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高校预算管理优化研究

2015-05-30 12:45杨玲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29期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高校

杨玲

摘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为我国财政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政策,它对高校预算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高校预算管理的弊病表现在高校领导不重视部门预算,预算编制工作难度明显加大,高校预算监督和绩效考核机制缺乏,信息系统有待完善。高校应该增强预算管理意识,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加强预算管理监督制衡机制,建立并推行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快推进高校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关键词: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预算管理优化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政府预算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加强预算管理的重要举措。高校预算管理是财政预算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需要重视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进行同步的改革,建立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的高校预算管理制度。从实践效果看,目前的高校预算管理模式存在较多问题,已不适应新的财政管理体制,高校需要改进与创新现有的预算管理方式,以规范财政资金使用,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

一、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管理产生的影响

(一)改变财政资金拨付方式

国库集中支付方式的核心是从过去的财政资金拨付环节多、流转时间长的模式,转变为由同级财政部门在指定金融机构开立国库单一账户,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或财政授权支付,减少了财政资金拨付环节,降低了资金划拨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二)改变了高校的预算管理功能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高校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监督制度、预算管理控制功能等相应发生了较大改变,政府部门对财政资金的监控对象从预算收支总额转变成预算收支明细,预算管理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全过程监督机制。

(三)增强高校防范财务风险能力

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从制度安排上形成了有效制约,通过建立国库集中支付专户,高校所有支出都要依据财政批准的用款计划审核后支付给收款单位,国库部门通过财政网对高校的财政资金收支、结余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不合规收付操作情况。

二、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库集中支付方式解决了以前传统的分散支付制度中存在问题和弊病,改变了资金分散管理和缺乏监督的状况,对预算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和收支,使资金使用的随意性得到了有效约束,有力地促进了高校预算管理活动的规范化。但是对高校来说,国库集中支付作为一种新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由于新的支付方式手续繁琐以及相关预算管理配套改革措施不完善,高校预算管理面临种种新的问题。

(一)高校对部门预算重视不够

部分高校领导对预算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预算管理意识淡薄,对财务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年初预算总额、可支配经费额度、资金总体分配等,不考虑预算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没有真正参与到预算管理当中。在预算编制的过程当中,高校的部门预算和校内预算联系不大,编制方式和口径不一致。部门预算的编制时间与校内预算编制时间不同,导致学校发展战略和实际支出脱节。这两种预算编制的最终目的也有很大的区别,部门预算是学校向财政部门取得财政资金并且对资金进行分配的一种手段,是按财政部门的要求和口径编制的;而校内预算是高校把预算经费分配到各院系、各职能部门的预算项目中,所以高校管理者自然更加重视校内预算,而部门预算的管控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但是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财政部门下达预算资金指标就是根据高校的部门预算。

(二)预算编制工作难度明显加大

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一个转变就是高校要将各类收入来源全部上缴财政,不管是预算内、预算外资金都全部纳入国库,由代理银行负责代收、财政部门统一管理,高校不允许随便更改预算支出的用途,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预算经费。所以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必须根据各部门下一年度的事业计划,对以前年度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客观、全面地预测下一年度可能发生的经费支出并据此编制部门预算,这样高校不会因为预算资金不足使正常教学、科研工作受到影响。由于高校事业发展存在各种不可预见情况,预算编制的难度将大大增加。

(三)高校预算监督和绩效考核机制缺乏

依据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两权分离,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主要体现在财政部门和高校之间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高校对于自身的发展、师资力量以及经费需求等重要信息具有天然的优势,高校有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优势进行违规违法活动,套取财政资金,所以必须加强预算监督力度。但是,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高校内审以及财政、审计部门等内外监督管理机构均没有对高校预算管理实行有效的监管,同时也没有对高校预算管理情况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估和实施相应的奖惩办法,预算管理与各部门工作业绩脱节,形成“重投入轻支出、重使用轻绩效”的局面。

(四)信息系统有待完善

由于信息技术限制,高校、财政部门与代理银行之间信息数据交换不通畅,信息系统不完善导致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及时的交流,预算执行中容易出现各种违规行为。目前,在高校尚未建立规范并高效率的预算管理系统,预算工作中的人员、项目、资金、指标等各种原始信息资料没有得到妥善保管和有效使用,导致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整体信息化水平较低。同时,预算单位及代理银行的信息系统建设滞后,预算资金收支信息反馈慢,财务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反映,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管,高校预算工作缺乏有效的指导,造成预算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执行速度过缓。

三、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预算管理优化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前述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现行的高校预算管理体系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健全和改进。笔者根据高校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与之相对应的要求,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更新观念,增强预算管理意识

高校管理者应充分认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明确预算管理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关键环节。预算管理关系到高校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决策层应更加重视预算管理,大力支持预算管理工作。预算管理委员会通过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让各单位及全校教职工了解预算管理的意义、预算编制方法并且明确预算资金的支出范围,使所有部门都做到有预算才有支出,不能随意增减预算,保持预算的严肃性。各职能部门和院系经办人员,应该加强预算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技能,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

(二)健全预算管理体系

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是实现高校科学发展的基石。高校应编制符合学校发展战略的中长期预算,建立一个高效的执行机构,确保对预算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及时编写业绩报告和诊治偏差。在编制过程中,预算项目按功能和经济分类进行细化, 提高预算的准确性,通过制定科学的定额标准,准确反映经费需求。高校财务部门应与校内其他部门共同参与和讨论,建立一个科学的、操作性强的预算编制方法。

(三)完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高校内部审计应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加强和完善预算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跟踪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和漏洞,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预算执行的有效性,通过制定科学的指标进行考核,来评估是否达到预算目标。在外部监督方面,教育、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当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责,不断加强监督问责力度,建立并逐步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让监管真正发挥效用,定期检查高校预算执行情况,及时把握财政资金运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绩效考核机制是预算监管体系中的核心环节,细化考核标准,制定严格的奖惩办法,采用绩效评价方法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实际数与预算数发生偏差的原因,规避预算单位的随意开支行为。

(四)加快高校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应尽快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预算信息的动态监控和统计分析,运用信息技术和手段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高校预算管理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建立高校、财政部门以及代理银行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将高校预算管理的相关信息在共享平台上及时、全面、准确的进行发布。高校可以建立一个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将高校预算管理相关的信息录入该信息系统,实时跟踪预算执行进度,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同时,系统可以对财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及时将结果传递给相关部门,保证信息通畅,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各种问题和风险。

参考文献:

[1]孙敏.对改革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的几点思索[J].经济师,2014(05).

[2]许志刚.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高校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4(17).

*基金项目:2015年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财政滚动预算对高校预算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zhjy15-13)。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高校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对策分析
高校应用“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现状及优化 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高校财务预决算的影响分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