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摘 要:班级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独特管理层面,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特殊的作用。班级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学校校长、政教处和班主任对班级工作的管理,其管理观念、管理目标和班主任自身的素养是影响班级管理成效的主要因素。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确立科学的班级管理观念,建立适合于学校自身需要的班级管理目标体系,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级管理;理性;思考
“班级”是学生从事正常学习,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适应社会,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和环境。因此,如何管理好班级是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实施并提高质量的关键。本文就班级管理、管理目标和班主任工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班级管理观念的思考
我国的中小学管理,主要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究其原因:一是受外国管理史以“物”“事”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影响;二是受我国自古以来所推崇的“严师出高徒”这一古训的影响;三是领导和班主任缺乏对班级管理的有效性研究,将国内外的班级管理经验简单地“移植”、生搬硬套,这种过于整齐划一、简单压服的管理导致了很多学生“为保住学业而学习”。应重视以“人”为中心,以“情”为主线的管理。一般应注意以下四点:①在制订各项规章制度时,一定要发扬民主精神,集思广益。②在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时,要以“导”为主,以“约”为辅,做耐心细致的引导工作。规章制度的执行也要因人而异, 区别对待。③对违规、违纪者的处理也要讲究艺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照搬规章生硬处罚。“严”和“惩”要运用适当,讲究艺术 。④重在提高学生的认识,触及灵魂,不能仅仅满足于遵守规章制度的低层次。
二、班级管理目标的思考
班级管理活动是一种价值追求活动,也是一种目的性的活动。我们应当结合不同学校的本质特性、教学活动的具体特点和具体对象,对班级管理目标进行深入的探讨。人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人的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直接目标应永远属于人的发展目标才是合理的。
三、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思考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是联结学校领导、科任教师、学生之间的一条纽带, 更是“育人”这项系统工程的直接承担者、实施者,兼有教学和管理的双重职能。但实际上班主任工作却很难取得好的成效。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班主任作为“育人”系统工程的直接实施者,是各项规章制度的宣传者和实施者,如果不按学校规章制度统一要求、安排,就很难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并与学校的管理同步。另一方面,班主任队伍建设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主要表现在班级管理者掌握的专业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严重与教学相脱离。
为了更好地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特殊功效,应大力提倡班主任从事教育科研,提高班主任群体的整体素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通过从事教育科研,可以提高班主任的理论素养,进一步明确教育、管理规律,了解教育、教学改革及发展趋势,从而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感。
第二,通过从事教育科研,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再结合自身的潜心琢磨,使自己的教育管理观念得到部分或全部的重建,从而更加切合实际。
第三,通过从事教育科研,班主任可以提高自己管理活动的自觉意识。这种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班级管理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管理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管理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第四,通过从事教育科研,班主任可以掌握新的管理方法和策略,提高自身管理行为的效能。一方面通过教育科研可以进一步解释教育客观规律及人才发展与形成规律,另一方面又可以把科研引入具体的教学、管理过程。
第五,通过从事教育科研,班主任可以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班内人际关系融洽,有助于形成班内群体价值和凝聚力;校内人际关系融洽,有利于校內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多元化的系统工作,它不仅需要学校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富有成效的管理和科任老师的辛勤培育,而且需要班主任老师卓有成效的管理和培育。我们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树立关于“人”的科学观点,充分体现“人文性”,重视以“人”为本、以“情”为主、以“理”为基础、情理相融的管理,并且要怀着满腔的热情投身于其中。
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项多元化的系统工作。班主任不仅要不断加强理论修养,认真总结反思,更要不断摸索创新。只有树立科学的班级管理观念,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使班主任管理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成县化垭农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