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 王成喜 云健
[摘 要]作为服务民族产业信息化特殊需求的人才培养项目,如何切实提高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之符合国家特殊战略需求,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首要问题。根据研究生特点,在基础知识理论的学习方面,可以采取如下方案:不同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进行某方向课程的免修,同时投入更多精力到其弱势课程。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校内导师也应根据学生不同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工作。
[关键词]全日制 工程硕士 实践环节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041-02
一、前言
工程硕士教育是工科研究生教育的一种类型,是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核心是专业实践。本文首先介绍本单位培养目标及学位项目案例,然后介绍我校特点及专业实践环节的现有问题,重点研究专业实践环节培养模式和具体实施方法。通过专业实践相关问题研究,总结本单位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可借鉴的经验,研究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作用,有效服务于后续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工作,为国家特殊需求的人才项目培养高质量人才。
二、我校工程硕士生源特点及培养目标
大连民族学院是国家民委直属的六所高校之一,也是东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城市唯一一所以工科为主的民族院校。学校本科教育面向全国绝大多数省份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达到65%以上。本科学生的入学成绩分数差别较大,生源质量参差不齐。[1]由于我校工程硕士教育招生时间较晚,招生影响力小,本科生源又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这导致我校工程硕士生源有如下特征。
一是生源本科专业多元化。我校招收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部分是从机械、电子专业转到计算机领域学习的,其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与计算机专业学生差别很大。二是学生本身素质区分度大。有的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强,有的学生理论能力强,动手能力相对较弱,教学进度很难同步。
目前我校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目标为:1. 本领域培养掌握计算机技术领域相关理论知识、具有较强解决计算机技术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本领域培养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迁移和应用能力,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独立担负计算机应用工程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职业素质。2.在国家特殊需求背景下,作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技术领域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既要符合国家特殊的战略需求,又要符合国家和企业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现实需求,要能够成为企业所需要的高层次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应该注重拓宽专业口径,突出工程特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增强学生市场竞争能力。[2]因此,根据我校工程硕士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构建适合民族院校的“国家特需”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与之匹配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专业实践环节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专业实践环节培养模式研究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核心是专业实践,实践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环节。[3]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我校特别强调“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同时“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学习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强调“不参加企业实践或企业实践考核未通过,不得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
(一)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
目前我校完成专业实践教学的企业有三种来源: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导师推荐的合作企业、学生自己联系的企业。通过比较三种模式的优缺点,我校目前实施方式以前两种企业为主。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管理和考核等体制明确到位,可接纳相对较多的学生,有利于学校管理和导师指导。但实践实训基地的培养方向和实训内容相对固定,无法满足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需要,而且研发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拓展。到导师推荐的合作企业中实践,首先能够保证学生实践内容和导师研究方向保持一致,学生可以从学校的学习内容直接过渡到实践内容中,时间成本小,而且导师对整个实践过程可以把控到位。但这种形式接纳的学生人数较少,而且导师很难保证每年都有和企业合作的项目,长效机制很难保证。学生自己联系企业实践,是目前本科学生实习采用的常用方式,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和企业。但这种形式,实践内容无法保证专业贴合度,导师无法保证指导,很难达到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5]
(二)我校专业实践具体实施方式
在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我校采取集中与分段相结合的、分层次分阶段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根据我校研究生特点,在基础知识理论的学习方面,我校采取如下方案:不同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已有基础进行某方向课程的免修,同时投入更多精力到其弱势课程。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校内导师也根据学生不同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工作。
对于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我们支持学生进入校企联合实践基地进行实践。2014年上半年,我校部分2013级计算机技术领域研究生,通过企业专业技术能力考核和英语面试,到行业领先企业IBM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实践。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统一填写“研究生外出实践学习申请表”,“研究生外出实践学习计划”,“研究生企业实践考核表”,保证实践的有效管理。实践中期学生统一返回学校向教师和同学汇报学习收获,分享学习案例。研究生通过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学生个人能力成长很快,逐步具备企业思考模式。
对于动手能力弱,理论能力强的学生,导师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分批次分阶段地推荐其到导师的合作企业进行实践。合作企业与导师研究课题基本一致,导师可一直有效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根据课题研究内容,指导学生提炼出实践问题,并展开实践教学。合作企业不同于校企联合基地的统一化管理,也会对实践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
(三)专业实践的考核和评价方式
我校的专业实践考核和评价方式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校外指导教师评价,主要包括研究生实践期间出勤情况,完成工作内容、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方面的评价。然后是校内指导教师评价,主要包括研究生完成实践学习内容、工作能力、工作主动性、与校内导师沟通等方面的评价。最后是企业实践学习单位评价,主要包括研究生实践期间从事工程项目的研发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企业实践单位进行的评价,多半是由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企业的专家来完成。同时学生要对个人能力成长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四)专业实践的时间安排研究
一般院校的校外实践时间都安排在学生攻读学位的最后一年。但是就计算机技术领域而言,如果实践时间安排过晚,学生在校已经完成毕业论文开题,其内容可能会和实践教学内容冲突。这时分段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益处就会凸显。学生在攻读学位前期,我校安排分段实践活动,实践时间有3到5天的企业参观考察形式,有3周左右的短期培训形式,这个过程有利于本科毕业就读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学生感受企业氛围,了解工程一线工作模式,熟悉企业内部课题及研究核心内容,为后期学习、到企业长期实习、论文立题等工作做好铺垫。
(五)学位论文应与专业实践结合
我校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毕业选题,涵盖了少数民族人脸特征处理、少数民族信息保护、民族服饰检索识别、少数民族数字博物馆建设等方面的内容,重点强调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民族产业信息化。同时,在学位论文的开题及完成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校学生论文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但又不完全依赖于实践。在实践基地参与的项目涉及学位论文相关技术及相应内容建设,但是学生们需要利用自己的探索能力,去把握民族信息处理的相关部分。这样,学位论文既来源于专业实践又高于专业实践,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总结
笔者通过从不同角度对专业实践环节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结合我校计算机技术领域培养特点和生源特点,注重研究生个性发展需要,提出了我校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的思路。未来工作将以此研究为基础,积极探索符合我校领域特定的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实现面向特需专业的工程硕士教育中教学效果的优化、固化。
[ 参 考 文 献 ]
[1] 李锡祚,宋海玉,郑海旭.民族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10):118-120.
[2] 穆晓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 康妮,王钰,沈岩,刘惠琴.以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工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清华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总结[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6):61-64.
[4] 苗路霞,李欣晏.硕士研究生学业倦怠与其专业承诺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J].大学教育,2013(10):45.
[5] 王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