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飞
散文的教学内容应紧紧抓住“情”和“我”。教学散文,就要深究“我”之“情”,怎样统摄人、事、景、理。也就是说,散文教学,不应只把目光放在事如何之奇,景如何之妙上,而应去深究人、事、景、理之后的“情”,深究“情”之投射如何使人、事、景、理变形、纯化、美化。
诵读品读延读散文,作为一种“边缘、杂交文体”,因其多元、丰富、自由等特性,很自然地成为语文教学的第一文体。
张晓风认为,读者在阅读散文时,希望读到如下东西:(1)希望读到好的文笔,好的修辞。(2)希望读到对人生的观察和体悟。(3)希望隐隐如对作者,想知道作者的生活、见识和心境。(4)希望收获到“感性的感动”,也希望读到“知性的深度”。
由此可见,与小说相比,散文是“主情”的艺术,“情”在何处?贵在“有我”。因此,阅读散文就要缕析作者情感流淌的脉绪,体味新鲜的命意和意境。
无论是抒情写景散文,还是叙事散文,把如何去体悟文章中“我”的情感,深度情感或情绪阅读,作为散文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按照“诵读——品读——延读”的教学设想,组织课堂教学。
一、诵读,声情并茂
南宋·朱熹《训学斋规》云:“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诵读,是心、眼、口并用的阅读,声情并茂地全文诵读是品读和研读的基础。诵读的要求是,边读边想象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再用语言把想象中的画面描述出来。
散文不仅美在情思,还美在语言。散文的语言富有个性和文采。美文需要美读,正确的朗读是视觉、听觉与情感、思维的全方位投入,它可以引领学生从优美的韵味和流动的气脉中体验妙不可言的感觉。比如,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读出关键词“偷偷地”“钻”,读出拟人的修辞,读出作者喜悦的心情。一篇文章读好了,鉴赏的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通过朗读,可以体现文章的语言美、绘画美、情趣美。朗读的情绪暗合文章情绪与否,也说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程度。
二、品读,语词探微
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一粒沙”“半瓣花”都是微观细节,但这些“小”是切入口,可以从中“见世界”“说人情”,看出“大”来。
1.抒情散文里面往往伴随着景物描写。景色固然美,有了情感的注入,就显得更加有灵气。不能为描写景物而描写景物,使人产生景物与人物两不相干的印象。无论景中含情的实写,还是情之所至以情带景的虚写,一切景语皆情语,都是为表情而服务。
《春》一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朱自清的笔下,春草是如此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儿,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作者对春天真挚的赞美之情,已不留痕迹地融入了景物描写之中,让人读来回味无穷。
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因情生,情因景化,情景交融,这是中国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
2.和记叙文不同的是,散文也叙述事件,但多是行止自如,不求大而全,而以审美眼光摄取有“意味”的片段,变形处理,抒发情感,这好像把零散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比如,《背影》里父亲为我送行,一路上的关切照顾,“他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这里的拣座位,紫毛大衣,一再的嘱托,看起来琐碎,却是一个父亲细腻的心。
散文中事件的选择细小但巧妙,有象征意味,为抒情服务。在教学过程中,不在于分析事件的精彩或者出奇,而是在事件中包含的心意和情绪。
三、延读,读出自己
散文,这种最适于抒写作者主观情感、心灵的文学形式,是一种“自我”的文学,“个性”的文学!欣赏散文,就要通过拓展延伸,联想想像,用作为读者的“我”去领会作者的“我”,替换文中那个活生生的“我”。“三我”合一,研读出来自我来,研读出个性来。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等,就是以“我”为主的散文名篇。在这些作品中,作者真实的“自我”个性,特别是其思想感情、内心波动、情绪变化、心理体验等,都被表现得形象而生动,使“我”成为全文“表现”的主角。
这里可采用“资料借读”的方式,深化主题的深刻理解,读出“自己”,读出个性。
1.借读背景资料。知人论世,走近作者,走进创作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去发现、体察、领悟作者的为文意图。比如,《背影》,为什么买橘子的“背影”就感人?为什么写“紫毛大衣”?为什么写父亲再三向茶房嘱咐?为什么作者一再感慨自己“当时实在是太聪明了?”其实,情感之结就在最后一段,那里深藏着“龃龉”,也深藏着“愧疚”和“忏悔”,以此情感回忆八年之前的点滴细节,就处处浸染上了此时之情。假若抽调了八年之后的这份“愧疚”和“忏悔”,那些买橘子的精细描述,只是一连串的动作而已。
2.借读评价资料。王尔德曾说:“作品一半是作者写的,一半是读者写的。”读者利用文字间情感的“空白”,尽情驰骋于思维天地,这不能不说是对作品的二次创造。而这些名家散文,一旦面世,就是大众的了。我们可以借读一些名人名家的点评,来帮助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作品的内涵外延以及它的社会意义。
其中,可包括作者的自我评价,《端午的鸭蛋》作者汪曾祺先生在谈自己创作散文的时候说道:“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的大敌。挺大的人,说些姑娘似的话……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帮助学生走近汪曾祺,感受他的散文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
同时也可引用其他名人名家的评价。如白先勇先生对琦君作品的评价:“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由此可见,琦君作品中的故乡情结打动了很多人,这些评价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解析文章,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3.借读时下的资料。这种借读方式,是在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引用课外资料帮助理解文章主旨,是让学生走出文本,寻找自我体验的过程,有效地引导学生实现“阅读——悦读——越读”。可利用教学中的信息资源,从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辅助呈现。读到孙道荣的《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舞台》时,可用视频播放英国达人秀冠军保罗的寻梦过程,这样一个长着一口烂牙、笑起来憨憨的手机推销员,最终实现了自己成为歌唱家的梦想。这样的课外引用,可以更贴近学生的现实意识,有更直观地感受、理解文中的最后一段:“在繁华、热闹、时尚、激情的城市街头,他们往往局促而无知,可笑而笨拙,憨厚而木讷,土气而无趣,显得与周遭的一切都那么格格不入。可是,请不要轻视他们……因为,在他们心里,也有一个舞台,有一个人生主宰的梦想。”
通过“诵读——品读——延读”的方式,读出“我见、我闻、我触”,进而读懂“我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散文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