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分析

2015-05-30 08:22王敏敏
世界复合医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动脉血

王敏敏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到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受检者83例,分为静脉血组、动脉血组与末梢血组,比较三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与动、静脉血组相比,末梢血组RBC、PLT、Hb、WBC、Hct检验结果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集静脉血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真实数据,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末梢血;动脉血;静脉血

血常规是全身检查的基本项目,主要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等各项指标。血常规检验可以发现细胞形态与数量的变化,有利于及时发现疾病早期迹象,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针刺采集动脉血、静脉血、末梢血为常用的血液采集方式,其中末梢血采集由来已久,患者易于接受。但是,大量研究表明,静脉血比末梢血更能提供丰富信息,检测结果更具参考价值[1]。基于此,我院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行血常规检验的83例受检者应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到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受检者83例,分为静脉血组、动脉血组与末梢血组。男46例,女37例,年龄范围:21~63岁,均龄(42.51±4.82)岁。(1)纳入标准:体检健康、知情同意、自愿参加。(2)排除標准:①肝肾功能异常;②存在全身疾病;③合并其他慢性或急性疾病。三组受检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保持空腹状态与稳定情绪,用真空试管采集受检者的指尖末梢血、桡动脉血、肘部静脉血,以稀释液充分稀释,摇晃测匀,于抗凝管中放置备用。应用希森美康XT-2100分类血液分析仪开始血常规检验。设定参数值,测定标本,混合标本后于0.5~4h内进行上机测定[2]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检验结果显示,动、静脉血组的检验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与静脉血组相比,末梢血组的RBC、PLT、Hb、WBC、Hct检验结果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血常规检验结果比较( ±s

组别

RBC(1012/L)

WBC(109/L)

PLT(109/L)

Hct

Hb(g/L)

MCH(pg)

MCV(fl)

MCHC(h/L)

末梢血组

3.50±0.81

4.1±3.4

203±86.2

0.32±0.02

10.1±15.4

26.4±8.1

92.0±5.5

306±28.1

静脉血组

3.72±0.65

5.8±1.5

225±59.1

0.44±0.06

12.8±14.3

27.1±5.0

83.2±6.9

310±26.1

动脉血组

3.71±0.62

5.9±1.8

227±54.8

0.45±0.02

13.6±12.7

26.9±8.0

82.4±7.1

313±27.0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血常规检验是一种明确患者身体状况与基本病情的检查方式,即采集血液标本后经过充分稀释,然后在显微镜下计算数目。临床证实,血常规检验期间,不同的采血方法同检验结果联系密切。本次研究应用真空采血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注射器采集血液,真空采血选用硅化试管,此种试管不会黏附聚集血小板,不会因放置时间的延长而使血小板数发生变化。而且能够防止血液标本接触到外界空气,测定的血小板数相对准确[3]。血液标本一旦长时间放置可能发生溶血,导致GLU降低与血钾升高,降低凝血因子活性。因此,在相同的环境、温度、时间等条件下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更有现实意义。由于末梢部位的血液循环难及桡动脉血与肘部静脉血,因而末梢血的平均温度低,相同的温度环境下,其发生溶血的时间相对较早。而且,末梢血主要来自血量少的毛细血管,出血不畅,难以采集。采血时需对采血部位进行挤压,容易致使血液标本内渗入组织细胞,导致标本稀释。同时,挤压还会损伤白细胞,减少白细胞计数。此外,末梢血的采集时间与静脉血、动脉血相比较长,容易出现微凝血块,造成红细胞与血小板数量减少。由此可见,末梢血不能准确反映循环血液情况,可对检验结果正确性造成影响。静脉血主要来自肘前部位,难以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可以全面反映全身血液的循环状况,而且不会因为进针深度或患者紧张等原因影响血液采集效果。由于血液分析仪需要的血液量大,静脉血的血流充沛,可以重复采集,而末梢血的血量有限,重复采集容易增加受检者痛苦,因此静脉血当为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有效采血方式。本研究中,动、静脉血组的检验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与静脉血组相比,末梢血组的RBC、PLT、Hb、WBC、Hct检验结果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所得结论与杨涛[4]的文献报道一致。提示采血方式可对血常规检验结果造成影响,静脉采血重复性好,操作简单,便于仪器检测,而且能够降低医源感染与交叉感染发生几率,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真实的数据参考。综上所述,静脉血采集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小东,崔会欣,焦冠勇,赵慧.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5(16):111-112.

[2] 杨春红.应用静脉采血法、末梢采血法为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8(12):39-40.

[3] 韩蕊,方英.不同采血时间与采血方式对心血管疾病检验数据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14,29(13):36-38.

[4] 杨涛.为80例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的结果及影响其检查结果的因素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4,34(16):39-40.

猜你喜欢
血常规检验动脉血
勘误声明
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的结果对照分析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
脂肪肝与健康人血常规的检验结果比较观察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问题探讨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异型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