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婷
摘要:当下面对文化差异的态度使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成为可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资本。大理白族文化、丽江纳西文化、西藏藏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资本的成功路径更是表明后现代主义兴起的今天,人们对异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受众对民俗体验,民族手工艺品的需求使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资本化成为必然。佤族作为世居云南的古老民族,其神秘丰富的佤文化也符合当代文化消费需求,同时,这也是佤文化能科学地被保护、传承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佤族;文化资源;资本化;翁丁村
一、佤文化概况
佤族,作为云南世居的古老民族之一,自称“佤”、“巴饶克” 、“阿佤”等,都有“住在山上的人”的意思。起源于缅甸,主要围绕着赤道跨境分布居住。国外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澜沧、双江、耿马、永德等县,总人口在国内39.66万人次。
佤族民族发展史构建出了具有神秘色彩的文化传统。民族起源及神话传说。民族的历史发展必然与族群信仰和起源文化息息相关,即为解释本民族的起源,同时也是本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符号。各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虽然故事内容不同,但效用相同:形象地定位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核心。使用神话传说中提炼出来的代名词塑造本民族的对外形象与精神价值。
生活形态及传统习俗。佤族的婚恋习俗是少数民族中具有独特文化的,从“串姑娘”到“杀鸡卜卦”到订婚,最后成婚,是一个完整的每一步都不能错位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礼节与禁忌都充满的宗教色彩的监督。在订婚与结婚之间,还有一个习俗为“过礼”,就是男方家来下聘:男方家要给女方家里的爸妈一份“奶水钱”寓意男方家感谢女方父母对女儿的养育之恩,给新娘一份“针线钱”寓意感谢女方嫁到男方家后要为男方家做针线活。再者,祭祀仪式一直是佤族活态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常见的有剽牛祭祀、接(取)新火、做水鬼等祭祀活动。由于佤族是坚持自然崇拜的民族,所以祭祀活动也较为频繁。祭神时必敲木鼓,所以祭祀活动演变至今,形成了佤族浓厚的木鼓文化,也是佤文化中最具象征性的文化。由祭祀衍生出来的声音和动作随着时间的流逝,则形成了佤族特有的歌舞艺术。
饮食文化。佤族以其神秘丰富的原料及独特的制作方式,在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烂饭,是佤族饮食中最具特色的饮食。常有鸡肉烂饭、牛干巴烂饭,老鼠干烂饭、麂子烂饭等。取材于佤族的生存环境中的动植物,这与佤族历代狩猎的生活方式相关。
建筑文化。佤族房子的屋顶都要设有一个“叉叉”的标识,预示着佤族“不息的火塘”。原本的“叉叉房”是草木结构的建筑,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现如今佤族自治地区已将“叉叉房”进行一些改良,在能居住舒适的同时依然保留传统文化的符号。
服饰及手工艺文化。黑红两色为佤族传统服饰中的主色调。红色象征火也与生命崇拜有关联,红色代表了高尚、热情、勇敢的精神品质。黑色代表诚实和勤劳两种品性。衣服常用图案与地域性相关,衣料的材质选择与佤族所生存的多变的山区气候有关,主要以自织自染的棉麻为主。。
二、佤文化资本化的意义
文化安全的需要。在国家与国家的维度层面,强劲的欧美文化热潮正逐渐同化着各国的文化特征。这不仅是一种文化安全的威胁,更是一种民族精神存在感的弱化。国内的各类受众群体既呼声强烈地号召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又越来越多地消费着外来文化产品。这样的文化安全只是纸上谈兵,没有融入民族精神特色的文化产品在其他文化产品中终将处于弱势地位;没有文化包容性的特色文化产品也无法在文化安全这条路上走得长远。所以,佤文化作为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代表,对其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开发是作为中国文化崛起的资源储备,更为中国特色文化产品走出世界增添一份筹码。
文化资源整合的必然要求。很多少数民族文化中因其民族起源或者生活发展环境的相似性会出现很多的文化共同与共通之处。每一个少数民族都将其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视为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少数民族文化都能用与开发,更不是只要是独特的标新立异的少数民族文化开发出来就能被接受被认同。而佤文化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既保留传统,也剔除了一些不符合受众认同的价值观的一些民风习俗,如:猎头祭祀。但是“剽牛”、“梅林”等许多自然崇拜的方面都是顺应时代价值观的民风习俗,所以得以保存,而且还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越来越普遍地被受众认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经济价值,是中国文化产品在“走出去”的道路上体现出大文化包容性和被普遍认同的中华民族精神价值的重要环节。
经济转型的必经之路。无论是德国鲁尔区的创意改造,还是法国巴黎废弃工业下水道的艺术展等等都在指示全球经济开始迅速转型。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经济即将成为时代发展的累赘,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新型产业,这些产业更多的是利用文化元素,加入创意、设计等脑力劳动。不仅在人们的生活需求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更以低耗能高产出的优势被各国视作经济转型的重要部分,这就是文化资源的资本化,就是我们现在大力发展的文化产业。就像佤族的特色村寨——翁丁村也在这样的文化消费需求中逐渐转化为一种由历史沉淀而创造的文化产品。
强化民族自身“造血功能”的时代要求。西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无论从思想、地缘、经济增长方式等都处于弱势地位。国家每年用于支援西部少数民族群体改善生活的专项资金对于真正意义上的“改善”效用几乎是微乎其微。经济基础无法改善,关于民族问题的冲突也就开始凸显。而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又是时代兴起的新消费品。所以,民族文化资本化才是真正能缓解民族冲突的可行方法。让各民族群体都能利用自身文化优势,在经济转型的良好契机中能寻求突破,不仅加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变革,同时也壮大了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民族自信,让多民族文化共存趋向和谐。
三、影响文化资源转化的重要因素
公共基础设施健全与否。佤族作为山地民族,生存空间多为高寒山区,交通闭塞,道路崎岖。因为多生活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雨季较多,路面经常出现塌方和山体滑坡。交通问题是影响文化宣传、文化保护、文化发展和文化输出的根本问题。加之,佤族的民族文明发展程度较低,其建筑和生活环境多为草木结构,安全隐患问题严重。
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注入不足。国内大部分佤族生活在边疆,经济落后。例如,沧源佤族自治州县,一直被国家列为受援县,长期历来地方财政一直依赖国家补助。自身文化建设投入和发展的能力是有限的,加之资金的匮乏从根本上制约了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力度。政府主导的局面暂时无法改变,资金的限制使得文化的发展空间缩小,民族文化被政府主导后缺乏创新空间。
文化传承人培养机制缺失。例如,开发近十年的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公社设有民族文化传习馆,但是基本用作杂物仓,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四、佤文化资源资本化发展建议
结合高校,使民族文化和当代文化接轨。增加佤文化与时代的切合性,扩大佤文化的认同力度,是文化输出符合时代需求。多方对话,解决公共设施的改造问题。应使翁丁村的开发和公共设施的改造不是一方掌权,而是多方对话。例如在村里较为明显的电路问题,在改造的时候可以实现政府、旅游局、文体局、电力公司多方对话,争取商议出既不破坏村落形象,又能解决危险电路和农网改造等公共基础设施改造问题。重视文化资源主权辨析,保护在地族群利益。因根据具体情况,在工分制的基础上,应对时事进行调整,以求达到公平原则。同时,也可以更大力度的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洁.临沧地区佤族百年社会变迁[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2]李国明.沧源翁丁佤族[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
[3]来仪.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走向市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4]石磊.佤族审美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