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队伍建设有关问题探析

2015-05-30 12:30周素芹
2015年25期
关键词:队伍建设社会保障人力资源

周素芹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百姓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需求迅速增长,特别是对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呈现刚性化趋势。但同时,伴随人社公共服务职能逐步下沉基层,在城乡统筹不断推进及信息化等现代办公服务手段的逐步推广应用的新形势下,现有的人社基层服务平台发展面临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服务人员素质及队伍建设是影响和制约基层平台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就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人员素质及队伍建设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基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队伍建设

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机构设置及职能概述

2008年《就业促进法》颁布实施,规定各级政府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设立包括乡镇(街道)、社区(村)机构在内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明确了“政策咨询、信息发布、职业介绍、就业援助、就业登记”5项就业服务功能;2009年、2010年人社部又连续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印发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基础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文件,大力推进各地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通过积极举措,目前各省、市以下初步构建起覆盖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人社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具体包括:1、县(市、区)设立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集中提供就业促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关系、调解仲裁和劳动监察等基本公共服务;2、街道、乡镇设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接受同级党委、政府(办事处)的领导,同时接受县级人社部门业务指导,主要职责是为辖区人员和用人单位提供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关系、调解仲裁和统计调查、政策宣传等“一站式”服务;3、城乡社区及人口达标或有条件的行政村设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站,由所在街道、乡镇社会保障所管理和监督,居委会、村委会给予支持;行政村配备必要的劳动保障协理员。主要提供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策宣传等“一站式”服务。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公共服务便捷性要求,大量服务工作由市、县两级逐步下沉基层,乡镇(街道)保障所和社区服务站的服务职能逐步充实和完善,但人员素质和队伍建设也面临更严峻挑战。

二、目前基层保障所、服务站人员素质及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专职人员少,人员配备不足。基层人社服务平台承办的工作面广,量大,政策性强,业务比较繁忙。由于人员配备数量有限,各基层平台工作人员普遍存在身兼数职,一岗多责问题。以威海为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走访了解掌握的情况看,目前全市镇(街)保障所、城乡社区服务站、行政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专职工作人员数量占基层平台人员总数比例不足五分之一,各地基层平台人员队伍也普遍存在类似情况。专职人员数量明显不足,不利于政策的贯彻落实和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人员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难以保证。各街道、乡镇通过大学生社区就业计划、开发公益性岗位、引入社工力量等途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基层服务队伍,但专业化程度低、变动频繁问题普遍。一是体制制约。由于人社所、服务站隶属乡镇和街道管理,在人员使用上工作人员兼办乡镇、社区其他业务的现象普遍,专职不专,影响了业务工作正常开展。二是待遇和晋升影响。基层人社所、服务站大学生通过各类招考、选拔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待遇不高、不稳定等因素,导致基层平台人员流动性较大,队伍整体素质难以保证。急需专业对口的大中专毕业生,带动整个队伍的素质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业务培训资金支持力度不够,集中业务培训不足。目前各市、县级以下基层平台工作人员培训基本是自筹资金,没有专项财政资金保障,受经费、师资、场地等因素限制,不能定期组织基层人员集中培训。另外,各区市就业服务机构自行组织的培训,存在培训力量不足,积极性不高、培训层次偏低问题,同时培训分散考核不到位,效果难以保证。

(四)现有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主因是开展培训多重数量,忽视质量和效果;培训课件更新不及时,培训科目设置不合理;培训频次低,存在“走马观花”和“蜻蜓点水”式的快餐式培训,培训力度和效果不佳。

三、对策建议

(一)用足用活各种政策,强化人员配备,壮大和稳定基层服务队伍。一是加大人社基层服务机构的编制数量和岗位设置,充实工作人员数量,切实解决专职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二是优化队伍结构。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探索实行多种形式的用人机制,结合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推进,优先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高素质人员充实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岗位,配齐配强工作人员。三是合理提高镇(街)、村(居)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待遇,制定政策保障其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政策落实,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四是通过财政拨款、落实岗位和社保专项补贴及其他待遇,解决好编外人员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问题,保障同一平台工作人员待遇水平大体平衡,吸引并留住较高素质人员从事基层服务工作。以稳定的队伍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二)健全培训体系和制度,全面提升基层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一是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改善培训条件,确保集中培训的数量和质量。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人员培训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培训补助资金及时到位;加大资金向乡镇、农村社区倾斜力度,努力缩小城乡社区基础培训条件差距。二是加大集中统一培训力度,每年由省、地市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统一对基层平台工作人员,尤其是街道(镇)保障所以及城乡社区服务站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并根据需要逐步提高集中培训覆盖面。三是坚持基层平台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常态化。以新招用和转岗人员为重点,组织开展岗前培训及全员轮训。形成培训、实训、服务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四是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机制。充分调研,保证培训项目、内容合需求;合理设置培训时间、地点;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可通过课堂讲授、电视广播、现场观摩、实地操作、外出学习、经验交流、以会代训多种方式进行,增强培训实效。

(三)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管理。一是制定完善基层平台岗位职责、服务质量评价监督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和服务标准、业务流程,推行服务标准化,规范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建立健全日常学习制度、服务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引导工作人员及时更新业务知识、提高学习工作热情,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质量。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人员在岗资格制度,逐步提高农村劳动保障协理员任职水平,建议设定基层工作人员新入职最低学历要求,对已在岗尚不具备相应职业资格的人员,要限期取得任职资格,转岗人员须经岗前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逐步实现全员持证上岗,逐步以专职取代兼职,提高基层平台服务能力和时效。

总之,人社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在促进就业再就业、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地位作用日益重要,要在大力推进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同时,注重人员素质和队伍建设投入,努力提高基层经办人员素质能力,以期为实现人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提供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保障。(作者单位:威海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连洪远,李兆鹏.淄博市全面加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4(04)

[2]贺州市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显著[J].人事天地.2011(05)

[3]江维.我省加快推进基层服务平台建设[J].四川劳动保障.2012(08)

猜你喜欢
队伍建设社会保障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