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娜
摘 要:尝试教学理论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论,是现实的需要,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尝试教学理论有其独特的魅力。其核心思想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关键词:尝试教学;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
先学后教作为尝试教学的核心思想和教学策略,一步走对,全盘皆活,改变着传统教学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将学生推向前台,使其更加有效、自主地学习,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的过程。笔者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总结如下。
1.小组建设是抓手
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重视学习小组建设,培养得力的小组长,组建合适的学习小组是尝试教学理论的突破点。学习小组建设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相对稳定”的原则,引导和放手学生自己创建组内文化,自主研究小组的名字、目标、口号和规则,形成组间竞争、组内默契合作的团队。以此为突破点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座位的调换是个难点,为了保持各学习小组的相对稳定,形成默契配合的良好局面,座位调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尽量减少单个调换。
2.课任教师通力合作是助推器
新的教学方式的推行,班内任课教师统一思想认识,统一的教学主导思想,统一的评价方式是助推器。千万不可以某学科的老师单独去做,而应是一个班的任课教师一起确定学习小组,各班任课教师就是一个班级教学和管理的研究小组,要有共同的方向和目标。共同研究学生,研究学习小组建设策略,共同解决班级落后和疑难的方面。
3.打破以往的按部就班,以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入手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是有效策略
好的数学教学方法应该是整体的,让学生保持数学超前学习的状态。数学课本的编排结构像一架楼梯,学生一旦开小差或掉队,他就很难继续学习。学生学数学最好的办法就是超前学习,千万不要让学生跟在老师屁股后面跑,要抢先学。我坚信,给学生的空间越大学生就能跳得越高。如是乘法教学中,主要学习列竖式计算乘法。教材通过“购物”“去游乐场”“乘火车”“0乘5”等活动分为不进位乘法、进位乘法、连续进位乘法、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引导学生小步前进。我感觉这样步伐太慢,要求低于绝大多数孩子的学习能力,这样教学也不利于孩子思维能力、探索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的学习空间太小。教学中我采用了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较大的空间学习,激发兴趣和学习潜力。有时间就让学生自学课本,第一节课上学生对不进位的乘法掌握很轻松,我就出示了后面将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尝试,有进位乘法、连续进位乘法、中间或末尾有零的数的乘法,尽管他们有困难、会出错,但他们在困难中、错误中逐渐学会了算理和方法,有滋有味、充满挑战。这样学习的进程加快,对整体来说学习效率提高,而对于个别接受慢的孩子,我一边单独辅导,一边在后续联系中继续针对学生的错误加以引导道和启发,逐渐地他们也慢慢明白了、学会了知识点。
4.最好的讲授是倾听
自主学习与传统的讲授教学原本是相辅相成和互相转化的关系。“满堂灌”的教学习惯走出来之后,又遇到了“满堂问”尴尬。两者的实质是一样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有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满堂问”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表面上似乎时时在关注学生,提问学生,但教师并没有“领会”学生,没有领会是因为没有“倾听”。其实真正有效地提问是“倾听”。善于倾听的老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真正有效的提问不仅表现在知识教学上,还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意向性地激励和唤醒上。善于讲授的教师,往往善于激起和引发学生自学的激情,引发学生建立自学的强大的意向性。
5.依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游戏,变被动为主动
期末整理复习巩固阶段,学生会感到乏味,因为重难点部分老师往往反复强调和练习,已经学会的孩子感觉在重复没有挑战性,后进生往往还是一头雾水。在这种状态下,老师则需要应用教学艺术来调动学习气氛。我班学生计算不太过关,考试时往往因计算失误而失分。单纯的计算练习有些孩子仍然不用心,我就设计了“抓蚊子”游戏,每次出几道容易出错的计算题让学生去计算,出错了的学生就是被抓到的“蚊子”,老师用“拍子”在“蚊子”头上拍几下。三年级孩子天真可爱,他们觉得很好玩,一上课就要求我给他们出题“拍蚊子”,因为好似在玩游戏,他们很投入很用心,生怕自己当了“蚊子”。游戏轻松又有效。连续做试卷也会使他们厌倦,我又变了个花样,使用做题积分的方法,根据三年级孩子年龄还小的特点,我每次给试卷上大约5道题让学生独立去做,完成后让小老师讲解,全对的同学加1分,看一天能积累多少分,分别发给“笑脸”“小花朵”予以奖励,这样孩子们做题的积极性就大大提高了。
尝试教学理论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论,是现实的需要,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尝试教学理论有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研究、去探讨。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乐县洪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