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土壤下多姿多彩的高密剪纸艺术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大部分地区还维持着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的老百姓祖祖辈辈厮守在一起,传统的节日活动也总是循环往复,一个地方的民俗传统、地域文化千百年来在当地持续而稳定地存在着。
在这样的民俗背景下,高密当地人伴随着当地独具特色的生活情景也创造了许多意象丰富、多姿多彩的剪纸艺术。像结婚用的双喜、铜盆花、吊镜花,生孩子用的红线圈、饽饽花,春节用的窗花,丧仪用的鞋花等。因为民俗的需要,每个村庄都有这么一两个剪纸的巧手。平时她们自娱自乐,觉的好看,剪了一贴,高兴就行,这时心里的快乐就是她们创作剪纸的动力。谁家办事要用剪纸的时候,找到她们,她们都会欣然接受,无偿赠送,民俗的需求让这些剪纸的花样在她们手中愉快的传承着。
顺应时代潮流的高密剪纸的新剪纸方向
1966—1976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年代。1966年8月,北京开展了“破四旧”运动,红卫兵走上街头,开展了红红火火的“破四旧”运动。同时,“立四新”活动使全国上下淹没在一片“红海洋”中。受特殊历史时期政治风向的影响,高密剪纸的创作队伍也开始出现强烈的时代变化。除了民间群体以外,学校、机关、工厂等单位的许多美术工作者、宣传干事、知识分子加入了剪纸队伍的大军,顺应时代潮流,成为当时全国上下“新剪纸”运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新剪纸的作品内容主要是围绕着歌颂领袖、歌颂军民团结、抓革命促生产等盛行一时的题材所进行的创作,和民间剪纸已没有太多的关系。但当中有很多作者,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与民俗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使之能够潜移默化的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成为以传统促创新的“新成份”作者。他们下乡深入生活,对高密剪纸的形式发展赋予许多新的独具特色的时代内容。
刚刚过去的昨天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亦开始逐渐瓦解了我们传统剪纸旧有的民俗土壤。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得到了彻底地改变,高密传统的民间剪纸也不断适应新的环境,丰厚的民俗剪纸处在了发展地关键时期。
在当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很多人为保存高密剪纸的传统风格及培养高密剪纸的后备力量方面,做了大量值得敬佩的贡献。他们经常不辞劳苦,早出晚归挨村挨户地寻访,请教,搜集剪纸花样,另外还掀起了当时全国特别是山东地区办剪纸培训班的热潮,为高密的剪纸领域培养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人才。
他们首先对南乡等地区开始了撒网式的剪纸搜集工作,前后搜集了千余件传统作品。1978年、1979年以及1980年,他们先后在高密城关饭店举办了三期“剪纸创作学习”班,在题材上以“新剪纸”为主。80年代初期他们又举办了另外三期培训班(1981年5月,1982年12月,1983年,地点皆在高密县文展馆,现高密市文化馆)。从此,剪纸的培训目标被定位于“传统加创新”,“复制老样子,创作新样子”,剪纸奉“剪”,显示了其指导思路富有意义的变化。这些培训班对高密剪纸以后的发展产生了很多重要的影响。
首先如剪纸典型传统技艺风格进行了巩固性的保护。高密剪纸“粗犷之中蕴藏清秀,稚拙之中又有精巧”,“线条细腻、黑白灰关系明晰”的主要传统技艺特色被难能可贵的保留了下来,并牢固地影响了几代人的创作准则,为高密剪纸以后的发展打出了一面鲜明的旗帜。
另外,大量新人的培养也是剪纸培训班的一个重要贡献。高密剪纸今天的繁荣景象与一些优秀民间剪纸艺人的成功是分不开的。如,在剪纸界已非常有名的范祚信就是这三期培训班里面的第一个学生。著名的牛年生肖邮票的创作者——齐秀花也在这个班里,凭着在培训班练就的一身好技艺,不久就走进了中央电视台137期《综艺大观》的演播大厅。此外,马瑞霞、任春花、姚香玲、宋建香、傅新美等人都是从高密各地年轻的剪纸爱好者挑选出来,集中在这里进行培训的。作为真正从乡间走出来的民间艺人,他们的作品融入了很多传统文化的精神。
更为重要的是,适应特殊时代的要求,培训班在使剪纸迅速的走向市场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铺垫作用。特别是80年代的两次晋京展,依托民间艺术展览这一有效的宣传形式,使得高密民间剪纸获得了全国性的声誉。
剪纸培训班的重要参与,使得高密民间艺术一时之间声誉鹊起。高密剪纸艺术因为当地人一份对于传统精神的守护,从此走出了故乡,走向了中国,甚至走向了世界,载誉四方。
高密剪纸的今天
今天是一个社会开放,市场更加繁荣的时代,高密剪纸也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契机。1993年,高密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剪纸)”称号。之后,数名高密民间剪纸女应邀出国表演,被誉为“中国魔剪”,不少艺术院校的师生专程到高密学习高密民间剪纸。一些国内外专家、友人也慕名到高密研究高密剪纸,2008年,高密剪纸被扩展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通过各种各样的销售渠道变成为人们收藏、把玩的工艺品,以明信片、邮票、精本套装、单片框装等的形式,获得了颇为丰富的经济收益。当民俗的群众性土壤不再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以后,这也许正是高密剪纸真正的机遇与出路所在。
作者简介:王勇,高密市博物馆,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