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991年《沙与海》获得了亚洲广播电视联盟大奖赛的大奖,这部纪录片在叙事结构、镜头和音乐的应用等方面皆可称道,但是最为宝贵的正如亚广联纪录片大奖对此的评语“出色的反映人类的特性以及全人类基本相似的概念”,片子以人类共有的人性沟通了人们的心灵,带给观众诸多思考。
关键词:沙与海;纪录片;分析;结构;镜头;音乐
1991年康建宁和高国栋拍摄于1989年的纪录片《沙与海》获得了亚洲广播电视联盟大奖赛的大奖,这是中国首部在亚广联上获此殊容的片子。亚广联纪录片大奖对此片的评语是“出色的反映人类的特性以及全人类基本相似的概念”。这句评语谈到的是片子所传达的思想。纪录片立足于真实的生活,却以艺术的形式对其进行加工,从而将我们平淡或者“貌不惊人”的生活化成一个有情节的故事,传递出某种情感、思想或者认识。《沙与海》的成功之处既有其巧妙的结构、美的音乐和镜头,更有打动人的真实情感,引发人们对于生命、生活的普遍思考。这部纪录片的镜头就像是诗人手中的笔,或工笔或写意,描绘出关于生命的美丽与哀愁,而这可能与许多思索生命、生活的人都有关,它我们看到的远远超过那两个生活在大漠中和大海边的家庭的生活状态,它让我们看到了关于自身生命的存在,“一种普遍的关于人类的基本相似的概念”。
一、处于“沙”与“海”中的两个家庭
纪录片用美的镜头讲述了生活在大漠里与大海边的两户人家的普通生活。一户是生活在宁夏和内蒙古交界地区的腾格里沙漠中的刘泽远一家,另一户是生活在辽宁半岛上的一处孤岛——井洼岛上刘丕成一家。
生活在大漠中的刘泽远一家有七口人,他们在沙化的土地上种植青稞、谷子、高粱,一刮风就保不住苗儿;他们饲养羊群、骆驼,靠寂寞的骆驼运输来赚取更多的钱;他们去年有五千块钱的收入;他们依靠着一口水井浑浊的水源过活,珍惜在沙中长出的任何东西。
生活在大海边的刘丕成一家有四口人——夫妻两人和一儿一女,他们在海上承包了一片海面从事贝类养殖;据说有四五十万的存款和三十万的固定资产,而关于这一点主人公似乎不愿让外人多谈;他们害怕海上的风浪将漂浮在海面上的海产品分散,因为那将花费他们很大的精力再将此弄好;五十多岁的刘丕成从未到过小岛以外的地方;他也忧虑家里事业的继承问题……
两个完全不同状态的家庭在这部片子里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共同完成了一个故事。可以说,无论是大漠中的刘泽远家还是大海边的刘丕成家,都是向天“讨生活”的典型,他们的生活我们不一定都经历过,可是在看完片子的时候我们却都理解了他们。因为我们都在生活之中,都在经历着生命的过程。生命有千千万万的不同形态,可是在绽放生长的过程中都经历着“磨”、“难”。生活中磨难让我们体会生命之不易,但是生命过程所经历的快乐、欣喜也让我们感恩生命的美好,顺境也好、逆境也罢,快乐也好、难过也罢,总之,我们都不会轻易逃离生活、放弃生命。人生百态、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各有体会,就像片子中谈到的“人这一辈子,在哪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纪录片巧妙的结构
1.平行蒙太奇的运用
两个不同状态下的家庭和谐地融汇在一部片子中共同完成一个故事得益于制作者巧妙的叙事手法。平行蒙太奇和双线叙事的手法将生活在大漠里和大海边的两户人家交织到同一个主题下。整部片子按照先介绍刘丕成、再介绍刘泽远,然后再转回介绍刘丕成的顺序描绘了两个家庭的状态,几个轮转下来使故事的完成流畅、自然、活泼而不呆板,也使讲述显得更为条理清晰,内涵也比单独讲述某个家庭的故事更为饱满深刻。刘泽远家和刘丕成家的故事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分别进行,浩瀚苍茫的大漠和广阔深沉的大海是这两家人的不同的生活背景。透过镜头我们看到刘泽远一家在大漠中艰苦的与世隔绝的生活环境:连绵的沙漠,稀疏的树木,沙化的土地,听天由命的农业作业,孩子艰苦的教育环境,风吹着的布满皱纹的沧桑的脸,去年五千多块钱的收入……我们看到刘丕成一家生活的海边、他们的渔船,看到他的下一代,知道他家的大概的财产,也知道他们的难处,他们对大海的掌控和敬畏……两个独立的故事看似没有相同之处,但是导演通过巧妙的镜头运用和连接,使这两个家庭的故事呈现着共同的境遇、表达着共同的内涵,就像片中说的那样“有一点他们深信不疑,人生一辈子在哪儿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在大漠中和大海边的他们无论是穷还是富,他们都同样地做出了努力,同时他们同样地为他们的后代不停地做出规划和设计,然而他们也同样地为他们的后代能否把他们的家业继承下去大伤脑筋。”
2.美好的镜头语言
不仅如此,《沙与海》的美丽与深刻也是因为它美好的镜头语言,镜头所展现的许多画面都装满了意义和思考的内容,所带给人的思考远远超过视觉所看到的。长镜头和特写的运用带给我们足够的真实和震撼。片中多处运用了长镜头,长镜头作为展现真实的一种手段为我们带来了生活的真实感,喃喃低语地向我们讲述一个故事,引我们去思考。在片中当记者问刘泽远家的姑娘想不想离开这个地方后,原本还开朗的姑娘低头不语,纳鞋垫的手也不那么利索,镜头在她拿着鞋垫的手和她低着的头上,静默了好长时间,特写镜头描绘出她复杂的心理过程——她向往远方,那里可能会有更好的生活,但是这个贫瘠的地方却留着她的根使她没有办法潇洒地转身离开。这个特写让我们看到了刘家大女儿的心理和性格,也给我们更多的思考空间,我们会想她会到远方去吗?她的未来会怎样?如果是我们自己呢?再比如家里最小的妹妹玩沙的长镜头也让片子的内涵丰富了许多。小女孩在沙漠中走走跑跑,蓝天之下大漠之上只有一个她,身影有些孤单,后来她将自己的小鞋子滑到沙丘下之后自己也向下划,好像在海里游泳,童真纯洁一览无余。是啊,生活虽然艰辛,但是以简单、纯真之心对待,生活也处处充满乐趣。
片中打枣的镜头也让观众回味无穷。那是不知几株不知道从哪里来、怎么来到这儿的枣树,既然来了,枣树每年都结果,刘泽远家也每年都来打枣。一个远景是夫妇俩将毯子铺到地上,全景展现妻子帮助刘泽远爬到树上,再一个远景妻子将棍子扔给他,刘泽远用棍子往下打,小小的结实的枣儿就落了一地——落在毯子上,掉在沙子里。镜头由特写到远景慢慢拉开,从那布满皱纹的脸、那小心地从沙子里拣拾沙枣滤走沙子的手,从一颗一颗的小枣到铺满沙子和枣的毯子再到慢慢地连成片的一地的沙枣,然后镜头拉到全景夫妻两人跪在地上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拣拾沙枣,最后一个大远景:一片空旷的沙地上,几株挺拔的枣树,地上一地的沙枣和佝偻着身子慢慢拣拾沙枣的身影。此刻茫茫沙漠中的两棵结满硕果的沙枣树就像在沙漠中生活的人一样经历着同样的境遇同样的命运,树与人,此刻在生命意义上得到了统一。沙漠中生命的苍凉、孤独、无助甚至悲壮,既像那两棵沙枣树,也像在这里讨生活的刘泽远一家,他们都在艰苦的环境中拼搏着,沙枣树努力结出果实,而刘泽远一家泽辛苦却坚韧地实践着生命的历程,他们或许都对现实无能为力对未来没有确切的打算,但是在当下,他们都呈现着生命坚韧的姿态,让人感动。
空镜头的运用好像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带给我们许多思考、回味的空间。片中多处用到空镜头,比如沙漠中的动物残骸,大漠中形单影只的骆驼,汪洋大海中漂浮的几只渔船,一隅海岛……这些空境头带我们进入他们的生活环境,触动我们的内心,增强画面的震撼力,却也让我们思考更远的东西和超过生活现实的更远更深的意义。
三、风格统一的音乐运用
不能忽略的还有片中所使用的音乐,纪录片中音乐的运用不像电影或者故事片,它的使用频率要远低于在其他影像作品中的使用,本片中的音乐使用虽不多,但都恰到好处,对于连串两个不同生活环境的家庭、烘托氛围、完成同一主题的表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始至终,本片音乐只有一首,却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刘泽远夫妇打枣的时候,随着镜头慢慢拉开,在一地的沙枣上缓缓前进的时候随着音乐的进入我们仿佛看到对生活的感恩、对坚韧生命的歌颂、艰苦环境中人与自然的相互扶持,还有天地之间生命的渺小与伟大。在记者问及大女儿想不想离开这个家之后的长时间静默后音乐再次响起,配合着大女儿的沉默、小女儿的滑沙我们似乎看到对家的依恋,虽然家里环境很不好,走出去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境遇,但是那种对根的深深依恋和不舍,让我们亦感同身受。在片子快要结束的时候,随着一组空境头——海上云层里的太阳、广袤绵连的大漠、沙子上小小的一只虫、海边山上的飞鸟、海上飘荡的船中的人、大漠中行走的驼群、土墙边的羊群、夕阳下的牛……音乐再次响起,它向我们讲诉着生活的广大,时间的永恒,生命的短暂和绵延不绝以及它的刻苦……音乐的进入为画面带来了更多的语言和内涵,使画面充满了张力,将观众的情绪引向一个新的高潮。
四、象征性的典型事物
《沙与海》中一些典型事物的象征意义同样带给我们许多思考。如纪录片的名字“沙与海”,沙表面指沙漠,是刘泽远一家的生活背景;海是大海,是刘丕成一家的生活所在之处,但是更深处的“沙与海”是我们的生活环境或者就是生活本身,在片中刘泽远就像是身处大漠中的树木一样,虽然条件恶劣却坚强地适应条件生存下来,而刘丕成就像海上的海鸥,顺应天时搏击长空,在海上顺着海的“潮流”生存。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环境或者境遇中生长、成长,我们都要适应不同的生活给我们带来的不一样的磨难、挑战或者喜乐,在生命历程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生命轨迹、达到我们要去往的地方。同样的,还有那两棵不知从哪里来、怎么来的枣树,不论怎样,命运已经将它们带到了这片沙漠之中,它们不能逃出这个环境那就随遇而安、顺势而为,它们努力地使自己生存下来,长出生命的果实,因此也便有了价值。在生活中,大多数人亦会受到很多客观环境的制约,遇到非我们的意志和意愿能够左右的困局,那时我们就应像那沙漠中的沙枣树一样,无论环境多么艰难都不要放弃,要坚信可以凭着自己的信念拼搏出自己的命运并使生命得以绵延。而有时候我们又不是像枣树那样对周围环境无法改变的,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像那两户人家的孩子或者可以出去寻找一个新的环境更好地满足自己的发展。相信生命的主动权是要我们自己争取的,不论人在哪里生活,或贫穷或富有,想走出去或者努力适应,生活总是有其刻薄的一面,生命无论在哪里都不能放弃,我们努力地生活,将生命的美丽发挥到极致,将命运尽可能地抓在自己的手中,虽然有时努力是徒劳的,可是仍不能放弃尝试的可能。
五、一些思考
正如康健宁自己所说的:“最能沟通人们心灵的就是人类共有的人性,诸如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等” ,这部《沙与海》也践行着他的创作理念。是的,最能打动人心的不是绚丽的手法,而是精神的层次的共鸣。不论身在何处,“沙”与“海”是我们每个人所共处的生活,这之中有欢乐、有愁苦、有幸福、有迷惘、有艰苦、有收获、有期望、有失望、有对远方的向往也有对根的留恋……“沙”与“海”是对我们共同生活的隐喻,它们孕育了生命也时刻考验着生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如此微妙。生活中顺境逆境都有时,困惑迷惘也常有,或许生活会把我们折腾得十分狼狈,但是我们会继续向前,就像《活着》中的福贵,以坚韧的姿态面对生活的困境并让生命延续。芸芸众生中,我们中的无数都面临着生活的考验,他们中的一大部分就像片子中的刘泽远和刘丕成那样,是中国最淳朴的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或许目不识丁、习惯了对困境逆来顺受,但他们也不会投机取巧,他们踏踏实实地用最“笨”的办法——勤劳,应对生活的苦难,在这种挣扎中我们看到了生命以坚韧的姿态存活并延续,我想这是我们民族的根,也是人类的普遍特质。
再有让人感慨的便是我们对远方的渴望,无论是沙漠还是大海中的两处人家,他们的后代或许都会走出这个生长的地方去往远方的世界,不再继续父辈们的生存方式,或许他们会在城市里找到新的生活,完成他们对城市的渴望。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中的大多数都会到远方看一看,看看那些我们未曾见过的人、事、风景,经历我们不曾经历的生活,为了我们憧憬中的未来完成一次次探索和跋涉,这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饱满。当今的现实是,一代一代的农村孩子来到了城市,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在,城市更好了;同时像《沙与海》中刘泽远、刘丕成的农民、渔民也少了,许多人将不再以如此艰辛的方式向天讨生活,而他们所展现的最淳朴自然的生存状态也将离我们渐渐远去,人慢慢从自然中得到了解放,这值得高兴,但是对于这种消逝,我们也未尝不感到惋惜——在农业劳作基础上形成的我们民族的优秀品质在挣脱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的束缚的过程中如何不被消解,并被传承与弘扬?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今天,《沙与海》带给我们的思考仍然具有普遍关怀的意义,有关于人类普遍性的也有关于我们民族的。
参考文献:
[1]陈晓花, 他从《沙与海》走来——康建宁对纪录片艺术的追求,电视研究,1994第12期
作者简介:孙舟萍(1990-),女,山东烟台人,中国海洋大学社会科学部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