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
摘 要: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对女性及爱情婚姻投以极大的关注,对两性关系和女性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刻的剖视。然而,她笔下的女性始终摆脱不了从属地位的悲剧形象。本文从封建宗法制度对女性的压迫、作者个人经历、传统文学的影响及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四个方面来探究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形象的成因。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悲剧命运;成因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子。”这就是张爱玲对于人生的理解。灰暗、阴冷是她的创作基调。在她的小说世界里,对女性及爱情婚姻投以极大的关注,然而不管故事如何发展,人物怎样抗争,终究摆脱不了悲剧命运。究其笔下女性悲剧命运的成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封建宗法制度对女性的压迫
随着“五四”运动的兴起,封建伦理道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新文学时期的第一代女作家深受影响,写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从多个角度探讨并倡导妇女解放。张爱玲清醒的看到了这一点,但并没有盲目乐观追随前辈们的足迹。她认为女性从心理、精神上根本就没有自我解放,女性依旧无法摆脱长期的男权社会所形成的亚文化特征。作者笔下的人物无论是传统守旧女性还是有新思想、新举动的“新人”,她们的结局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她揭示了女性心理的种种痼疾,解构了“五四”以来很多女作家共同创设的女性彻底解放的神话,开创了独特的女性文学作品模式。
二、独特不幸的个人经历
张爱玲有着显赫的家世背景,其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清末重臣李鸿章,祖父是清末“清流派”代表人物张佩纶,然而张爱玲并未获得与显赫家世相衬的幸福生活。父亲赌钱、吸大烟,生活腐化堕落。母亲追求新式生活,是新女性。父母离异后,母亲弃别子女赴洋留学。由于无法忍受父亲与继母的囚禁虐打,张爱玲离家外逃。“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家道中落、身世曲折使张爱玲摆脱不了兴亡沧桑之感,反映在她的小说中便是寒冷、残缺、伤感的苍凉。
张爱玲在上海走红之后,与“文化汉奸”胡兰成相爱、结婚。两人曾有过短暂的幸福时光。然而胡生性放纵,即使在遭到政府通缉的亡命期间仍然到处沾花惹草、另筑香巢。张爱玲却不死心,“低到尘埃里”,希望胡回心转意却最终无果。“我将只是萎谢了。”这场悲剧的婚姻对张爱玲的打击是巨大的,对她悲剧创作观的形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
张爱玲自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从小酷爱阅读《红楼梦》、《金瓶梅》和《海上花列传》等古近代小说。张爱玲曾说过:“《红楼梦》、《金瓶梅》这两部书在我是一切的源泉,尤其是《红楼梦》。”
《红楼梦》、《金瓶梅》等古典小说整体上都笼罩着“非个人的大悲”,有一种末世的荒凉,声势显赫的豪门一朝败落,“只落得一片白茫茫地真干净”。张爱玲深受影响,她说:“就因为对一切怀疑,中国文学里弥漫着大的悲哀。只有在物质的细节上,它得到欢悦——因此,《红楼梦》、《金瓶梅》仔仔细细开了整桌的菜单,毫无倦意,不为什么,就因为喜欢——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悲观。一切对于人生的笼统的观察都指向虚无。”张爱玲的小说弥漫着空虚与苍凉。她的人物不知何时都会面临着重大的变故,她们没有天长地久的打算,只有抓住现实中的一点真实的东西,不论是怎样的情爱,都处于一种“无名”的状态,没有意义地沉下去。
四、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
在《双声》一文中,她自称“在英美的思想空气里长大的。”
1.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的各种本能中最为活跃的一种,它与生俱来且贯穿于人的肉体生命和人格成长的全过程,如果人的本能欲望得不到满足或受到压抑时就会产生焦虑、烦恼等。它们应该得到及时的疏导,否则就会使人的心理发生扭曲、甚至变态。”最能体现弗洛伊德思想理论的是《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形象。曹七巧由于丈夫的残疾,性本能长期受到压抑,这给她带来了无尽的痛苦。这就是曹七巧对性过于敏感和直白,不断热情地帮别人打理婚事,以及后来极度迷恋金钱,以至毫无人性地剥夺儿子、女儿婚姻幸福的本质原因。
2.西方哲学家萨特的影响
张爱玲的小说中存在着法国哲学家萨特虚无主义的影响痕迹。从萨特的思想来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了紧张与斗争,他人与我之间是一种主客体辩证的过程。在张爱玲的小说中人物角色之间也充满了萨特式的虚无与紧张。
张爱玲作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最为走红的女作家,的确是一个写女性的好手,她对女性悲剧命运进行了深刻理性的探究。她通过女性的悲剧探究人性的弱点,进而站在女权主义的立场上,发出呼唤女性自我觉醒的时代呐喊。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张爱玲文集.[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2]余斌.张爱玲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弗罗伊德.梦的解析[M].孙名之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4]萨特.存在与虚无[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