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春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胆囊结石腹腔镜患者经循证护理后的疼痛改善情况。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60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患者则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观察两组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更短,术后VAS评分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而言,术后开展循证护理有利于缩短其疼痛时间,控制疼痛程度,从而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应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循证护理;术后疼痛
[中图分类号]R36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2-0455-01
作为临床一种全新的护理干预模式,循证护理从护理需求出发,并结合医学发展和患者实际情况,实施全新的、科学的临床护理干预。循证护理工作始终围绕患者开展,并基于患者个体化差异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得到最佳化护理,从而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常常在术后难以耐受疼痛而影响其恢复,基于此,本文观察并探讨胆囊结石腹腔镜患者经循证护理后的疼痛改善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2年4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41-62岁,中位年龄(47.8±5.7)岁。本次入选者均满足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指征,均在全麻状态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术后基础护理。(2)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方案,具体措施如下:①提出问题:明确在疼痛护理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即如何更好地通过非药物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②查找方法:问题明确后,首先应进行文献检索,应用计算机网络在“中國知网”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相应关键词,如“疼痛控制”“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非药物”等,寻找证据,分析资料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以更好寻找来源于研究的实证。通过查询,我们了解到:患者卧床,护理人员双手拇指指腹以梳理手法,从右季肋部沿肋间隙方向轻柔地按摩至腋前部,持续3-5min,放松患者腹部肌肉;再用双手大鱼际肌以轻度力量按摩右侧背部,持续5-10min,以改善腰背部酸痛,10-15min/次。在进行触摸治疗时,应注意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具体病情进行力度的适当调节,同时对患者的反应进行观察,同时与患者讨论触摸的感受和效果,以获得最佳疗效。此外,研究证实音乐可使患者从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最大的安抚,可选用使人轻松、喜乐、旋律悠扬、和谐、平缓、柔情的乐曲,从而起到镇痛作用。③评价效果。本次研究联合应用客观评分以及患者主诉评估循证护理模式下腹腔镜手术患者疼痛的护理效果,并对护理方案及时进行调整。
1.3效果评定标准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包括满意、尚可以及不满意三个分项,其中满意、尚可均计人满意率统计中。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以及疼痛持续时间的组间对比
3.讨论
疼痛在临床各类症状中属于最为常见的症状,可视为生理层面以及心理层面的一种复杂活动。疼痛原因不同则疼痛性质也有所差异,如胆漏以突发剧痛为主,刨口疼痛表现为局部的锐痛,牵涉痛则表现为钝痛。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精密医学仪器的应用,腹腔镜手术在胆囊结石切除术中成为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术式。以往临床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认为腹腔镜术式创伤较小,故术后较少使用镇痛剂,这与医护人员在认识镇痛剂方面存在误区,或对于镇痛药物的副反应过度夸大有一定关系。本次研究针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结石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更短,术后VAS评分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说明循证护理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而言,术后开展循证护理有利于缩短其疼痛时问,控制疼痛程度,从而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