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湘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当务之急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语文课堂“活起来”学习兴趣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是启迪灵魂的事业。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然而,在有些课堂教学中,常显现出诸多弊端,如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抢夺学生思维空间等。这些显然与《新课标》所提倡的理念、精神相违背。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当务之急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融入课堂,快乐学习、有所收获?下面就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语文课堂以“情”动人
语文,是学生生命的后花园。课堂上学生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彰显着生命的绿意。教师作为语文课的主导者,不仅要致力于知识的传承和滋养,更肩负着启迪智慧,完善学生人格,净化灵魂的重任。
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去和作者灵魂共舞?所以教师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绪,将自己的情感循序渐进地传递给学生。用“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刻浓浓深情的语文时光。如在《有的人》的教学起始,背景音乐是《悲怆》,老师用浑厚低沉的男低音,范读诗歌,用肢体语言表达出对生命的理解和呐喊,学生的表情从平静到震惊,再到沉痛,经历了一次独特的生命旅途,受到鲜血的洗礼,学生的感情也激发到了高潮,对课文的学习理解水到渠成、呼之欲出。
二、搭建一个“对话”的平台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缺乏“对话”。对话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重视,是师生的亲临现场,彼此的敞开与舒展。对话教学倡导师生平等、合作探究,使传统教学中的师教生学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对语文教学而言,对话意味着互动,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
教师引而不发,正是为了促使学生主动与文本直接对话。学生既有共同的关注点,又有各自的视角,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还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凌然不可侵犯,俯下身体与学生沟通,学习与体验,创造一个“学习共同体”,真诚对话,在“彼此共享意义”中产生心灵共振与情感共鸣,还原语文课堂的单纯质朴,撑起一片富有活力的语文天地,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珍视多元化思维,打破“独裁”局面
有些老师在面对学生丰富多样、甚至“离经叛道”的回答时,往往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随意打断甚至批评学生,将学生的思维往预设的所谓标准答案上靠拢,殊不知,将课堂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禁锢了学生多元化思维的充实与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为创造性而教”成为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在精心设计问题,完成目标的前提下,应当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尝试自悟,放飞想象,强化发散思维,赏识求异思维,从多角度地解读文本,以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对文本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四、激“趣”,打造开放课堂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直观演示、旁征博引、巧设悬念等方法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教学气氛,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开课后我便让学生质疑,提出了如“为什么是最后一头?其他战象呢?”“最后一头战象怎么了?”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很快把学生吸引到了课堂,课堂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教育的目的应是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应该追求每个学生主动的发展。我们语文教师就要努力创设轻松、活泼、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参与活动,给每个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在宽松自然的氛围中任意释放,使他们能真正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无拘无束地塑造并张扬自己的个性,轻松愉快地丰满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思想情感,真正得到提高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