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日新
摘要:目的:通过使用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方法,研究其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患者,其中收治的治疗偏头痛的患者96例,通过其患者的不同症状研究使用不同的中药作为其治疗的药方,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96例患者中使用中医内科治疗的方法,治疗的的结果为:控制46例,显著疗效的211例,有效的25例,无效的3例,总有效率为95.8%。结论:在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检验和治疗中,应用中医对偏头痛不同症状采取不同措施的综合诊断治疗方法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内科
[中图分类号]R7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2-0417-02
偏头痛的发生机理多是由于人体神经血管出现的功能性障碍,导致患者头部不同程度的疼痛,具体的临床变现有:双侧、偏侧头痛而且反复发作。虽然在现代临床治疗中还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控制或减轻病情,但是有针灸治疗,中医内服治疗与中医外用治疗等中医内科治疗方法,可以说都有着不错的治疗效果,值得在医疗实践中进行推广实行。从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中来说,认为偏头痛患者的并为主要在经络、气血和脑髓中,由瘀阻脑络、肝阳上亢、风阳上扰、浊邪犯、清窍失养等原因所致。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我院在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内通过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患者96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38例,年龄在17到6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2.5岁左右。病程时间最短的1周,时间最长的20年。通过中医医师进行类型的辩证,结果显示为:瘀阻脑络型46例,浊邪犯、清窍失养和肝郁气滞型25例,风阳上扰型14例,肝阳上亢、肝肾阳虚型11例。
1.2方法
(1)瘀阻脑络型
此类表现为头痛处有定处,舌苔颜色为紫暗色,夜晚睡觉时间不稳定,脉搏比较薄弱。治疗方法应该主要以益气通血活络的药物为主,首先应该给予化瘀汤:生龙骨、丹参、葛根和生牡蛎各30g,川牛膝、桃仁、佛手、赤芍各10g,红花5g。对于在症状上,患者若感觉没有精神可以加少许黄氏;眼睛肿胀、心情烦躁的人加入些许钩藤;伴有恶心、呕吐的人加人法夏;肾虚的人加入够枸杞。
(2)肝郁气滞类
此类病情的表现主要有胸闷,肚子和小腹坠胀,舌头和舌苔呈淡红色或暗红色,脉搏比较有力。治疗这类的病情,应该以理气、疏肝解郁为主,中医上讲心病难医,散去心中的忧郁和郁闷才是根本。此类应该使用柴胡疏肝散:蝎末5g,丹参、川芎各15g,珍珠母30g,白蒺藜、郁金、柴胡各10g,炒积壳6g,牛白芍12g。如有感到头晕眩,耳朵伴有耳鸣的患者加入天麻和钩藤;口干舌燥伴有口苦、便秘的人加人黄芩,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加入龙胆草;胃胀、不想吃饭的患者可加入山楂、陈皮或者麦芽。
(3)风阳上扰型
此类病情的患者头痛难忍,头晕眩,耳朵伴有耳鸣,心烦失眠,胸肋胀痛,舌头颜色呈红色。对于这类病情的治疗,应该以通络、平肝潜阳的药物为主,应该给予钩藤天麻药汤:生牡蛎、珍珠母、石决明各30g川牛膝、天麻、佛手片、钩藤各10g,生白芍5g,炒桅子9g。口苦、痰浊的人加入石菖蒲和胆南星;便秘患者加龙胆草;恶心、呕吐者加陈皮和法夏。
(4)肝肾阳虚型
此类症状表现为耳朵伴有耳鸣和耳聋,口干舌燥,舌苔红色减少,但患者感觉浑身无力、心烦意躁伴有失眠。此类病情主要治疗方法以滋阴补阳为主。本院根据患者的病情,本院中医医师拟定了药方:土茯苓25g,山药、熟地和枸杞各15g,丹皮、白蔟藜、山茱萸、天麻各10g。
根據部分患者的情况,对药物的量也进行了调整。头痛严重的患者在原药的基础上加入全蝎;身体虚弱、浑身无力的患者加入当归和白芍;肚子和胃胀不想吃饭的人加入山楂、陈皮和麦芽;五心烦热的人加适当的地骨皮。
2.结果
通过对我院的96例,通过中医的方法治疗偏头痛,在一定的疗程之内,效果比较显著。在对于我院中96例偏头痛患者中,通过中医医师采取对症状类型的辩证,最后判断出:瘀阻脑络型46例,浊邪犯、清窍失养和肝郁气滞型25例,风阳上扰型14例,肝阳上亢、肝肾阳虚型11例。经过对症状类型的辩证,通过最后根据不同症状结合对其对症下药,对我院的偏头痛患者已经进行了病症的控制,在96例中,有效率达96.9%。治疗的效果显示对其3例病人无效,其中已有78例患者的病情基本得到了控制,还有25例患者在诊疗观察期。
3.讨论
偏头痛患者的中医内科治疗中,近期疗效较为理想,而且中药具有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的特点,长期服用中药可以有效控制偏头痛的反复发作,患者也比较容易接受。对4种不同类型的偏头痛疾病给予中医内科药物配方治疗,药方中的川芍不仅对人体中枢神经起到镇静和镇痛作用,而且可以改善人体血管循环系统,提高血管血流量,使得脑血管得到舒张,避免血栓的形成。地龙、天麻及丹参等则可以对血管的运动中枢进行调节,使得周围的血管得到扩张,并具有镇痛的租用。全蝎主要由蝎毒多肤的小分子制成,活性很强,可以有效地刺激血脑,并使其开放,让药物传达到头痛的位置,具有止痛的作用,且其毒副作用小。何首乌、获菩、当归等药具有缓解血管痉挛,提高大脑供氧量及供血量,改善血液循环,止痛等作用。
综上所述,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诊断中,医师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判断其症状的类型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对于还伴有其他症状的患者,一定要结合其综合症状在加上其他症状对其药物的剂量增加和调配,减少药物的用药不良反应,以达到使用药物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