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英
摘 要: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在各个学科领域中都掀起一股革新风潮,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管理学也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原有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内容、新思想、新手段以丰富自身,使这门学科获得更加长久的生命力。经过各行各业在各个领域中的探索与实践,管理学基础理论开始进入一个迭代革新时期,各种新理论和构建模式不断出现,并在具体应用中取得相应成效。随着数字时代的全面来临,传播媒介也将更加发达,迭代更新速度加快,管理学基础理论也必将快速壮大。
关键词:互联网 管理学基础理论 管理实践 迭代革新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712;C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a)-0196-02
自人类诞生以来,管理已客观存在。但是管理成为一门专业学科,其产生和发展历史还不足100年。管理学是对普遍存在的管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其研究目的就是探索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有效方法。当然,管理学的诞生并不是偶然事件,在社会化大生产逐步兴起的局势下,管理学应运而生。具体来说,管理学就是在当前所具有的条件下,通过对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合理配置来提高生产力水平的科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达,管理学运行环境发生巨变,其基础理论也开始走向创新与发展之路。
1 管理学的学科发展历史
1.1 管理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历史
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又称科学管理阶段,这一时期的理论都呈现出一个共性特征,即管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分离,欠缺实际指导意义;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时期被称为行为科学阶段,这一阶段管理学的特点是注重以人为中心,并对人的社会性和复杂性予以充分肯定;二战到至今被称为近代管理理论阶段。这一时期的理论开始引入数学模型论证,并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来辅助验证。计算机在这些管理学理论中为其提供运算统计、数据传递、数据存储和管理、对各种数学模型和方案进行处理等,并支持最终决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2 管理学的范畴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几乎涉及各行各业,常见的管理学科有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管理工程、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管理心理学、公共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工商管理、社会保障、未来学等。可以说,小到一笔款项入账,大到一个国家、社会如何治理,都需要运用管理学。
2 管理学运行环境的变化
所谓管理学运行环境就是指管理学在各行各业应用中的背景环境,比如不同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商品需求水平、产业发展状态、教育水平、企业管理风格、传播媒介发展水平、科学技术进步程度以及人文精神发展趋向,不同地区的民族构成、产业构成、文化习惯等要素。从管理学诞生以来,其运行环境一直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当前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也为管理学基础理论更新提供更多机遇。跟随着管理学运行环境的变化,管理学基础理论发展也呈现出迭代更新的特征。
迭代思想来源于迭代算法。迭代算法是运用计算机来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通过对一定步骤进行重复执行,在每次执行这些步骤时,都从变量的原值上推出一个新值。换个说法,也就是说迭代思想是指针对一个问题多次执行各个工作流程,不断实证,从而更好地理解问题、得出更好更优的结果,每次按顺序完成这一系列工作流程就叫做一次迭代。[1]有学者提出,迭代创新的特征有四点,即开放性、持续性、加速性和双重性。[2]从管理学的发展历史來看,这门学科针对一个问题,即实现科学管理不断地进行试验和研究,从而得出一代比一代更加科学的结论,历经多次迭代后,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学基础理论。随着运行环境中各个要素更新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管理学基础理论的迭代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开放性程度越来越高,新理论不断出现也使得迭代更新过程从不间断,且带动分支理论更加成熟。可以说,管理学基础理论的迭代更新充分体现了这四点特征。当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成熟,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快速扩张,数字时代的来临使得管理学运行环境发生巨变,这也意味着新一轮的迭代更新开始了。
3 数字时代管理学的迭代探索与更新
3.1 互联网思维与管理学的融合
一个学科的发展和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管理学需要先将互联网思维融入自身,然后再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互联网思维并非一种固定程式的思维模式,而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思维切入方式。以企业招聘为例,过去企业选拔人才需要发布招聘通知、招聘会、挑选简历、面试,粗略算来挑选一个较为合适的雇员,最快也需要一周或者是半个月。而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现在,有可能上午发招聘通知,下午就能招到合适人员,不仅缩短招聘时间,还能节约成本。当然,互联网的便捷性也是一把双刃剑,企业招新固然方便,也有可能人才流失也很“方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敢于打破当前理论的限制,着力构建一种开放、平行、以服务为主要特征的管理模式,来实现企业的稳态运行。
3.2 构建管理学的“互联网+”模式
“互联网+”模式是一种创新的社会形态,其代表“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3]具体来说,就是将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融入传统行业,充分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中的集成作用和优选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各个领域深度结合,从而创造新型发展模式,提高社会生产力。
在“互联网+”潮流的影响下,管理学也针对自身特点进行了“互联网+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建构。当前已经有一种新型管理模式被大力推崇,即依托于网络技术建立共享服务中心,使组织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实施核心管理,强化服务理念,追求价值实现,从而创造更多附加价值。共享服务中心可以提供一切和管理相关的业务,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客户管理与服务、法律事务、财务管理、信息服务等。因为互联网的存在,共享服务中心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科学配置要求,还能使管理行为透明化、公开化和规范化,提高服务质量,在集中使用资源的过程中实现成本削减、风险控制等,从而提高管理实效。
3.3 数字时代科学管理的“度量衡”
尽管“互联网+”模式已成为管理学探索更新的主要目标,但任何事物在更新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容易犯矫枉过正的错误。有人甚至提出,互联网时代管理学要发展,那么就将过去那些来源于工业管理中的思想、经验和方法统统抛开,创造新理论。但基于试验数据和事实进行理性分析和精细管理的传统管理方法真的已经没有可取之处了吗?任何环节和流程都能被计算机和网络所取代吗?答案是否定的。互联网改变了世界形态,但世界本质从来都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在数字时代,管理学应该坚守科学的“度量衡”,大胆使用互联网来改善管理,探索新手段,丰富管理学,但要防止过度“革新”。
3.4 基于互联网的管理学实践新探
之所以将互联网称为数字时代,是因为基于互联网的一切行为都可以通过以数字组成的数据来实施。随着互联网全面普及,管理领域受到极大影响,管理学基础理论在受到巨大冲击的同时,也通过各行各业的管理實践来总结经验,凝结新理论来丰富自身。比如,在财务管理领域,新型财务管理开始注重对网络风险进行安全防范,采用信息技术统计数据,提高准确度和工作效率;在管理模式上开始应用多种结构和流程来实现集中式高效管理,通过运用“水平总线型组织结构”“星形组织结构”以及“虚拟组织结构”等新型管理学架构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合三为一”,既能保证高度的财务控制,提高工作成效,又为企业节省成本。这些创新都是基于功能强大的互联网进行的,而且创新不会就此止步,会随着更多新信息技术的出现继续下去。
当然,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只是管理领域创新的冰山一角。当前,借助互联网进行金融风险管理、危机管理、供应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政府管理等的创新,都正在逐步完善和成熟,管理学的基础理论也会随着这些管理实践经验的增加而增加,成为一门更具有研究价值的实用学科。
4 媒介发达时代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互联网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诞生和高度覆盖,将这个时代称之为媒介发达时代。结合当前媒介的发达程度,从管理的理念、组织、功能和方法方面来看,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将会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4.1 管理学的学科地位越来越高
媒介越发达,开放程度越高,管理就越重要。管理学的学科地位自然也会提高,只有管理学高度发达,能够充分应用于实践,才能使各行各业维持稳定。未来,管理学教育将会更加普遍,管理学的重要作用将会体现的更加充分。[4]
4.2 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程度越来越高
管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传播媒介愈加发达,管理学将不可避免地和更多学科产生交叉融合,尤其是和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当然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发展特征和独立体系,其发展成果都将成为管理学的借鉴对象。
4.3 管理学的分支发展程度越来越高
管理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随着社会分工细化程度越来越高,管理学的分支发展也将趋于独立,各分支在其单独应用的领域中也将面临更多实际问题,经过对这些复杂问题的分析、探索、应用和解决,各分支体系会越来越完善,逐步形成独立体系,从而壮大整个管理学体系。
5 结语
管理学之所以会在互联网时代得到快速发展,是因为管理实践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由此可见,管理学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结合将会更加紧密。媒介愈加发达,各种组织结构都会产生更多变化,管理对象类型和范围也呈现出海量爆发的趋势,如果管理不进行创新,就无法实现发展。总而言之,随着迭代革新速度加快,管理学必将迅速壮大,从而更好地指导管理实践。
参考文献
[1] 翟小静,赵捧未.基于迭代思想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J].情报杂志,2009(1):133-135.
[2] 惠怀海,梁工谦,马健诚.迭代创新模式与流程研究[J].软科学,2008,22(1):117-121.
[3] 何瀚玮.《管理学基础》课程如何应对“互联网+教育”浪潮[J].新课程,2015(6):68.
[4] 李传军.管理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12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