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2015-05-30 20:10:51陈云珍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2期
关键词:术后疼痛中医治疗

陈云珍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中医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疗效以及价值。方法:整理收集本院肛肠科收治的234例肛肠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7例,分别给予不同疼痛治疗方法,探讨中医疗法对肛肠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医疗价值。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91%;由此可见,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中医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临床疗效高于西医的治疗方式,其治愈率非常可观,且复发率较低,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医学价值。

关键词:肛肠疾病;术后疼痛;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2-0408-01

肛腸疾病术后疼痛表现为持续或间歇的局部胀痛、灼痛,虽然对身体无碍,却影响着患者的生活。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很多效果良好镇痛新方法得以应用。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及痛苦。为了解决术后疼痛问题,减少患者疼痛,研发出了中医内外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方法,帮助患者预后。中医凭着其独特的优势以及源远流长的文化傲立于其中,本文对中医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效果研究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肛肠科收治的234例肛肠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7例,分别给予不同疼痛治疗方法,探讨中医疗法对肛肠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医疗价值。两组患者在性别、男女比例、年龄大小、病情上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选择使用去痛片、罗痛定、舒尔芬等治疗术后引起的轻微疼痛。对于较为剧烈的疼痛,通常采用肌肉注射阿片类镇痛剂度冷丁、吗啡、强痛定等止痛。由于个体之间通常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药效也会不尽相同,而且不能使疼痛消失,患者往往会因为排便、换药刺激创面引起再次疼痛。

1.2.2观察组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中医疗法的最终目的。观察组以调理阴阳保证气机通顺,血脉畅通以止痛。手术后以木香、钩藤、甘草、罂粟壳、元胡煎成汤药,一天一剂,早晚各一次,来缓解术后疼痛。另外,针对不同情况以白芷、防风、贝母、生归尾、赤芍、皂角刺、甘草、穿山甲、乳香、末药、天花粉配置高氏加减仙方活命饮:其中有血者,生归尾、陈皮各5克,增桂花12克,仙鹤草12克,三七粉10克;中期短促者,取穿山甲、皂角刺、增白术、黄芪各10克;严重便秘着,取皂角刺、白芷、增大黄各8克、火麻仁15克;术后一天一剂,早晚各一次,按疗程服用。

1.3治疗效果评定标准 显效:肛门部位水肿消失,大便通畅,疼痛感减轻;有效:肛门部位水肿减轻,大便需适当用力同时感觉有阵痛;无效:肛门部位水肿无明显改善,大便不出,便时费力且疼痛难忍。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设定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117例患者中,显效68(58.12%)例,有效47(40.17%)例,无效为2(5.33%)例,总有效率为98.29%;观察组117例患者中,显效45(38.46%)例,有效52(44.45%)例,无效为20(17.09%)例,总有效率为82.91%;由此可见,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肛门四周分布着复杂的血管网以及神经组织,手术在对这些组织造成一定损伤的同时,往往会导致炎性介质的产生,而这些炎性介质会刺激肛门周围的神经末梢,导致疼痛的产生。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释放如钾离子、氢离子、P物质、缓激肽、等炎性介质,导致肛门周围神经末梢敏感化。在损伤组织与炎症反应的同时,神经元的兴奋反应增强,对阈上刺激反应加大,产生持久疼痛感。术后疼痛发生机理以及常见诱因①局部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手术伤害,神经末梢暴露,神经纤维受到反复刺激。②手术后创面摩擦以及粪便刺激。③术后肛门周围组织水肿,形成血栓。或是创面受到感染,导致化脓。④排便时括约肌痉挛性收缩。⑤麻醉效果不佳或者患者神经过度紧张使得对疼痛更加敏感,使直肠发生排便反应,导致盆底肌群节律性收缩。⑥术后还未排气,肠内气体发生反向蠕动,括约肌产生痉挛性收缩。

临床上对于所采用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很多,且都具有它们自身不同的特点。对于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治疗的临床研究虽然广泛,但权威性和严谨性仍有待提高,同时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客观参数。医学界报道中,肛肠手术中医药治疗疼痛的文献比较缺乏,动物模型方面的实验更是少之又少。中医药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时,应以临床为基础,结合现代临床特征,筛选出镇痛效果良好的药物,并通过相关的药理及独立实验研究药物中有效的镇痛成分,将重复性与客观性统一起来,以达到更好的预后目的。同时,在加强对针灸疗法规范性研究的同时,将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特点和个人体质相结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途径多,针对性强的穴位刺激方法。从整体出发,以防治与治疗相结合的手段降低肛肠治疗环节中导致疼痛的因素,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使中医特色最大化。因此,中医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临床疗效高于西医的治疗方式,其治愈率非常可观,且复发率较低,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医学价值。

猜你喜欢
术后疼痛中医治疗
“攻”“补”“通”法在治疗系统性硬化症中的应用探析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阴道炎临床疗效研究
浅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与不足
中医护理技术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满意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通乳颗粒结合乳房手法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疗效观察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10:18:38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观察
优质护理在骨科病房术后疼痛中的应用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07:3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疼痛的临床处理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48:24
尘肺合并肺心病心衰的中医治疗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