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勇
摘要:绩效管理作为现代管理工具之一,逐渐在企业管理中广泛使用。但在企业实务中,由于诸多原因,无法达到绩效管理的预期目标。文章首先界定了绩效管理概念并探讨企业实行绩效管理重要性;其次,深入探讨了企业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针对企业绩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企业绩效管理的对策措施,以期促进企业绩效管理功能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公司战略;绩效管理;持续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激烈竞争的严峻局面,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提高竞争能力,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实现经营目的是每个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绩效管理作为现代管理方法之一,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实行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绩效指在特定时间内,岗位任职者的工作过程与工作结果。绩效管理是对一个部门或对一个员工工作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通过绩效管理,可以理顺管理者、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持续改进员工工作能力,促进员工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各项目标。因此,企业实行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促进企业战略的实现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为了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将会制定反映多层次、多方面经营管理活动过程及结果绩效管理体系。这些绩效体系经过优化,通过横向协调和综合平衡,分解和落实到各个管理层次和部门,向所有员工传达了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企业期望他们采取的行动。它使每个员工都明确其在总体活动中以及在每一个阶段担负何种任务、何时完成,它使职责在时间上、时空上明确化和具体化。同时,还体现了员工“责、权、利”的密切结合,从而形成一种立体的多维新的经济责任体系。管理者在明确工作范围和工作业务的前提下,找出成绩和差距,总结经验和教训,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发挥员工的主动性,起到激励作用
绩效管理可以注重员工的能力和个人规划,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员工隐藏的潜力尽量发挥出来。明确、具体、客观和公平的绩效考核结果不仅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还把个人成果反映到人事考核上,作为晋升的依据。这种把企业的业绩提高和职工个人晋升等个人利益结合起来的做法,必然会成为激励职工积极争取更好的成果的推动力,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三)量化的考核目标,有利于价值判断和预测
通过设计多维度的业绩考核目标过程中,将与本企业历史水平、先进水平、标杆企业进行比较,比较的内容包括销售额、市场占有率、质量合格率、盈利水平、资产回报率、创新能力等价值方面。从多方面了解和判断企业的资产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发展潜力。同时,企业在总结过去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分析现有的优势和劣势,预测未来企业经营活动与业绩发展趋势,使管理者更好地进行决策和控制。
二、当前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企业实务中,很多企业实施的绩效管理,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甚至完全失效,这主要是由于以下问题所致。
(一)绩效管理与公司战略相脱节
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公司战略目标没能做到内容和要求具体化,不能安排实施战略和行动计划的具体工作程序,也没有自上而下层层展开,自下而上层层保证。因而,无法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员工。各部门、各员工从本位角度出发,各自为政,来适应绩效管理,缺乏长远观念、全局观念。导致员工的日常行为与公司战略相脱节。
(二)绩效管理目的不明确
绩效管理能提高开发能力,改进工作,增强企业的持续竞争力。绩效考核不仅仅是对员工做得如何等进行考核,而且要指出员工存在的弱点和不足,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员工的工作态度、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基本素质、工作方法、工作思路、工作经验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具有对员工潜能开发的目的,其作用也从单纯的绩效考核扩展到对员工绩效的日常管理上。通过评价找出原因,明确下一个考核期改进目标和措施,使每个员工工作一年比一年做得好,能力一年比一年提高。
(三)绩效管理没有重点
绩效管理是一项异常复杂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想面面俱到是一件困难的事,也往往是不可能做到的。有些企业制定了很多制度、设计很多表格,考核指标面面俱到,也运用了先进的工具和技术,认为这样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但却忽视企业存在的关键问题,没有突出工作重点,分散了工作精力,这样会使绩效管理流于形式,其结果不尽如人意。
(四)激励措施单一,得不到员工的支持
在企业中,各级主管都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但在执行中,员工未能对绩效管理本身重要性、复杂性和紧迫性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会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在体系设计时,往往只注重物质上的激励,只考虑如何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利益分配,忽略员工的差异化需求,特别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此,员工难以把自己的多元化需求和发展与绩效管理结果相联系,致使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五)绩效管理只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
绩效考核结果与预期出现偏差,往往是因为考核过程不合理或没有及时调整,在现差异时,要积极沟通,及时改进,事后公开,使企业、部门和个人能达成共识,让员工能真正体会到绩效管理的益处和优越性。
(六)绩效管理无法实现企业、部门和个人三者联动
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优秀员工组成的部门绩效并不优秀,部门绩效好但综合在一起的企业整体绩效水平很低;有时部门绩效水平高,个别员工绩效水平低;相反则个别绩效水平高的员工出现在绩效水平低的部门。因而,无法实现企业、部门和个人的三者联动。
(七)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设计不合理,产生考核误区
考核标准模糊,甚至会产生歧义,可操作性差;考核者对与自己相似特征、爱好、专长或同校、同事等的被考核者给予较高的评价;考核者只依据被考核者的近期行为表现好坏,进行考核,导致考核者对被考核者在整个考核期间的业绩做出相同结论;考核者将绩效考核评定在两个极端的倾向,不是标准过严就是标准过宽;考核者在进行考核时容易受到周边人的影响。这些都会导致绩效管理无效或完全失败。
(八)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单一
绩效管理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绩效考核结果能否得到正确的应用。很多绩效管理以失败告终的主要原因就是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不当。传统上,主要应用于涨工资、发奖金、评优秀、职务的晋升等。但现在看来,这些做法很显然是片面的。
三、加强企业绩效管理的对策措施
显然,当前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因此针对性地提出以下改进措施,以加强企业绩效管理,保证其有效实施。
(一)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
对于企业战略目标予以具体化、系统化的分解和落实,通过专门的设计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一级接一接分解到各部门。然后,在部门目标的基础上,明确员工个人的岗位职责使命,将部门业绩目标落实给员工个人。在企业战略目标引导下,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也影响企业战略的转变与实现。
(二)加强与员工沟通,实现与员工互动
在绩效管理实施之前,各级主管就经营目标、年度绩效计划、预期目标等各方面与员工进行沟通,真心诚意地去倾听员工的意见,员工才会把真实的想法和需求说出来,取得员工的理解和支持,还可以使员工熟悉自己的工作,感到其工作安全,在精神上感到满意,让工作更有成效。在实施过程中的反馈,上级主管人员评价其下属对企业、部门所作的贡献,并将此评价传达给下级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有利于下级了解自己的地位、了解上级对他们完成任务的看法,以及了解他们未来的前途等。只有通过不断的沟通,才能使企业内的成员彼此了解、互相有感情、配合默契,大大激发员工的士气;只有各级主管共同努力、全体员工集体参与,在互动沟通中进行知识共享和系统学习,并围绕核心价值观共同努力,最终才能齐心协力实现绩效管理目标。
(三)运用多种激励手段,是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评先进、发奖金、涨工资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激励手段,但这并不是绩效考核的真正目的。对此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实现。
1. 做好思想工作。思想工作对改变人们的认知心理活动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把个人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联结起来,从而把企业的发展目标纳入自己的个人目标。个人的目标结构改变了,就有可能消除或减少因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个人利益得失所带来的情绪影响。从而树立起新观念、新标准,这样就可以缓解不满,保持和提高积极性。
2. 运用奖惩制度。用奖金、提升、晋级、福利和表扬来引导和激发人们的期望行为;用责罚的手段包括精神的、经济和行政的手段来制止和纠正非期望行为。适当的惩罚也是一种教育,有时是更实际更深刻的教育。正确地使用惩罚手段,如奖惩比例要适当、要言行一致、从善意出发等。这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3. 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工作设计的目的是明确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最大限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又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个人成长和增加个人福利的要求。结合绩效管理的岗位分析与设计使之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提高员工的情绪,激发工作的积极性。
4. 参与企业管理。鼓励员工参加一些能所及的企业管理事务,让员工对工作和企业具有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并通过不同的角度来换位思考,提出绩效管理的改进意见,从而改善公司的总体管理水平。
(四)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多样化
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子系统,须与其他各项人力资源开发紧密衔接和有机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作分析。工作分析可以为工作考评和升职管理提供标准和依据。工作考评和职务提升如果缺乏科学依据,将影响员工的积极性,最终使工作受到影响。工作分析结果可用来制定各项工作的客观标准和考核依据,也可以作为职务提升和工作调配的条件和要求。
2. 对员工的综合评价。在工作分析和绩效考核的基础上,明确工作岗位的近期和长期目标,掌握工作的静态和动态特点,结合员工自身心理、生理、技能、专业等,与其岗位相匹配、相适应。
因此,应当在尊重个人对工作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针对每个人的能力和特点安排工作,尽量把每个人安排到最适合于他工作的岗位上,以便充分施展其聪明才智。调动员工工作、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员工的工作逐年改进,能力逐年提高。
(五)绩效考核指标应遵循SMART原则,并补充非财务指标
为了建立量化的考核体系,以便使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有衡量标准。在考核标准的设计时通常遵循SMART原则。它体现了绩效考核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相关的、有时限的。SMART原则反映了所确定的考核目标必须是可衡量的或是可计算的。由于财务指标反映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能完全预测未来,因此需要引入非财务指标进行补充。非财务指标被认为能反映未来业绩的指标,其无法量化,包括反映企业技术进步、员工管理、客户意见、经营过程等。良好的非财务指标的设计和应用有利于绩效管理的实施。
绩效管理通过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使员工成功达到目标并取得优异绩效,从而改进与提高公司绩效水平,以保证企业以最佳途径和方法完成特定的使命和目标。因此,绩效管理在现代管理制度中,所体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参考文献:
[1]罗双平.绩效量化考核方法、案例及模板[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李宝元.绩效管理:原理﹒方法﹒实践 [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徐斌,张帆,胡晖.绩效教练——教练式绩效管理的六大工具[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合肥星宇化学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