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
【摘 要】 目的 本研究报告通过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进行血浆内皮素测定,并以此来分析血浆内皮素与甲状腺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报告选取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的甲亢患者32名作为甲亢组,把通过志愿者活动征集而来的32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所有研究对象血浆内皮素及甲状腺激素测定,以此来分析血浆内皮素与甲亢之间的关系。结果 通过对甲亢组患者及正常志愿者组对象实施血浆内皮素测定发现甲亢组患者的皮内素测定及甲状腺激素水平要远远高于正常组。组间测定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血浆内皮素与甲状腺疾病发病机制有着直接关联,因此,对患者进行血浆内皮素测定能有效判定患者是否患有甲状腺亢进症。
【关键词】 血浆;内皮素;甲亢诊治
【中图分类号】 R581.1 【文献标识码】 A
血浆中的内皮素起着调节心血管功能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它能维持基础血管张力与心血管系统的稳定程度。内皮素属于氨基酸肽类物质,存在于脑垂体和外周内分泌组织当中,它能引起患者血管收缩、心肌缺血、代谢紊乱的症状。近年来,医务工作者研究发现血浆内皮素与甲亢的发病有着极高相关性。本研究报告就血浆内皮素测定在甲亢诊治中的临床意义展开了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报告选取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的甲亢患者32名,其中,男性患者有18名,女性患者有14名。这些患者的年龄段在21岁至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26±7.5)岁,他们的平均病程在3个月至3年期间。所有患者在接受相应检查后,排除了心脑血管或肝胆类疾病,将这些患者确定为甲亢组患者。以上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等一般性资料对比上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另外,将通过志愿者活動征集而来的32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
1.2 测定方法 甲亢组患者和正常组志愿者于上午8点接受空腹静脉抽血,将采集而来的血液置于装有依地酸二钠及抑肽酶的试管中,使血液中血清血浆分离。-20℃低温保存备用。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内皮素。
1.3 测定判断标准 通过对研究对象血浆内皮素及甲状腺激素测定,以此来分析血浆内皮素与甲亢之间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平均数(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甲亢组患者及正常志愿者组对象实施血浆内皮素测定发现甲亢组患者的皮内素测定及甲状腺激素水平要远远高于正常组。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皮内素测定及甲状腺激素水平详情见下表1,所有研究对象上述两项指标数据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浆内皮素作为氨基酸肽类[1]物质能引起血管的强烈收缩,它主要存在于人体脑垂体和外周内分泌组织当中,对人体神经内分泌起调节作用。有研究表明当机体在酸中毒或缺氧情况下,会释放出大量内皮素,而内皮素与甲亢之间又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对甲亢患者血浆内皮素升高原因研究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内皮素水平,对诊治甲亢有着重要意义。
通常情况下,甲亢患者血浆内皮素升高是因为患者甲亢激素水平的升高引起患者血液流动速度加快,进而导致患者内皮素的大量释放。另外,甲亢患者往往身体机能代谢过快,氧气消耗率较高,患者伴有缺氧现象的发生。这样一来,就刺激了内皮素的转录,导致内皮素的大量释放。甲亢患者甲亢激素水平的增加还会引起儿茶酚胺[2]的敏感性,儿茶酚胺对内皮素的释放有促进作用,增高的血浆内皮素对甲亢患者的血管内皮起损伤作用,这一系列的反应都会导致甲亢患者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剧烈收缩,引发甲亢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更严重的话,会导致患者内脏及其他组织损伤。那么,在对甲亢患者实施有效治疗时,应从改善患者基础代谢能力[3]方面着手,使患者血流状态恢复正常。早期可以通过受体阻滞剂降低患者血管紧张程度[4,5],这对降低甲亢患者血浆中的内皮素含量,保护患者心血管系统有着深远意义。
综上所述,血浆内皮素与甲状腺疾病发病机制有着直接关联,因此,对患者进行血浆内皮素测定能有效判定患者是否患有甲状腺亢进症。
参考文献
[1] 刘爱香,牛怀芝.ET、TT3、TT4联合检测对甲亢诊疗的意义[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04(4):174-175.
[2] 宋长祥,刘永,陆武,等.131I对甲亢性心脏病患者NO和ET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1,22(15):35-36.
[3] 马新春,易小平,吴静,等.放射性核素碘治疗对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血浆ET、TNF-α及IL-1水平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6):1124-1126.
[4] 陈雪辉,尹清风,王涛,等.放射性核素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重要血浆因子水平的变化[J].医学综述,2013,19(13):2492-2494.
[5] 王艳丽.甲亢性高血压疾病状态下心血管功能变化的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