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耻感教育的作用

2015-05-30 01:56张荣雎密太
大学教育 2015年3期

张荣 雎密太

[摘 要]耻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时间的积累与沉淀,耻感不仅是我们的做人准则,而且也是德育教育的核心环节。耻感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高校的校园和谐氛围、社会的道德文明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高校开展耻感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个人品德修养 校园和谐氛围 社会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085-03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千变万化的数字化时代。在这样一种新的形势下,我国的经济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的快速发展也见证了这一时代的伟大变革。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对于速度的追求高过了所有的一切。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也常常会误入“歧途”,丢掉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可以将“做人的准则”中的“准则”理解为社会道德准则,一个人倘若做了一件不道德、不光彩的事情,那就是没有羞耻之心,即耻感。一个国家有了耻感,才能塑造强大的国家形象;一个社会有了耻感,才能净化和谐的社会氛围;一个人有了耻感,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大学生而言,适度的耻感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有益于提高个人品德修养

当个体在对他人产生危害行为或者做出违背社会道德准则的选择时,所产生的内心反省,对个体而言是一种带有负性体验的情感反应,而这种情感体验正是个人思想品德养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个人品德修养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21世纪新一代的接班人和继承者,其个人的品德修养不仅关系着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前途,同时也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一)提高自我评价,完善认知能力

知荣辱是个人品德修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有很多大学生对知荣辱、懂是非、明善恶的认识却产生了严重的偏差,从其心理认知方面来分析,可以知道,大学生对于自我的评价呈现出了不良的态势。

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其思想、行为或愿望的一种判断与评价,任何一种情感的体验都是自我评价的结果。对自我的正确评价取决于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对行为的正确评价取决于对行为的正确认知。对大学生进行耻感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正确地认知荣辱、美丑、善恶,从而能够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在面对一些不道德、不光彩的事情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个人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能够正确认清并加以改正。

(二)强化自我体验,实现情绪管理

任何一种情绪体验都会以一种对应的行为方式反映出来,比如,高兴的时候,我们会放声大笑;悲伤的时候,我们会失声痛哭。耻感作为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其与情感之间也有一定的关联。大学生群体耻感意识淡化的问题,除了在认知方面存在问题之外,在情绪、情感的自我体验方面也是相对薄弱的。

自我体验是伴随着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体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可以看出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受情感情绪的影响而产生的。情感影响人们的认识,从而在其行为上体现出来。情绪情感与认知方向一致,那么其行为方向也一致,反之,则不一致。

在大学校园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常见到的例如考试作弊、上课迟到早退都是由于学生思想与认知发生偏差所导致的。在对大学生进行耻感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大大学生在情感方面对耻感重要性的认可度,进而使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一致,约束行为,提高个人品德修养。

(三)优化自我控制,体现意志品质

自我控制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与心理的主动的掌握,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特殊的活动,自我控制水平的高低与一个人的个性品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强弱,可以直接从他的行为习惯持久与否中体现出来,意志品质强的人,在其行为习惯的表现方面会体现出强劲的持久性。对大学生进行耻感教育,培养耻感意识,既要个人对荣耻、美丑、善恶等方面有正确的认知,又要从个人的情绪情感方面入手,使其加深对情感认知的理解,此外还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良好个人品德修养的形成。

对大学生进行耻感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知、情、意三者的提升也从另一方面促进个人品德修养的形成。对大学生进行耻感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明白什么是可耻的,什么情绪是应该与认知相一致的,什么是需要坚持的,这对提升大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起到一定的作用。

因此,培养大学生的耻感意识是高校德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大学生进行耻感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将耻感教育与大学生的品德修养相融合,使大学生在行为上能够趋荣避辱,思想上能够明辨是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二、有助于形成校园和谐氛围

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大学校园是其最后一处宝贵的学习之地。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处于核心位置的耻感教育,在这一环节中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肩负着培养和磨炼大学生自律能力的重要使命。然而,就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形势而言,由于教师们对耻感教育的忽视,使得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其实效性不容乐观。

(一)增强从众心理,避免偏离恐惧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在受到来自外界群体的影响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保持一致的现象。然而,有实验表明只有少部分人在面对群体压力时能够保持独立性,没有出现从众心理,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有的心理现象。

“人”是过群体生活的,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又一本质特征。因此,适应社会的能力应该是人的又一个重要的基本素质。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一个人际交往锻炼、行为习惯形成的场所,个体之间相互维持一致性的倾向往往会使他人产生偏离的恐惧感。

在对大学生进行耻感教育的过程中,由于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程度不同,自然会出现不同层次的教育效果,为了避免因偏离群体而产生的恐惧心理,学生之间必然会形成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氛围,在这样一种良好的相互学习的氛围下,不仅可以促进大学校园和谐氛围的形成,同时也可以将耻感教育落到实处,真正地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形成结伴效应,优化教育效果

结伴效应是在结伴活动中,个体感觉到群体比较的压力时,为提高活动效率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促进效应。在美国心理学家扎荣克提出“优势反应强化”说之后,许多的专家学者对这一假说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进而表明,“在结伴活动中,每个人都试图让自己干得快一些、好一些,实际上这是一种隐含的竞争动机。因此,他人在场会唤起个体对他人评价的认知,从而影响社会促进。”[1]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是群体生活的高级动物,美国的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通过青少年骑自行车的三种情景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在竞赛时青少年骑车的速度大幅度提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个体可通过竞争动机和他人对其评价来提高工作效率或活动效率。

在对大学生进行耻感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群体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指正,进而形成结伴效应,最大化地实现耻感教育的效果。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体现,不仅是将耻感意识融入生活中、思想中,而是要通过耻感教育的实施,耻感意识的嵌入,使大学生在日常的行为习惯中将教育落到实处,使耻感教育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促进群体凝聚,创造和谐氛围

在对大学生进行耻感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群体中形成一种内在的凝聚力,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监督、相互指正,使耻感教育慢慢地融汇在每一个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社会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家庭组成,而学校是由一个又一个学院组成,学生们的行为习惯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其所属学院的学习风气是否良好,每个学院的学院风气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学校的风气。

和谐校园氛围的形成与大学生的群体凝聚力密切相关。在一个群体中,如果全体成员的群体凝聚力的意识很强,那么每一个成员都有对群体做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自我要求。

对大学生进行耻感教育,利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特点,使耻感意识从慢慢被大家接受到逐渐成为学生行为习惯的一种内在品质,在严于律己的同时,使这样的一种良好的个人品质逐渐成为学校的主旋律,进而形成良好、和谐的校园氛围。

因此,学校应该针对高校德育教育中耻感“缺席”这一现象,开展一系列的耻感教育活动,如举行专题讲座、组织社团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对大学生个体进行相关的耻感教育活动,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相互影响与监督,使耻感教育的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实现,让越来越多明辱知耻的人们自觉地向善。在这样的一种校园环境下,和谐的校园氛围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三、有利于推动社会道德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迅猛的提升,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走上了价值取向多元化的道路。新旧观念的轮回交替,致使过去的旧观念被人们所遗忘,而新观念的蓬勃发展在受到西方文化浪潮冲击的同时也发生了强烈的变化,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道德领域也出现了大量的问题。曾经影响、塑造了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耻感文化也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脑海,至此,耻感沦为了当今社会道德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一个明显而又突出的现实问题。

(一)统一群体认知,形成良好风气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风气是个人行为习惯与思维定式的集合。由于每个人对待问题的态度不同,因此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这些不同的看法结合在一起,必然会在认识与判断上逐渐产生一致的意见。践行“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要明辨荣耻,统一群体认知。

耻感教育的贯彻实施,使人们认识到什么是荣耻、善恶、美丑,对“八荣八耻”的理解也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八荣八耻”就像一把道德标尺,它给人们提供了认知与评价的标准,人们用它来约束与对照自己的行为。在这一道德标尺的衡量下,即便有个别人持不同的意见与看法,也最终会由于群体的压力而与社会准则保持一致,最终形成共同的认识意向。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脱离了社会的人,是不存在的;而脱离人的社会亦不会存在。良好的社会风气是由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行为习惯所汇集在一起形成的,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影响着社会风气的形成。强化耻感意识,使人们在思想上达成一致,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维系群体情感,完成情感认同

任何一种态度的转变,都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是认知的依从,其次是情感的认同,最后是行为的内化。处于中间,起着连接作用的情感认同,在态度转变中有明显的作用。人们耻感意识淡化,在对其进行耻感教育的过程中,情感上的认同对耻感教育的效果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一种价值观要想成为社会的主要价值取向,除了要使社会成员对其有明确的认知之外,还要强化其情绪情感方面的认可度。认同是指一个人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与信息,使自己与他人保持一致。强化耻感意识是通过教育的方式,将耻感观念潜移默化地融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在进行耻感教育的过程中,人们之间的相互感染,使社会成员中的每一个个体在受到耻感教育时,主动地向这样的一种价值取向靠拢。当一种观念根植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时,成员的情感也因此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要践行“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就要从情感上认同这样的一种价值观念,通过对社会群体进行耻感教育,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指导与约束社会群体的行为准则,使社会成员之间形成强大的情感共鸣,最终实现情感认同。

(三)整合群体行为,推动道德建设

人生活在社会上,就要维系和发展自己的生命,就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加以维持,缺少了这些客观条件,人就不能生存,也就不能延续和发展,就会产生内部的不平衡性。因此,对这些客观条件所产生的欲望和要求往往就成为人们的需要。人的需要产生之后总是希望得到满足,要满足人的种种需要,就要产生某种行为、活动,因此便产生了动机。不同的需要会产生不同的动机,不同的动机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动机的好坏影响行为的好坏。为此,加强耻感教育就是为了使社会成员的不同动机受道德的约束,进而使每个人的行为保持内在一致。

动机的不同往往会影响行为的产生,好的动机会产生好的行为,不良的动机会产生不良的行为,而动机的不同,除了需要的驱使之外,还要受到其价值观不同的影响。加强耻感教育,强化耻感意识,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在扭曲的价值观影响下所产生的不良动机,进而使人们的行为趋于一致,尽可能地保持行为的内在协调一致。

耻感教育除了约束社会成员的认知和评价标准之外,还通过约束群体的行为,进而使他们表现出一定的群体特点。在加大力度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大力建设精神文明,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通过耻感教育,使社会成员明白什么是可耻的,什么是光荣的,使其在思想上明确“八荣八耻”的价值标准,在工作中积极汲取“八荣八耻”的思想精髓,在生活中自觉履行“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从根本上严格要求与约束自己的行为,为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

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同样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培养社会成员的耻感意识,在准确把握“八荣八耻”重要内容的基础上,对推动社会道德建设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社会群体进行耻感教育,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社会中所存在的荣、耻问题,不被各种道德失范问题所左右。总的来说,耻感教育对于加强道德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和谐统一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 注 释 ]

[1]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172.

[责任编辑:覃侣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