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教育改革推动个性回归

2015-05-30 10:48赵婀娜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5年2期
关键词:教育领域特长链条

赵婀娜

通过高考改革,可以撬动基础教育阶段的改革,进而促进整个教育链条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恢复高考30多年来,这一影响着、改变了亿万人命运的考试,走到了改革的又一个关键路口。

16日上午,《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正式公布,标志着以高考改革为核心的招生考试改革方案,离现实更进一步。

在中国,高考改革备受关注,不仅是因为这关乎千家万户的利益,还因为高考有着基础教育“指挥棒”的特殊属性,每一次改革都将改变一批甚至一代孩子所受教育的理念与方式,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很长一段时间来,“唯分数论”“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前步履维艰”“学生负担过重”“考试舞弊”“择校热”……种种顽疾,困扰教育领域多年却始终无法根治,而在很大程度上,这些问题最终都直接或者间接地指向高考。

从这个角度看,改革现行的高考模式,通过高考改革撬动基础教育阶段的改革,促进整个教育链条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不仅是全社会的期待,也是攸关民族素质的大事。

2014年以来,高考改革节奏加快。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纵览整个方案和配套文件,一个真切的感受是,高考正在从关注“冷冰冰的分”向关注“活生生的人”转变。

先说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方向是既覆盖高中所学全部科目、又给考生留出自主选择计入高考招生录取总成绩的科目的空间;既要求全体学生参加,又给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了同一科目两次考试及更换已选考科目的机会。无疑,对于学校,这是一种压力——必须开齐丰富多彩的课程,将育人的方向从“单纯育分”调整为“全面育人”,从追求“学科成绩”转向促进“学生成长”。对于学生,这是一种空间——在达到所有科目的基本要求之后,可精心于特长学科,发挥所长,个性发展,自主选择的余地更大。提供多次考试机会的制度设计,更会帮助学生减少焦虑,改变那种“一考定终生”的不合理性,缓解沉重压力。

再说综合素质评价。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兼顾其中,并尽可能量化,这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可以避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可谓重大创新。对于高校来说,提供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可能;对于学生来说,也能客观地进行自我认知、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个性所在。

改革之难,不仅仅难在触动利益的制度设计,也难在以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价值作为改革的思想支撑,在教育领域的改革,更是如此。如果说,我们过去的教育,是通过考试制度下的“以分取人”把公平放在了首要位置,那么,当前透露的改革方向,则是在公平基础上,让教育更尊重个性、体现个性。这不仅仅是通过高考改革撬动整个教育链条的良性发展,更是体现了教育理念的提升,推动着教育向“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是与众不同的”这一最根本认知回归。

当然,要迈好这一大步,并不容易。在设计科学的同时兼顾公平,尽可能保证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准确、公正,还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共同努力。但是,再深的水也得趟,再难的关也得过,再复杂的题也得解。毕竟,教育关乎我们的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

(摘自《人民日报》)

猜你喜欢
教育领域特长链条
个性链条
链条养护好帮手: 5款链条油推荐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3D显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特长,亦是一种成长
让女儿快乐学“特长”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成功运行的三大机制
别克君越正时链条故障
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初步认识
特长公路隧道照明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