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文宝 凌永生
摘要: 201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申报的“工业物料成分实时在线检测仪器的开发和应用”获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立项,合作单位包括多家国内高校和企业。本论文以专业学位硕士的工程性培养为目标,应用重大科学仪器专项背景条件下的专业型研究生的工程性培养模式进行了培养实践,对实践过程中应采用的模式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总结了一种重大项目背景下专业性硕士培养的模式和方法,可对提升核技术及应用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重大科学仪器专项 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硕士 实践 工程化
中图分类号: G642 ?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b)-0000-00
引言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设立目的是推动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和应用,提高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装备水平,被视为高等院校工科学科发展的标志性科研项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申报的仪器专项“工业物料成分实时在线检测仪器的开发和应用” 于2013年10月获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立项,项目为期4年,总经费6958.6万元。本论文以专业学位硕士的工程性培养为目标,应用重大科学仪器专项背景条件下的专业型研究生的工程性培养模式进行了培养实践,对实践过程中应采用的模式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总结了一种重大项目背景下专业性硕士培养的模式和方法,可对提升核技术及应用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1 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概述
最近几年来,来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硕士研究生教育基本是以面向实际应用为主”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结构,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1-4]。
重大科学仪器专项不同于一般的国家重点项目,它强调的是是仪器在研发结束后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工程化是指一台仪器在实验室研发成功后,为其生产、上市销售所做的全部工作。包括生产所需原材料的国家标准选择、生产图纸及生产工艺的确定等。
2 专业型硕士工程化培养实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申报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工业物料成分实时在线检测仪器的开发和应用”项目共分为9个任务,其中任务8就是仪器整机开发和工程化,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担。但仪器整机的工程化不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所有的合作单位通力合作,因为仪器集成、工程化所需的关键部件都是由各合作单位提供的,因此在工程化任务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专硕的工程性培养是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多种模式来实施专硕的工程性培养。
2.1 联合培养
联合培养是一种非常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但经常由于联合培养的单位之间不能很好的配合,使得联合培养只是限于形式,无法真正的发挥其重大作用。在本项目中,由于在重大仪器专项申报过程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各合作单位共同经历了实施方案的编写、申报论证会、任务书的制定以及财务预算书的编制等重要阶段,合作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已经渐渐形成了一种稳定的模式,这为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专硕研究生通过联合培养到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去,一起参加这些单位的科研工作,熟悉中子管的性能、相关操作,了解中子管、中子发生器的制作工艺和相关参数等;通过到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去,熟悉探测器的性能、相关操作,了解探测器及后端电子学系统的制作工艺和相关参数;通过到南京威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了解整个谱库软件系统的研发过程;通过到中核(北京)核仪器厂,了解核仪器的生产过程。
通过联合培养,专硕研究生对工程化中所需各个部件有了深刻的影响,对各个部件的性能有更清楚的认识,对各个部件正常工作所需的条件掌握的更清楚。联合培养虽然时间不长,但通过研究生的反馈得知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不仅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更进一步,同时开拓了视野,十分有利于工程化的任务实施。
2.2 集中培训
本文中所指的集中培训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集中所有学生到一起参加集中培训,而是在学校,利用一段集中地时间,共同完成一个任务目标,如制定工程化方案、设计工程化试验、设计仪器集成说明书。形式上,由所有的专硕研究生共同组成1个小组,任命组长等负责人,由负责人进行任务分解和指派,由所有的组员共同完成此任务。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制定工程化方案,还是试验设计等任务,研究生所表现出来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以及主观能动性都远高于日常研发活动。特别是经过了联合培养后,专硕研究生在进行工程化方案设计时,所考虑因素的局限性明显缩小,逻辑性明显增强,效果明显较好。在遇到问题时,由于之前联合培养的合作基础,都能及时有效的与对方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非常有助于提高问题解决的时效性。
3 结语
“工业物料成分实时在线检测仪器的开发和应用”专项自2013年10月立项以来,已实施了2年。在此背景下,虽然暂未有专硕研究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来检验此创新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但从前期研究生的自我评价、联合培养单位的反馈来看,专硕研究生对这种创新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非常赞同,认为此种模式十分有利于他们综合能力的培养,开拓了他们的视野,更有利于将来融入到工作岗位去。工程化培养,实质上是以复合型培养为基础,以实用型培养为目标,所进行的工程化实践,在专硕的培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工程化培养,原来只局限于核技术专业的专硕研究生,对电子、机械、自动化等多个学科专业的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满足了复合型培养的要求;通过工程化培养,原来只局限于实验室、技术研发的专硕研究生,对仪器的生产工艺、环节以及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都有了深入的认识,满足了实用型培养的要求。总而言之,通过此次工程化培养实践,我们对这种重大项目背景下,专硕研究生的培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检验了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对下一步的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姚矿,娄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1):128-133.
[2] 杜伟,徐惠忠,姜付义等. 基于产学研合作的材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科教文汇,2015,14:59-60.
[3] 刘刚,黄一,张崎等. 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实践[J]. 船海工程,2012,41(6):112-115.
[4] 周鑫斌,赖凡,刘秀华等. 我国农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39(5):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