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文霞
摘 要:“无为”道家指清静虚无,顺其自然。老子的无为思想是老子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是一种处事的方法,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对中国人的文化底蕴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本文将从老子无为思想产生的背景、原因,无为思想的含义以及影响等几个方面简要论述老子的无为思想。
关键词:老子;无为;道;思想
老子道德经短短五千余字,言已尽而意悠远。正如梁代萧统评说:“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通观老子之文,所立之意为何?无疑是“道”。在作者看来,老子的“道”是世界的本原,是万物的准则。为了遵循这个准则,我们要做的就是“无为”。
一、无为的含义
1.道的含义
《说文》云:“道,所行道也,一达谓之道。”张岱年解释说“具有一定方向的路叫做道”。在老子之前的文献中已经有“道”字,如《易经》中“履道坦坦”、“有孚在道,以明何咎。”其中道字皆有道路之意。那么,老子的道指什么呢?
《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认为道是先天地而生的世界或宇宙本原,既然是世界的本原,那么天地自然产生,万物运行都必须遵循其道,因此这里道又有遵循的意思。这里,就有一个矛盾,那就是世界的本源是道,道既是道路,又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某种规则。其实这里道又有权威的含义在里面,就像法律一样。法律一词既表示所有我们必须遵守的法律,也表示我们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因为法律本身具有权威性。回到《老子》上来,既然,我们都必须遵循道,那么,就祥遵循法律内容一样,我们必须遵循的道的内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无为。
2.无为的含义
《老子》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表面上解就是无所作为即什么都不做。但是按照老子的无为即无不为讲,不做即是做,无为是另一种作为。老子的无为思想有几种含义。
首先,在个人修身养性方面:“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柔声刚,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等都告诉我们清净寡欲,不要过度追求个人欲望,要懂得守柔贵弱,谦退处下的道理,不要妄自作为。
其次,在社会教化方面,“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等表明,老子的无为思想在社会教化方面不提倡宣扬,即不提倡树立典型示范,要在无知无觉中教化民众。
最后,在治理国家方面,“治大国,若烹小鲜”、“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圣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智者不敢为,则无不治”治国的无为思想表面上看是愚民,其实正是在道的思想下的一种顺其自然,使民众自我开化的一种政策。因为在道看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事物的发展自有其规律,有其调节的方式,不是一层不变的,因此,不需要我们过度作为。
二、老子无为思想的意义
1.老子无为思想对后世哲学的影响
每一种思想的出现,其意义不仅在于这种思想所表达的内容,还在于这种思想对后世的启发。老子的无为思想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以后哲学思想的发展更起了重要的作用,最明显的继承发展老子无为思想的是庄子。庄子将老子的无为思想更加具体化的表现出来。在个人修养方面,《庄子·骈指》说:
“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附赘县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于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是故骈于足者,连无用之肉也;枝于手者,树无用之指也;骈枝于五藏之情者,淫僻于仁义之行,而多方于聪明之用也。”
这篇讲人的行为必须合乎自然,顺乎人情,反对以仁义来诱惑天下,这正是对“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进一步阐发。
在国家治理发面,《庄子·应帝王》篇中:
“‘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这篇讲统治者顺应人性之自然,不用政令法律去干涉,使民自足自安。
2.老子无为思想的现代意义
老子的无为思想对当今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在人与自然方面,老子的无为思想告诉我们不能过度使用资源,要爱护资源环境,可持续可循环的利用自然资源,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次,在个人修养方面,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在不断寻求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思想上也越来越追求进取,张扬个性。但是这种过分的追求不仅使他人紧张,也是自己心力交瘁。在这种情况下,“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会让心灵回归到自然的状态,顺应自然,合乎人情。最后,道家的无为思想与儒家的有为进取思想共同构成中国人传统文化意识的重要部分,使得我们在为人处事时一攻一守,进退得当,形成了中华民族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哲学。
参考文献:
[1]萧统.文选序[M].昭明文选译注[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4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德)贡特·奈斯克、埃米尔·克特琳.回答——马丁·海德格尔说话了[J]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69
[4]钱穆.关于<老子>成书年代之一种考察[M].北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2
[5]刘鹤丹.老子思想溯源[D].成都巴蜀书社,2012:31
[6]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北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3
[7]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