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三秋树

2015-05-30 10:31朱娟
求知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长文短教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朱娟

摘 要:“长文短教,不论是从学习心理还是从教学水平来看,都是必要的。要做到“长文短教”,要提高教学的效率,就要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优化教学的过程。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抓住长文的着眼点,找准切入点,来突出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并应用恰当教学方法对长文进行短教。

关键词:长文短教;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新课标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的总体目标。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经典的长文占了很大的比例。从近几年中考考察的内容来看,经典长文是中考考察的重点。比如,2010年中考课内现代文阅读,考查篇目是《我的叔叔于勒》,2011年是《孔乙己》,2012年是《绿》,2013年是《故乡》。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可将经典长文视作阅读教学的重点篇目来重点对待。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翻阅各种参考资料,认真地备课;到了课堂上,详细而具体地一一讲授于学生。从基础的生字、生词、短语、句子,到课文段落大意的概括、中心思想的总结,再到重点片断的分析理解、人物性格的把握,直至写作手法的运用。这一连串的教学过程有时需要花费三到四个课时的时间,即使那样,有时还觉得讲不透,这就使课堂变得沉重而拖沓。不但教师累得气喘吁吁、筋疲力尽,而且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昏昏欲睡,真有点瞎子点灯——白费蜡的感觉。

怎样使课堂既省时又高效?长文短教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长文短教, 不论是从学习心理还是从教学水平来看,都是必要的。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角度看,它是在优化、简化教学内容;从教师的设计水平看,它是在整合、精选内容。”那么“长文”如何“短教”呢?

一、紧扣题眼,选准切入口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题目尤其是题眼,能够体现全文的中心,透过它可窥见到全文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情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引导学生抓住文题,对文题进行思考、质疑,从而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教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时,我先板书了课题,再请学生交流由课题所产生的疑问。学生纷纷举手:①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各是怎样的地方?③为什么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接下来我就让学生自己带着这些问题到文中去找答案,由于是学生自己提的问题,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地浓厚,解决以上问题的速度也快了很多。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学生就已经从整体上把握住了文章,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这种紧扣题眼来观照全篇设计教学的方式,对于把握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达到长文短教的目的,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精心取舍,突出教学主线

实现长文短教的关键在于取舍。“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懂得取舍,才能有所侧重,从而有所突破。教材是个例子,为学生学习实践语言提供了基本内容;同时,教材只有经过教师合理的二度开发,明确课堂“教什么”,实现教学内容在取舍中达成最优化,才能令课堂省时、高效。这就要求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文本的重点、难点、特点的基础上,把握文本的主旨,精透恰当地指向文本核心的内容,大胆取舍,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打造坚实的内容基础。

例如,教学《藤野先生》这一篇课文。本文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由于篇幅长、头绪多,加上鲁迅特有的语言风格,很难抓住阅读的重点。我曾经用传统课文教法去教学,就出现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后来看了其他老师的一份关于《藤野先生》的教学设计,才让我茅塞顿开。设计者的主要创意在于紧扣“伟大”一词,以“如何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伟大的内涵”为主问题,设径引导,逐层深入,渐抵词意内核。文章标题为“藤野先生”,其用意自然是为写藤野其人,写他的“伟大”的性格。抓住了“伟大”,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主线,再顺着这条线,指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去感知、理解、升华、认同、品悟,最终获得结论,形成共鸣。这样,“伟大”就不仅是鲁迅心中的伟大,这样的设计就不仅体现了删繁就简、突破选点的意图,也使学生的思维流程渐进清晰,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突破难点,辐射整篇文章

对于经典的长文,我们也可以从突破难点入手,再让学生不断去思索领悟整篇文章,这样就能顺藤摸瓜,使长文章变短,短中见长。

例如,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作者以精简含蓄的语言,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这个封建社会没落知识分子的完美典型。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牺牲品,其结局是十分悲惨的。可是在全文中却充溢着“笑”,“笑”始终贯穿全文。作品中共有九次写到“笑”,而发出声的“笑”就有五次。为什么呢?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也是全文的难点所在。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要上好《孔乙己》这一课,就必须突破“笑声”这一难点,从而使学生在细细的品味和深深的思考中主动进入作品的情境,真正把握和领会这篇小说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为此,我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理解笑声:①全文有哪些可笑之处?②是谁在笑?笑谁?③为什么要笑?这些笑又说明了什么?经过用心的品味和思考,学生就能明白笑背后的悲凉意味,也就能体会到作者独具的艺术匠心。学生通过分析, 不仅突破了难点, 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形式, 而且加快了掌握知识的节奏, 达到了“长文短教”的目的。

四、以点带面,落实语言训练

经典长文课文往往篇幅较长,文中也有不少教学的“点”可以去选择和利用,但是一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不能每个“点”都去作深入挖掘,只能选择一些关键的“点”来教学。纲举则目张,一堂课,尤其是“长文”教学,只有找准关键点,才能抓住全课的“神经中枢”,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例如,《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篇幅较长,如果按常规教学套路,先理清故事情节,再分析人物形象,最后明确这则童话的教育意义,起码得三课时。如果从“新”“装”这个关键点出发,就会省时省力得多。我先投影展示“新”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两个义项——①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新生、新鲜……②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改过自新、推陈出新……启发学生思考文中的“新”字有何含义。学生结合文本、经过思考,发现“新”字在文中有两层含义:①衣服是新的,是皇帝没穿过的。②衣服之新还表现在穿上这件衣服,可以让皇帝分辨出在自己的国家里哪些人是聪明的、称职的,哪些人是愚蠢的、不称职的。

因此,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不惜在寻找关键点上下功夫,找准了关键点,“长文”短教“费时、费力、无效”等困难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采用以上方法,较长的文章一般可以在两课时授完。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既可及时地理解、吸收、消化,又可以大大地提高长篇课文的教学效率。

新课标、新时代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增强文本解读能力,增强教学组织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灵活驾驭课堂,要善于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罗思斌.经典长文激趣短教——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说开去[J].科学咨询,2012(16).

[2]赖日明.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长文短教”艺术[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12).

[3]刘 祥.“长文”如何“短教”[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5(01).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江苏省昆山市新镇中学)

猜你喜欢
长文短教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长文短教,让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长文短教”策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长文短教的一点探索与尝试
长文短教,让阅读教学更高效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