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新
将探究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当然要求。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在民主的自主实践探究氛围中理解和把握知识的能力。通过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的确定,不仅有益于他们了解数学知识的渊源和学习数学的意义,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激发兴趣,促进学生探究
在教学中,当我们教师经常听到学生说对学习不感兴趣时,教师应该自我反思并且主动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潜心学习的必备前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找寻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使他们能够产生好奇心、好胜心,产生新鲜感,从而愿意去尝试、去探究创新。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可以考虑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教师在课前准备好牛奶、苹果、橡皮、铅笔等小物品图片,在课堂教学开始时进行展示,并组织小游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依次选择最贵的物品,每次选择到最贵物品的学生,教师加以表扬。然后教师和学生开展互动,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你知道这个物品最贵?我们是通过什么来衡量的?当学生回答出“值钱”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适时引入课题认识“人民币”。然后通过课件展示出超市商品,让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商品,并回答分别需要多少钱,这些钱如何结算。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达成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教学目标。
二、善于拓展,合理进行猜想
数学问题能培养灵活的发散性思维,一些数学问题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增强好胜心、自信心与喜悦感,在破解问题时形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例如:我在学生学完了分数应用题后就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蜗牛爬一个高60米的城墙,第一天爬了全部高度的1/3,第二天爬了余下的1/2,还剩下多少米没有爬完?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兴趣盎然,讨论激烈,先后提出了数种不同的解法,由此可见通过趣味数学题目的合理设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他们思维,而且能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寻找原型,组织合作探究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掘和借助于生活原型,以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数学,这样将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的教学活动必然会调动学生兴致,激发起他们对探究数学的兴趣。例如学习“长方体表面积”时,课前预习我布置学生任务,让每个同学回家后自己寻找一个长方体物品。当我在讲解了“表面积”的含义之后,再布置学生各自去测量出自己所带进课堂的长方体物品的长、宽、高,记录下数据后进行小组计算,分别给出答案。在分析答案正确与否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如果用字母a、b、h分别代表长、宽、高,用s代表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一个完整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就是:S=2(ah+ah+hh)。课后我又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并布置给各个小组一个任务:每个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共同制作一件长方体物品,对制作出来的物品先测量然后根据所学公式计算出它的表面积。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学生自然会感受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使他们明白,将来要解决所面临的生活问题是离不开数学知识的,这样必将会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自觉性。
四、注重拓展,延伸探究时空
心理学研究认为: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他们更容易和愿意接受生动化、形象化、现实化的知识。因此,要求我们小学教师能够将小学数学学习内容进行加工处理,为数学知识找到恰当的形象的“原型”,让学生能够通过调动自身已有的经验来学习数学,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出数学的趣味性和重要性。我们打开数学教材不难发现,我们已经能够感觉到教材中那浓浓的生活气息。这也提示我们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生活中数学实例,然后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延伸了课堂探究的时空。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让学生对轴对称有初步感官认知,然后进入课堂教学,最后引导学生去设计一些轴对称图形。通过这样的教学,既可以轻松地让学生掌握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又可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社会,这也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总之,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它的运用有利于构建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它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它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他们的自我学习的习惯养成和能力的提升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