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众 石先阳 王丽丽 许仁鑫
[摘 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这也推动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创新也需要协同。协同创新要求高等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之间配合、沟通、互动和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最优化,从而更高效地实现创新。在协同创新体系下,可有效汇聚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
[关键词]协同创新 环境科学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069-02
一、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共性问题
环境科学专业是集理论、实践和工程技术于一体,由多学科形成的交叉专业。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领域和安徽省建设“宜居宜业”生态强省产生了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但是当前环境科学人才培养未能与科技和经济紧密联系,存在教育与产业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缺乏对学科前沿进展的了解。学生的视野相对较窄、实践能力得不到强化和创新精神欠缺,此外学生参加实习实训的机会偏少。
因材施教、分层次培养的环节欠缺,例如有的学生希望继续深造,这就需要加大理论课程的深度,并且加强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而有的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需要强化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然而,这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总体而言,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就业、深造过程中常表现出“分析、处理问题能力不足,没有专业特色和优势”的特点,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存在着“博而不精,广而不专”的问题。[1]
由上可知,探索卓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基于协同创新机制,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实现科教深度融合,通过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科研项目、一流的实验平台,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是解决环境科学人才缺失的关键。
二、环境科学人才培养中协同创新体系的内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均做出了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战略部署。
哈肯(Haken,德国)最早于1971年提出“协同”(Synergy)的概念,即在一个系统内,各种子系统(要素)需要更好地协同在一起,若不能很好协同,甚至互相拆台,那么系统将呈无序的状态,不能发挥出整体的优势。相反,系统中的多种力量可以相互配合,产生出超越原各功能之和的新功能。[2]“创新”(Innovation)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知识经济中创新体系内不同参与者的互动,对知识的生产、积累和扩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整个创新过程就是企业之间或是企业与其他主体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协同的过程。
大学协同创新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既可指大学内部,如精神、理念、制度等要素之间的协同创新,也可指大学外部,如大学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之间的协同创新。[3]协同创新可以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主体主要是高校和企业,因此可以从主体和因素的角度将高校协同创新划分成为内部和外部两个类别,内部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形成的知识(如: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外部协同创新就是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指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地方政府进行深度融合。
三、环境科学人才培养中协同创新体系的作用
环境科学本身是一门交叉关系学科,很多环境问题本身无法用单一学科的知识解释或解决,环境学科的特性本身要求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多学科、多因素的协同和交叉,在协同创新体系中培养学生以跨学科的视角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协同创新团队指导下参加企业的生产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走出目前环境科学人才培养中缺乏普遍创新机制的困境。[4]因此,基于协同创新体系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具有如下重要作用。
(一)有效消除目前人才培养中创新机制不足的瓶颈
目前,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课程数量严重不足,跨学科课程(综合课程、问题中心课程)门类数量偏少,导致学生对各种学科新问题、新方向和学科前沿性动态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不足。此外,本科大学教育与科研、社会实践脱节现象比较严重,限制了中国经济向更高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可有效消除目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二)进一步拓展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传统的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前的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这也造成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的“老大难”问题。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变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环境科学专门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不断拓展传统的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是十分必要的。协同创新体系下人才培养的途径可得到进一步拓展。大学内的协同创新使学科交叉程度进一步加深,学科壁垒可得到消除,真正做到资源共享。
(三)协同创新体系中可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协同创新体系下,高校可探索以下3种形式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1)校校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依托各自的优势特色学科及优势学科群,开展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互聘师资、共享课程和实验室资源等途径,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
(2)校所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与科研院所协同创新过程中,校所双方将导师、项目、平台整合起来,实现无缝对接,着力构建学术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3)校企(行业)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高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优势和地域优势,着力构建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新机制。
四、协同创新机制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想
自2012年始,安徽大学在协同创新思想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解决各要素间存在的矛盾,不断整合协同各要素的关系,发掘出新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以安徽大学“矿山环境修复与湿地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为契机,设置人才培养联通式管理机构。学校成立了由校领导、中心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由主管校长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负责人、中心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中心管理。
(2)在学校发展规划处的指导下,在校内强化学科间的协调,消除学科间在人才培养上的壁垒。通过加强生物学、化学、生态学、地质学与环境科学间的交叉,突出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学科基础、复合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3)通过与校外协同单位机制的建立,把本科培养方案中与课程设计等实训内容安排在协同创新中心进行。调整了一批核心课程如环境工程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技术中内容重复的部分,精心设计学习课程的深度与广度。课程体系优化如图1所示。
五、结束语
为了适应新时期环境科学高等教育的需要,培养合格的具有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复合型环保创新人才,转变环境科学教学中存在的制式化课程体系、蜻蜓点水的教学模式,走出环境科学专业择业口径宽、就业渠道窄的窘境,在协同创新体系下进行构建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势在必行。协同创新要求高等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之间配合、沟通、互动和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最优化,从而更高效地实现创新。在协同创新体系下,可有效汇聚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
[ 注 释 ]
[1] 操璟璟,周葆华,王萍.转变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0(8):154-155.
[2] 卢晓中,李晶.协同创新——协同创新一种新高等教育质量观[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12(3):89-95.
[3] 苗莉.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 [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1):18-22.
[4] 余振碧,沈凌.高校协同创新与跨学教育模式研究[J].青春岁月,2014(4):82-83.
[责任编辑:覃侣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