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蕾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东人民出版社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46~49页。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
3.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4.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了解一些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2.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尊重不同国家、地区人们的习惯、风俗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不同国家、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等资料(图片、实物等)。
2.教师准备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前播放学校的老师、同学去欧洲旅游时的一些照片,激起学生了解异国的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身的旅游经验历,或者身边熟识的人的旅游经历入课,贴近学生生活,引起学生了解异国习俗的兴趣
2.师生握手问好,引出不同国家的见面礼不同,日常习俗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与中国见面握手礼对比,发现异国见面习俗的不同,引导学生探究欲望。
(二)初步了解异国习俗
1.交流课本知识
(1)请同学们打开书,读46~49页,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课本)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学习(巡视时要重点找几个学生加以点拨,如舞蹈,服饰以便交流)。
(3)学生汇报(从学生的回答中提炼板书:礼节、饮食、服饰、建筑,其他)。
设计意图:先通过学生自读课本,对异国习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学生交流讨论收集的课外拓展资料,做好知识的准备和铺垫。
(4)教师小结。除了课本上讲到的这几个国家,其他国家还有哪些日常习俗呢,让我们带着问题,继续探索吧!
2.师补充资料
这是老师上网查到的一些图片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分四个方面向学生展示异国礼节、饮食、服饰、建筑等。
设计意图:老师先和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自己做一个展示资料的榜样,同时交给学生交流展示资料的方法。
(三)深入了解课外资料,交流展示
1.根据同学们的研究兴趣给同学们分好学习小组
ppt出示要求:(1)每个小组交流的声音要低,小组成员能听到即可;(2)小组长要对每个组员分工;(3)交流时,能用自己的话表述,挑重点说,说别人最想知道来的,不能照着读资料,语言简洁;(4)回报方式多样,如演一演,做一做,讲一讲,跳一跳,唱一唱。
2.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展示收集到的资料,达到资料共享的目的,这样学生不但能加深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的印象,而且能够拓展知识面。
3.汇报感受最深的部分,小组发言时,其他小组应该认真听
4.小小展示台
5.通过交流让你感受到什么?你对异国习俗又有哪些了解
除了刚才同学们展示的这些,你们知道吗?各国的交通也是不一样的,印度尼西亚“剃光头”,巴西“送去幼儿园上学”;美国“忏悔10年”。
6.教师小结
同学们还想了解什么?大家可以通过网站继续研究。
(四)拓展主题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谈收获
设计意图:品德课最终一定要回归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要有自己的感悟,同时对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有一个梳理的过程。
2.教师小结
对待不一样的日常习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既应该尊重外国的风土人情,也不能忘掉自己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