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创新人才培养

2015-05-30 01:56孔德懿魏丹
大学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通识教育问题

孔德懿 魏丹

[摘 要]通识教育以其独特的理念适应了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并在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学生创新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高校普遍提倡加强通识教育,但也存在着概念和目标不明确、内容设置不合理、师资比较缺乏等问题。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识教育体系的建设既需要理论上的大胆革新,也需要实践上的积极改革。

[关键词]通识教育 创新人才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066-03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教育事业培养大批的创新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刘延东强调:“大学作为教育事业的最高殿堂,是培育创新人才的高地,是新知识、新思想、新科技诞生的摇篮,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家园。面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任务、人类多样文明和谐共生的新潮流,大学在引领未来中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崇高使命和历史重任。”目前,我国高校普遍提倡加强的通识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适应了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并在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学生创新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建设好通识教育体系、助力创新人才培养就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理念与内涵

(一)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内涵

什么是通识教育,已有的文献表述多种多样,学者们几乎都有各自的界定,迄今为止尚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第一个把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的是美国博德因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教授,帕卡德教授说:“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通识教育,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教育,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1]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将“通识教育”阐述为:近代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教育思想以及据此实施的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指大学生均应接受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通常分属若干学科领域,提供内容宽泛的教育,与专门教育有别。

各个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定义虽然不尽相同,但从根本上讲主要涉及通识教育的性质、内容和目的,因此本文倾向于将通识教育定义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的教育,更是一种能力、态度和素质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二)创新型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创新”(Innovation)一词,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1912年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创新,就字面而言,就是创造,做出新的东西。其中包含了两个要素:一是创新主体,就是指人,就是说,新东西必须是通过人的努力做出来的;二是这个东西必须是过去所没有的,即新的,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创新。

如何定义创新型人才,学者们各有不同的看法。教育界目前对创新型人才尚无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教授归纳的创新型人才的特征,笔者比较认同。朱崇实教授认为,创新型人才有以下几个特征:①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②有很强的自我学习和探索的能力;③拥有广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有较高的专业水平;④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与他人合作或共处;⑤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2]

二、通识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通识教育在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通识教育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当今世界,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贝弗里奇就曾在《科学研究的艺术》里写道:“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我的知识基础越丰富,所设想的可能性就越大;此外,如果你有相关学科的广泛的知识甚至是边缘学科的知识,那么创造性见解更可能会发生。”爱因斯坦也曾说:“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通识教育强调文理渗透、相互交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通识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研究表明,与人的创造力密切相关的是发散性思维能力与其转换的因素,他指出:“凡是有发散性加工或转化的地方,都表明发生了创造性思维。”当前,学生最缺乏的就是发散性思维。而通识教育提倡的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非常有益。同时,创新能力需要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而通识教育提倡实践教学,通过实践,学生将理论知识升华并内化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有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教授指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不仅要有坚强的意志、个性和独立性,还要有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心理。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培养健全的人”,目的在于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和合格公民。通识教育不仅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强调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自尊、自强、自立、坚持真理、追求正义,能够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

(四)通识教育为学生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良好的大学文化可以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开放、自由、宽松的环境,属于大学通识教育的隐性课程,对激发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中,内容丰富的各类人文与科学讲座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看待问题的不同视角和不同观点;社团活动可以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兴趣和需要,让学生自由发展,使他们的个性、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经典著作导读可以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的追求精神;校园环境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营造出一个科技与人文相融合的学习环境,可以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近年来,我国高校越来越关注和重视通识教育,提倡加强文理基础教育和跨学科教育。但是在各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①没有完全理解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对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很多高校虽然开设了通识课程,却把通识课程当作满足学生兴趣和扩大学生知识面的选修课。③通识教育的师资匮乏,教学方式传统单一。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通识教育课程比专业课更加难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④没有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大都由教务处负责对通识课程的管理。⑤第二课堂的作用发挥不够。

由此可见,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识教育体系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理论上需要大胆革新,实践上也需要锐意改革,这涉及高教改革的方方面面,如教育理念的转变、大学组织制度的变革、教学课程布局的改革、教学方式和考评机制的改变等。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通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创新人才培养,从表面上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实际上是理念和机制的问题。通识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通识教育在推行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种种问题,皆因理念理解有偏差,对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有夯实通识教育的基础,高等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宽厚的专业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以及勇于实践的创新型人才,可以说,通识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因此,培养创新人才,必须首先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对通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确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主的人才目标。

(二)改革专业选择制度,变革大学组织制度,为通识教育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现行的专业选择制度并不利于培养通识人才。近几年,一些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也在积极探索,允许学生修读双学位、双专业、辅修专业等,但这只是对现有专业选择制度的调节和补充,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过分刚性的专业选择制度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改革专业选择制度,可以参考世界一流大学相关做法,如推迟专业确定的时间、提供更多的途径使学生了解各专业概况、允许学生转专业,等等。要建立与通识教育相适应的组织制度,可以借鉴美国大学的经验,设立与各学科平行的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专门负责本科生的基础教育及教学研究。

(三)改革课程布局、教学方式和考评机制,构建有利于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体系

推进通识教育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要科学设置课程布局,加大通识课程权重,将通识教育课程纳入核心课程范畴,合理分配通识课和专业课的比例,使通识课程不再只是作为专业课程的基础、附属和补充而存在。教学方式上,应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和各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求异性、发散性思维。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考评机制上,与标准化考试中重知识和记忆能力考核不同,要向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转化,形式上也可以多样化。同时,也应当对配套的必修与选修要求、学分要求、各种奖励机制等进行相应的改革。

(四)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大学文化环境

鼓励学生创新,需要营造相对开放、自由、宽松的文化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从而实现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将通识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整个校园的文化生活中去,充分发挥隐形课程的作用,通过举办各类科学、人文讲座,将不同学者的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理念和不同的视角传递给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利用第二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支持学生自主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使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 注 释 ]

[1] Packard A S.The Substance of Two Reports of the Faculty of Amherst College to Board of Trustees,with the Doings of the Board thereon[J].North American Review,1829(28):300.

[2] 朱崇实.研究型大学与创新人才培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9).

[责任编辑:覃侣冰]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通识教育问题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