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在九江的日子

2015-05-30 20:05张国宏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江州大林草堂

张国宏

白居易白公元815年贬谪江州(今九江)为司马,到公元818年冬天离开江州出任忠州刺史,前后在江州待了四年时间。

“船中有病客,左降到江州。”白居易是因为越职言事,第一个站出来要求追查宰相武元衡被刺事件真相而遭排挤,突然发配江州的,这对一心想兼济天下、有所作为的他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在江州的四年,白居易始终没有摆脱伤感与失意的阴影,一直生活在被朝廷抛弃,流落江湖的沦落人的困境中。四年中他创作了200多篇诗文,几乎篇篇是失落,句句有感伤,代表作《琵琶行》更是集中而真实地反映了他在江州谪居的孤寂。

江州司马是个五品官,待遇丰厚,衣食无忧,“岁廪数百石,月俸六七万,官足以庇身,食足以给家”,但又是个“无言责,无事忧”的闲职,“州民康,非司马功,郡政坏,非司马罪”,这就决定了白居易在政治上难有作为,无所作为,反过来,又使他有充裕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可以从容于山水诗酒间”,从事文学创作和游历活动。

江州是白居易政治生涯的低谷,又是白居易文学创作的高峰。

在江州白居易写过四封书信,《与元九书》是其中最著名、最有成就的一篇。元九即元稹,与白居易是至交好友,也是一位很有思想和义才的文学家,时称“元白”。信中对周秦以来中国诗歌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总结,鲜明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的创作主张,在当时的文坛引起巨大反响,并对后来的中国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庐山草堂记》是白居易为他落成不久的隐所所写的一篇精美的山水散文,被视为中国山水园林学的开山奠基之作,历来被园林学家奉为圭臬。白居易在草堂度过了“不惟忘归,可以终老”的愉悦时光,并在这里将自己的诗作进行整理,编成了一部15卷的诗集,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学盛事。20年后,白居易怀着对庐山的眷念又将自己的六十卷本文集,寄藏在庐山东林寺。

在公元817年桃花盛开的农历四月,白居易从自己的草堂出发,到庐山顶上的大林寺寻春赏花,深有感触地写下了《游大林寺诗并序》。白居易在江州表面上沉溺诗酒,纵情山水,问道坐禅,“欲罢去烦恼,渐归空门”,骨子里还是渴望重新出山,一展抱负的。当朝廷的一纸任命在公元818年的冬天传达到他手上时,内心充满了温暖和按捺不住的冲动,迫不及待地赴忠州履新。临别时作了一首《浔阳宴别》的诗:“鞍马军城外,笙歌祖帐间。乘潮发湓口,带雪别庐山。暮景牵行色,春寒散醉颜。共嗟炎瘴地,尽室得生还。”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快意。

原本想“三年官满却归来”的白居易却在时隔五年后的公元822年才重回九江。他在托付给东林寺和西林寺长老打理的草堂里住了一宿就到杭州赴任去了,以后再也没有回过九江。

猜你喜欢
江州大林草堂
我想跟小林一样——读《大林和小林》有感
草堂旧事
草堂诗歌奖在杜甫草堂颁奖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归人
薪草堂由来
读《大林和小林》
《江州帖》
浅谈古代江州以“樊篱”为城垣的可能性
从根本上治疗
Search Space Pruning Based on Image Tools for Preliminary Inrerplanerary Trajecrory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