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初探

2015-05-30 11:26:59陈晓燕陈闻起孟祥斌
科技资讯 2015年25期
关键词:分层次管理制度

陈晓燕 陈闻起 孟祥斌

摘 要:近年來,高校实验室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教学和科研秩序,造成了人员伤亡和国家财产损失。安全制度不完善导致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该文在借鉴国内外推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现状的基础上,对高校建立安全准入制度进行了初探,提出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进而分层次设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对于降低实验室事故发生、保障社会安定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管理制度 分层次 安全准入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a)-0228-02

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1]的主要场所。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2009年,某大学化学教师误将输气管通错房间,导致女博士于某CO中毒死亡;2013年,上海某大学发生剧毒化学品投毒事件,导致1名研究生中毒死亡[2]。实验室事故不仅打乱了高校实验秩序,也造成了人员伤亡国家财产损失。在大部分案例中,安全制度不完善和人为因素是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高等院校加强了实验室安全管理,部分高校在逐步推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果,在高校实施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势在必行,也是实验室社会服务功能提升的必然要求[3]。

1 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国内外现状

国内外一些高校建立了严格的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设立了严格的实验室准入制度,任何人员必须经过强制性的入门培训才可进入实验室,且入门培训按实验室性质设立不同级别[4]。阿德莱德大学构建了学校EHS管理体系[5],实行严格安全(资格)准入制度[6],并对从事实验室安全管理行业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牛津大学对实验室的准入要求也非常严格,所有实验人员在经相关安全培训后,还需导师和实验室负责人同意后才可进入实验室[7]。

在我国,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研究起步较晚,清华大学从2004年开始在研究生范围内开展“实验室安全学”必修课,未通过学生不得进入实验室从事研究活动;江南大学近年来逐步建立了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设置了严格的实验室准入条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8]。香港理工大学设置了强制性的安全必修课程,学生须接受学校安排的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9]。

2 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研究

高校实验室实验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但学生和个别实验管理人员安全知识缺乏,且安全意识淡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因此,在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推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势在必行,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2.1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使安全制度标准化

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体系零散、制度不完善,且同一院校内各个院系实验室管理制度不统一,安全制度无严格标准,“人治”多于“法治”,管理效果不佳。

标准化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实验室各种标准化台账、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仪器设备标准操作规程(SOP)、实验室安全文化环境的建设、实验室指导教师守则、实验室学生守则等,完整标准的制度是高职院校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根本。

2.2 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

高校实验室安全多由保卫部门牵头负责,实验室直接管理者多为相关专业的实验技术人员,缺乏完备的安全管理知识体系培训,对于实验室内存在的安全隐患、预防措施不甚了解。

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包括实验室设计、人员管理、记录管理、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实验室6S管理、实验室内部审核、实验室管理评审等,尤其加强实验室安全培训,掌握消防、紧急救护、危险品使用等技能,才能更好落实学生的安全要求,进一步设立学生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

2.3 分层次设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

高校实验室教学科研比例高,尤其高职院校实践比例不低于50%,学生进入实验室频率高,可研究在学生中分层次设立安全准入制。

对于初次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要求通过初级安全入门培训,了解实验室基本安全规范、仪器设备安全知识、基本化学品处理方法、应急处理方法、环境保护等知识,方可准许进入实验室,并有资格参加专业实验室培训。

对于仪器设备操作复杂的专业实验室,学生须经过专业实验室培训,掌握相关设备的使用、不同专业的安全要点、突发事件的处理和急救等知识,才有资格进入相关专业实验室进行实验和研究。

按照实验室的功能性、专业性、重要性等差异,对其准入要求进行细分,形成不同级别的层次,从而进行人员管理,是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基本方法。

3 结语

学习借鉴国内外高校推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经验,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对实验室安全准入进行初步的研究,有助于加强高职院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知识,对于降低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社会安定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文武,李桂桃.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3):27-28.

[2] 李志红.100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31(1):210-214.

[3] 罗一帆,汤又文,孙峰,等.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47-150.

[4] 俞丹亚,樊冰,姜周曙,等.澳大利亚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考察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1):212-215.

[5] 熊顺子,门妍萍.阿德莱德大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8):126-129.

[6] 黄炳辉,李勇,卜建.安全准入制度是提高高校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举措[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51-152.

[7] 刘浴辉,向东,陈少才.从牛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看可操作性的重要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181-185.

[8] 李丁,曹沛,王萍,等.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7):156-158.

[9] 李秀珍,李勤,王征,等.落实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保障实验室安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201-203.

猜你喜欢
分层次管理制度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0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中国军转民(2017年7期)2017-12-19 13:30:10
关于新形势下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
初中语文分层次布置作业的实践与研究
未来英才(2016年2期)2016-12-26 13:10:38
探讨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分层次教学法
让课堂充满安全的元素
教师·下(2016年10期)2016-12-03 10:00:38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分层次教学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分层次教学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1期)2016-11-19 18: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