人居环境建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同时区域人地系统理论在实践中所涵盖的内容也包括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人居环境建设强调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其中重点是突出人的舒适居住感,因此在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遵循自然资源环境的前提下,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4 现状调研框架

通过笔者大量的实地调研,本文的结构如下:本文第一部分从秭归县人居环境建设的现实背景、理论背景以及政策背景分析。第二部分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的收集,为本文的论述提供文献理论支持。第三部分详细阐述区域人地系统理论,为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也就是本文的重点,首先阐述秭归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势,并经过实证阐述秭归人居环境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当前秭归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5 现状调研分析

5.1 秭归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势

①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居环境建设中重要的内容就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指数,也就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随着秭归县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条件在不断地提高,2010年,预计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2.9亿元,是“十五”末的2.43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3.16%;人均生产总值13813元,是“十五”末的2.38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38亿元,是“十五”末的3.08倍,年均增长25.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3.76亿元。在秭归县经济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89元,年均增长9.86%,比“十五”末增加4316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31.9亿元,比2005年增加20.12亿元,年均增长22.1%,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满意度。

②秭归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首先秭归的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秭归新修公路227公里,维修道路473公里,硬化道路480公里。同时随着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三峡翻坝高速公路通车、宜昌纳入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带动秭归县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其次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秭归县充分利用优秀的文化景点,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扩建了县医疗中心,为人民提供了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最后住房保障体系越来越完善。秭归县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为人们提供了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并且提高了住房建设的质量监督,为人们的安居乐业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③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提高。秭归县仅仅围绕构建“巴山新城”、“山峡明珠”的目标,开展创建“环保模范城”,加强了环境的治理,一是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关闭了16家“九小企业”,万元GDP综合能耗比“十五末”下降了20%,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实现控制性目标;二是新建了6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大大提高了城市环境的美化;三是积极推进退耕还林政策,提高城市的森林覆盖率;四是加快了新型天然气的建设力度,鼓励人们使用新型天然气,降低了高能源消耗资源的使用,有效的避免资源的过度浪费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5.2 秭归人居环境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①经济增长单一、结构不合理,人们消费方式仍以基本消费为主。虽然秭归县域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县域经济实力已由2005年的75位,上升到2009年的52位,但是相比其它县市区域而言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秭归县的经济结构单一,产业层次不高。秭归县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传统的农业经济,而没有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发展交通运输以及工业等经济;秭归经济发展目前主要依靠投资带动经济发展,居民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效应还不明显,这与当前秭归居民的消费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目前秭归居民消费仍然以满足基本消费为主,缺乏具有高端层次的消费。

②自然灾害频发。秭归县位于三峡区域,由于受到区域水位气候的变化,该区域内的自然灾害比较频发。以2013为例:全县已查明的地质灾害909处(滑坡643处、不稳定斜坡193处、崩塌60处、地面塌陷13处),灾害体总体积16.6亿立方米,威胁人数9.4万人,预评估经济损失30亿元。

③社会矛盾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社会环境治理的加大,一些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是居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致富的途径越来越广泛,这就会催生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由于我国现存的一些高房价、高医疗费等会促使普通居民对社会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大,比如近些年所出现的医患纠纷、上访数量不断增多,其根源就是因为贫富差距过大而引起的阶级利益变化。二是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看病难、看病贵是影响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医疗资源的不均导致人们在生病之后要到省级医院看病,而省级医院不仅看病贵,而其也存在看病难的问题,这些都会影响人们的基础生活态度。三是教育资源不均。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虽然秭归县教育资源在不断地优化,但是相比其他县域秭归教育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教育资源的不均是目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为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为此人们就将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看作头等大事,为了孩子教育他们不惜搬家,因此教育资源不均是造成秭归县居民流动的主要原因。

5.3 秭归人居环境建设的具体对策

经过笔者对秭归县人口、经济、区域空间布局以及相关政策的调查分析,得出秭归人居环境建设的具体对策:

①提升秭归县整体经济实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关键在于提高县域经济的实力,只有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才能为人们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制度保证。提升秭归县经济实力:一是制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总体目标是引导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科学合理的总体目标需要建立在本县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调查,分析县域经济的增长点以及缺陷,从而全面的分析。秭归县要本着:特色农业大县、新型工业强县、三峡物流新县、全国旅游名县”的发展目标,积极推进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二是加快新型工业发展。秭归县要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的主要抓手,围绕实施“1530”亿元工程计划,着力建成1个百亿光电产业园、1个五十亿食品加工产业园,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半导体封装产业基地、全省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全市中小企业创业园示范基地,促进全县工业经济高速发展。三是大力發展特色农业。坚持标准化、组织化、品牌化、工业化方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加工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着力把秭归建成全国最优的晚熟脐橙基地、湖北优质早茶基地、湖北现代烟叶种植示范基地。四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秭归县特殊的地形,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业的经济增长点。

②坚持“以人为本”,弘扬可持续发展理念。秭归县城市规划和布局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无论是在城市新型规划设计中,还是在城市扩容发展中比如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在秭归县城的扩容上要充分体现“宜居宜游”的人文理念,充分利用“三峡枢纽门户、屈原故里名城、高峡平湖明珠”文化资源优势,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为人们提供修身娱乐场所;其次在城市的交通规划中要体现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的理念,不断完善与增加城市公路建设规模;三是城市的基础设施要具有实用性,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存在着华而不实的现象,城市的管理者为了突显政绩,他们不是本着居民需要的角度构建基础设施,针对此问题,秭归县管理人员一定要强调基础设施的便民性。

③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完善城市功能。首先在新建城市项目时一定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论证调研,站在全县的角度合理规划城镇空间,按照先概念规划,再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后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步骤实施;其次编制城乡统筹规划,做到城乡规划一体化;三是理顺城市规划工作机制,提高城市规划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赵万民,李云燕.“后三峡时代”库区人居环境建设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3(09).

[2]李毅,罗建平.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现状与评价——以南宁市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9).

[3]赵文成,张競予.新农村建设下古镇人居环境的保护与发

展——以陕南凤凰镇为例[J].陕西农业科学,2014(11).

作者简介:柳森(1989-),男,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景观。

猜你喜欢
人居环境秭归三位一体
匠人:在秭归打造一艘传统龙舟
秭归端午节日文化的十大类型
原味·秭归端午
秭归端午:楚乡遗俗至今留
基于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人居环境优化探析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浅谈园林艺术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