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医生,多家媒体特约心理撰稿人
Q过去的恋情、用过的物件、老朋友……我总是对过去的事物放不下。这使得我总是在不断地念旧和比较,而且是拿过去的好来对比现在的不如意,因此而不快乐。这是什么心理?
通常我们“放不下”一些人和事是有缘由的,可能是过往的事件留下太深刻的印象,或者是你没有在事后认真思考做个了断,也可能是你还留恋甚至“享受”着什么。有时痛苦也是一种享受。在意识层面上你觉得该“放下”了,但潜意识中却“放不下”,所以说总是“放不下”是有心理意义的。
其实,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放下或放不下本身不是太重要,只需理解自己当初的选择和做法就足矣。而你不仅是比较,还觉得“今不如昔”,以过去否定当下生活。那么你过去的某一时段也曾经是那时的当下,你那时是肯定自己,还是也在否定自己呢?活在现实中的人才会快乐,如果你觉得实在走不出来,就需要做心理咨询了,看看问题背后隐藏着什么更深层的原因。人类的记忆从来都不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再现。也就是说,人们所谓的记忆只是客观事实的一小部分,主观倾向性更强的那一部分,在内心已经经过了各种“涂抹”和加工。对于生命中一切过往的感知,往往是你想记住什么,于是就记住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和解释的,最终就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今与昔不重要,太阳升起落下,今转瞬就成了昔,心情是你给予自己的一份礼物,还是善待自己吧!
Q我的父母古板且不善于表达感情,我记忆中很少被他们爱抚、欣赏和称赞。现在我做了母亲,虽然我很想避免成为我父母那样的家长,但不知不觉中我又在沿袭着他们的风格,我能看出女儿也总是更亲近温柔随和开朗的人,对我有些敬而远之。这种家庭给人带来的影响是不是深入到很难改了?我该怎么做?
在沿袭家风一事上,大概出现两种倾向性:一种情况是后辈不自觉家风中的问题,于是完全秉承了长辈的性情和做法,所谓“不加批判地接受”;另一种情况是后辈因为对前辈的某些习性或做法“深恶痛绝”,出于反感、愤怒和抵触刻意反其道而行之,形成了与长辈不一样的生活风格。
家庭系统的传承力量就像是一个模子,尽管我们不喜欢某个样子或某种关系的模式,但是却避免不了或多或少地与前辈之间的相似性。当你成为母亲之后,你察觉到沿袭这种挑剔不善于示爱的家风,是你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孩子不想要的,这种意识层面的自觉和警醒,可以成为你改变家风的契机和动力,对你和孩子是一件莫大的幸事。改变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孩子的理解和配合。如果你和女儿的关系基础尚可,最好是把你对既往家风的感受以及改变家风的想法与女儿进行沟通,让女儿理解你改变的渴望,帮助你一点点地改变,让所有家庭成员都参与进来,才有可能实施并看到效果。改变从小处开始,从你能感觉到的生活细节开始。即便有时候你不一定做得到位,但有这个意识就好。还有一点很重要,对女儿的爱和宽容,首先从你对自己的爱和宽容做起。因为我们和另外一个人的关系怎样,实际上是自己与自己内心关系的折射和反映。善待自己的人才能自然而然地善待别人,明白了这一点,会帮助你更清楚怎样去努力。
旅澳学者
儿童心灵成长专家,
罗玲心灵成长工作室创始人,当归中医学堂特邀专家。
致力于探索儿童及家长的心
灵成长历程。
Q4岁的女儿总爱装出一副小宝宝的样子,比如说话故意说不清楚,走路也一副走不稳的样子,表情也很爱卖萌。我知道她是想让我更多地关注她,其实不管她多大,我都会一如既往地爱她,我该如何让她明白这一点呢?
对于这么大的幼儿、特别是女孩,装小宝宝,是她们非常正常的一种游戏,只要不是特别过分的情况,家长不需要做任何干预。我私下里还觉得,这种游戏是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
学前幼儿,他们白天在幼儿园跟小朋友玩,都要遵守各种明确的、隐性的规则,他们都在努力自控,那么回到家里,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可以主动地、创造性地、“最有效率地”得到家长的爱抚。这就好比是在给他们心里的“爱的油罐”在加油。当他们加满了油,又可以去做各种需要消耗心理能量和自控力的活动了。他们其实不需要家长提醒的,他们自己清楚何时得到的足够了,就会自然回到常态了。如果家长觉得特别过分、让自己特别不舒服,可以直接跟孩子提出来,比如,“我今天太累了,我可抱不动你了!我们可以在沙发上搂抱。”或者,“我需要马上去厨房一下,等会儿再过来跟你玩这个。”这样有界限、清晰的沟通,既免得自己忍耐太多过后爆发,也可以让孩子看到,别人也有不同的情况和需求。
Q我儿子5岁多,在家时只要没有人陪他玩,他就自己百无聊赖地发呆、赖床或啥都不做。让他看书或玩玩具,他说就想呆着。不是老说孩子一天到晚闲不住吗,他怎么过得这么无聊?
每个孩子从婴儿时起,都应该会玩。那么,孩子在长大过程中,如何逐渐变得不会玩,这需要家长反思下面这些问题,看看是否有其中某类情况:接触电视、电子产品过多?玩时家长过多指导、纠正、控制?从小给孩子自由活动和自己做事的机会太少,比如,吃饭如厕穿衣等方面家长没有鼓励孩子自己做?家长嫌孩子玩的事情不高大上(人家都学琴了,你多大了还玩土?)?过早教知识学东西?家长平时每天太严肃,管教限制太多、乐趣太少?坏玩具过多?没有玩伴?过度保护、包办代替?……
研究表明,孩子在游戏时,如果被家长控制过多,就会导致孩子不会玩、不爱玩。此外,我们还应给孩子提供有趣且有养分的资源和素材。很多家长说孩子不爱看书,我猜多半是家长给孩子选择的书,内容上过多关注知识,而不是乐趣。我们要选择既有养分又能真正吸引孩子的书。不要过早指望孩子可以自主阅读。即便是上了小学、孩子有基本的识字能力,家长也应该尽量给孩子讲书。另外,家长要清楚如何在孩子做事或游戏时提供帮助。首先,我们给孩子的任务对他来说不要太难或太简单,难度应该是孩子稍微努力或在外界帮助之下,最终能够自己完成的。家长只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再提供帮助,帮助最好是启发和线索,而不是直接告诉答案或者帮着做了。最终,一定要保证是孩子自己最后完成的,然后家长强化他自己做成的成就感。这样坚持做,孩子就会积累更多征服的经验,以后更有做事的内在动机。
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性学科 主任医师
Q我和男朋友做爱的时候,必须想象着正在跟某个特别喜欢的男性偶像做爱才能够到达高潮。如果不这么想,就无法到达高潮,是不是潜意识里说明我对男朋友不满意才会这样?
性幻想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性现象,每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性幻想。只不过在出现频率、长短、内容、性质以及对待它的态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已。研究表明,性幻想的翔实生动程度与以往的性经历、想象力和所接受的媒体信息量成正比关系。有人在性幻想中爱作旁观者(像电影观众),有人在性幻想中则偏爱充当情节中的主人翁,还有人喜欢客串多重角色。性幻想多在性活动之中出现,特别是性高潮到来之前的“触发时刻”(又称临界点)。
性幻想是大脑皮层活动的产物之一,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是对现实生活中暂时不能实现的希望的精神满足,可强化躯体刺激,加深性体验,提供更深层的性满足。性行为中的躯体刺激与性幻想的有机结合往往会带来更激情的性体验,使体内性紧张得到更充分的释放,促进性高潮的到来。对那些功能性性高潮障碍者(特别是女性患者)、境遇性性高潮障碍者和对性生活感到单调乏味的夫妻来说,性幻想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可以使性生活更令人满意。
Q新婚燕尔,在跟老公做爱时,我经常能够在达到一次高潮后,如果继续做爱还能再达到1~2次高潮,我想知道,他能连续射精吗?还是射过一次后,短时间内就不会再射了?
男性性高潮及伴随的射精之后的消退过程很快,特别是生殖器的充血消退较快。性刺激停止后睾丸等下降至原位,恢复原来大小。肌内紧张的松弛过程约5分钟。两性最大的差异是男性有不应期,即在性高潮后有一段时间不能再发生性唤起,也就是说不能立即再次勃起。不应期的长短因人、年龄而异,有些年轻人只需几分钟就能重新勃起,有的人则在数小时后仍不能恢复正常性反应。许多30岁以下的男子,具有频繁射精的能力,其消退期的不应期很短。然而这种现象在30岁以后则很少见到。随着每一次射精,精液体积进行性减少,多次射精之后有可能出现无精液可射的情况。男性的性心理、生理对性刺激的抵制则不断增强。根据生理学的观点,没有资料表明一个健康男性在反复射精之后会遗留什么肉体的痛苦。
国家发改委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科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
北京晨晖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主任
Q现在流行混各种“圈子”,但我很不喜欢办公室里的“圈子”,我觉得每天按时上下班就可以了,不必跟同事混得太近,可是这样会不会显得我太清高?
据我了解,目前办公室的圈子基本分为:政治圈、协作圈、玩乐圈。协作圈,是大家以工作为目的,分享信息、分配任务的圈子,是积极的圈子。玩乐圈是休闲圈,是人就得有,完全不加入未免显得太不入流。而党同伐异、勾搭连环的政治圈咱当然不参与为好。而你如果不想加入任何圈子,在中国的企业文化里貌似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除非你做隐士。所以对于一些健康积极的圈子实在没必要抵触,适当地参与,只要把握好“度”,于人于己都无害。
Q今年我调入了单位最优秀的部门工作,兴奋之余也很忐忑,尤其是对新工作了解不多,同事又都很出色,令我的自信心严重不足,我该如何让自己放松一些?
别担心,你的这种状态属于“入职焦虑”,是大部分人都会有的正常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会持续3~6个月,如果是高层岗位则会有6~18个月。尽快熟悉工作内容,可以帮助你缓解这种焦虑情绪,但我还是建议你不要着急,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多参考新部门和新工作过去的工作内容,比如以前的PPT,以前成功和失败的工作案例;2.努力和新同事交往,获得他们的指点和支持,也可以通过他们对部门的情况有一些简单的了解;3.多用心记录上司对你和其他同事在工作中的“肯定和否定”以及原因,很快了解上司的判断习惯和工作作风。
Q我的工作每天都要与各部门进行协调商讨,经常会遇到难缠的人或事,我不太善于处理这种局面,有时会造成尴尬和不愉快,有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
我能想象出你所描述的场景,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的不是据理力争,而是要用高情商来应对。有几个法则供你参考:1.沉默法则:当遇到一些不必非要争出对错的小问题时,最好的选择是沉默。沉默可以让对方因孤掌难鸣而停止无休止的纠缠。2.失忆法则:赶上特殊的情境与环境,最没有后果的回答就是“记不清了”,这样回答还适用于对方是那种喜欢翻旧账的人。3.微笑法则:沟通或谈判时遇到了难缠的对手又不好回避时,微笑是最恰当的应对,还可以暂时缓和气氛,避免陷入僵局。4.感怀法则:当你感到对方有些烦躁时,千万别再步步紧逼,给对方施加压力,如果能适时地递给他一杯水,气氛会马上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