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 要:在自身的课堂教学中及与同行教师交流中,笔者发现“低头族”在大学校园里也逐渐泛滥起来。不管老师讲得多卖力,总有一部分同学头也不抬地紧盯手机,刷微博、看朋友圈、追电视剧、玩游戏。对他们来说,上课时能忘带课本,却不忘揣上充电宝。如今,这样的课堂“低头族”已成为众多高校中的一道“风景”。本文谈谈如何应对军事理论课堂上的“低头族”。
关键词:军事理论课;低头族;对策
随着无线传输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在如今社会中催生出了新的一族——“低头族”。“低头族”以年轻人为主,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的人。
一、军事理论课堂中 “低头族”的成因
1.考核方式
目前军事理论课在高校中属于公共基础课,在课程考核形式上一般也都是采取开卷或半开卷的形式进行。考核形式的松散也让一部分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2.教学组织
高校在军事理论课的教学组织上一般都是安排2~3个专业班合并成一个教学班来进行授课。每个教学班人数比较多,一般都在80~100人,因此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顾及每一个学生,从而导致课堂管理上存在不严或不到位的情况。
3.课堂吸引力的性别差异
军事理论课程对男同学吸引力比较高,但是对女同学来说吸引力相对弱了许多。听音乐、看电视剧、读小说的情况在女同学中往往较为普遍。
以上的三种成因使得军事理论课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课堂“低头族”的“重灾区”。
二、军事理论课堂中“低头族”的应对对策
为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此类问题一些高校、教师也探索了一些应对措施。例如,有的要求学生在上课期间统一上缴手机,还有的干脆安装信号屏蔽机、上课期间断网等。不容否认,这些对策在短时间内确实发挥了效果,但笔者也发现此类措施容易引起学生抵触情绪,造成师生之间新的矛盾。
如何让“低头”变“抬头”?除了外部措施的合理使用,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学生对军事理论课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高校军事教师也应学会利用合适的心理效应,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
1.“南风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
“南风效应”的启示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更多的是要尊重学生的需要。比如,笔者在授课过程中,会提问中国面积有多大?学生会依照其小时候学习的知识,回答“960万平方千米”,此时我并不是立即纠正或抛出正确答案,而是追问“我们国家最东、最南、最西、最北这个四个点在什么地方”。这时基本上学生都会回答最南点是“曾母暗沙”。然后我针对学生自己给出的答案,再来讲解正因为我国最南点在曾母暗沙,所以我们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而我们国家的面积是1260万平方千米。在这题中的最东点上,学生的知识明显已经错误了,他们仍旧会回答“我国最东点是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实际上,我国最东点已经在黑龙江抚远县的黑瞎子岛上了。2008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政府在黑瞎子岛举行界碑揭幕仪式,黑瞎子岛西侧一半约171平方千米陆地及其所属水域正式划归中国,这里是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
2.“同群效应”——影响每一个学生
“同群效应”与中国古语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异曲同工。由于大学课堂的座位的不固定性,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情况:“学霸”们前排坐,“学渣”们后排坐,“低头族”们扎堆坐。因此笔者在上课的时候,要求学生分组坐。分组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以学生学号的尾数来分组。比如,学号尾数为“1”的为一组,坐在相对集中的一块区域内;尾数为“2”的学生为一组,坐在另一块相对集中的区域,依次类推。这样就把原本泾渭分明的“学霸”“学渣”等群体打散,混编,把“低头族”之间的互相影响降到最低。
3.“皮格马利翁效应”——赞美每一个学生
教师按“霍桑效应”关注到了每一个小组,但不是小组中每一名成员都会为了小组的荣誉而积极建言献策,可能会有个别人的表现不如其他人。这时“皮格马利翁效应”提醒我们: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所以,我们都应该切记:不要视别人的自尊心、自信心为儿戏,因为要想让一个人重建自信,不知比破坏一个人的自信心要难上多少倍。所以此时采取适当的方法对这类学生给予正面肯定,同时鼓励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讨论。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教师应该而且必须赏识你的学生,要把赏识当成教学中的一种需要。赞美学生会使他们心情愉快,学习更加积极,用更好的学习成果来回报你,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李 响.浅谈几种有趣的心理学效应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版),2013(07).
[2]强军锋,王国新,赵佩燕.对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探索[J].今日科苑,2008(20).
(作者单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