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再思考

2015-05-30 07:13袁学清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29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四个全面大众化

袁学清

摘要: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全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当前亟待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大众化,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任务。必须按照与实践、与广大人民群众、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要求,抓住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大力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关键词: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四个全面”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大众化就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在新常态下,如何扎实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仰和行动指南,这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的课题。

一、深刻认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丰富内涵

新常态下要着力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准确界定和深刻认识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很深刻,内容很丰富,归结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大众化

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任务。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理论之根。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所有方面都大众化,能够而且必须大众化的,只能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具有兼容并蓄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中,提出并形成了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抓住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是广大干部和群众干事创业的强大思想武器。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武装广大干部群众,使之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统一行动的科学指南,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遵循。

(一)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的大众化

这是新常态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包含深刻智慧,是我们正确研判形势、有效化解矛盾和顺利推进工作的一大法宝。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的大众化,对于提高全党的思维能力和工作水平及全体人民的思维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学习马克思主义,重中之重,就是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和方法,提高法治思维等各种现代思维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观察形势、处理实际问题,增强实际工作的原则性、预见性和实效性。推进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的大众化,当务之急,是要让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与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法治思维,增强干部群众的民主法治观念,教育干部用民主法治思维和方式处理问题,引导群众在法治的框架内合理表达诉求,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维护个人权益。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

这是新常态下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在全体人民中培育和弘扬“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切实抓紧抓好,增强人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民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民的自觉行动,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

(四)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大众化

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生命,是党实现历史使命、发挥政治领导功能的根本方式和途径,也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之所在,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遵循。毛泽东说过: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没有死的马克思主义,只有活的马克思主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现实化,是最富生命力的具体的活的马克思主义。新常态下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大力推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大众化,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架起路线方针政策与干部群众之间的桥梁,让广大干部群众及时学习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拥护者和忠实执行者。

二、准确把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

(一)与实践相结合,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根本属性,是我党的理论的生命力之所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根本目的是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回答和解决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大众化在本质上是一个实践范畴。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是由其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程度决定的。脱离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远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立足于当代中国实践,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才能切实推进新常态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与群众相结合,在服务群众和教育群众中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理论只有深入群众和服务群众,才能实现自身价值。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和价值的主体。坚持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我党的根本宗旨,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鲜明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所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过程,是服务群众和教育群众的过程。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群众相结合,必须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群众路线,突出问题导向,直面大众关切,回应群众诉求,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民族特色,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生存繁衍的精神血脉和根基,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特别是与儒家文化相结合,广泛吸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嵌入中国传统文化基因,融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采用民族形式,表现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不断增强和丰富民族特色,才能得到中国人民认同,真正走进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中国历史中汲取智慧,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大对接大融合,使之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喜爱的精神食粮和价值追求。

三、深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正确路径

(一)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主动回应人民群众重大利益关切

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回应大众关切,致力于解决人民大众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是党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新常态下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路径。人民群众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也是新常态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和动力。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将寸步难行,一事无成。在新常态下,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坚持“三贴近”原则,关注群众需求,回应群众关切,为群众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围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如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等方面问题,做好理论宣传工作,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是为大众服务的、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理论,进而从内心真正接受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使之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和自觉追求。

(二)丰富理论宣传载体,创新理论宣传形式

这是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举措。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统一的,好的内容,必须要有好的实现形式。同样的理论,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效果大相径庭。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理论,具有高度抽象、概括的特点,内容深奥,如果不经过理论宣传工作者深入浅出的讲解阐释,人民群众是不可能理解和掌握的。理论宣传只有采取多种有效方法,丰富载体,创新手段,坚持大众化风格,采用通俗易懂、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增强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理论与群众的良性互动,取得较好效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理论宣讲上要做到通俗化、形象化、多样化、民俗化,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传播方式,把马克思主义宣传阐释融入人们接受信息和学习知识过程之中,使马克思主义具象化、形象化,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

(三)加强理论宣传队伍建设,培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业人才

这是新常态下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人才是各项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首先离不开专业工作者的宣传阐释,需要一批与之相适应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没有一大批政治信仰坚定、理论素养深厚、思想品德高尚、宣传教育本领过硬的专业人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寸步难行。因此,新常态下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熟悉群众情况、热爱理论宣传教育工作、道德品质优良的人才,构建一支政治好、业务精、作风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人才队伍。

(四)建立健全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体制机制

制度带有全局性、稳定性,管根本、管长远。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制度建设尤为重要。一是要建立健全干部群众理论学习制度。新常态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建立党员干部和群众理论学习制度,形成一套科学合理注重实效的常规化学习制度体系。二是要建立资源整合机制,努力打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优质平台。要建立以家庭为起点、学校为核心、党组织为主导、社会为载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平台,充分发挥党政系统内部学习教育、教育系统的系统灌输、新闻媒体的宣传、家风家教传承等各自在大众化方面的独特价值,形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气场,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常态。三是建立健全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把握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总结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四是建立完善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考评机制。通过上述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把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2.

[2]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01)

[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求是外文出版社,2014.

[4]何毅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4.

[5]谢京辉.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N].光明日报,2014-07-23.

(作者单位:中共孝感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四个全面大众化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