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文人侠客梦

2015-05-30 10:48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游侠侠客武侠

如果说武侠是袖藏短刀的虬髯壮汉,那么文侠则是背负三尺长剑的白衣郎君。武侠与文侠,构成“侠”字多彩绚丽的两面。文侠的出现,更为“侠”字延伸出一抹儒雅、清朗的色彩。

侠之滥觞

侠起源于春秋、战国之交的特殊阶层“士”,士接受正统的六艺教育,进而成为国家的中下层官吏。士之中,文者为儒,武者为侠,武士成为早期游侠的主要来源。

春秋战国初起之时,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促成一大批游侠产生。他们或为制止不义之战而四处奔走,如周游列国、宣扬“兼爱非攻”思想的墨子;或为实现政治抱负而慷慨赴难,如勇刺秦王的荆轲;或感于知遇而将生死置之度外,如数刺赵襄子不成,最后身死的大义刺客豫让。这些侠士各具怀抱,为纷乱的战局增添了一抹悲壮色彩。

战国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在他的《五蠹》中最早提出了“侠”的概念:“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一个“武”字,大抵概括出游侠群体的核心特质:以武行侠,不受法纪约束。这成为后世武侠小说中侠客形象的外在定型。

时至战国后期,士人地位下降,庶人地位上升,一部分庶人跻身士的行列,进而成为游侠群体的一分子。汉代以后,游侠的成分更为复杂。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曾对先秦及西汉的游侠进行分类,其中既有以王公贵族为代表的卿相之侠,也有以平民百姓为主体的布衣闾巷之侠,甚至还有豪强地主组成的豪暴之侠等。此时,侠的观念演变成一种精神和气质,不再独属任何特殊阶层和群体。

两汉时期,文土中渐染侠风侠气,侠义精神逐渐成为汉代文人士大夫人格精神的重要部分。在许多文人身上,不仅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更有侠的勇力与胆识。文士与侠义的结合,使得文侠渐渐浮出历史的水面。

千古文侠

文士与侠都源于士阶层,他们之间有着血缘上的联系,就不可避免有着某些相似性。侠者趋人之急的秉性与文人拯救社会的理想相合拍;侠者主持公道的精神与文人追求理性的要求相一致。文人侠客,则是一次文武的综合,文给侠提供了灵魂,侠给文武装了力量。文侠的出现绝非偶然,它像源源不断的河水一般灌注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

较早为侠客立传的司马迁,本身就是一位具有侠义精神的文人。

当年,李陵攻打匈奴时,因寡不敌众被迫投降了敌人。司马迁上书为李陵辩护,惹怒了汉武帝,随后被投入大牢,并被施以宫刑。在精神与肉体的双重屈辱中,司马迁本想一死了之,但为了完成《史记》大业,他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最终,司马迁在六十岁的时候,完成了巨著《史记》。因为心中的侠气,他冒死为好友辩护;因为内心的良知,他坚强地活下去。司马迁当之无愧为一代文人之侠。

东汉末年的曹操,更是一位文武兼备的侠士。年仅十五岁时,曹操就以少年郎的身份上书为窦武、陈蕃等人冒死直谏,矛头直指宦官集团。在目睹东汉政权的腐朽后,曹操走上重整天下之路。从此,曹操举长矛、并群雄、定天下,成为那个时代的英雄。曹操能成为文侠,更在于他身上所具有的文学修养。他爱好文学、精通音樂,他的《短歌行》、《龟虽寿》等诗歌历经千年传唱至今。少年时的曹操不畏强权、一生正气,入仕后的曹操戎马一生,为平定天下的理想奋斗不已,无愧为文侠之称号。

清末时期的谭嗣同亦是一位文心剑胆的文侠。谭嗣同自小随“通臂猿”胡七与“义侠”大刀王五学剑习武,平时也喜欢抚琴愉悦性情,堪称亦儒亦侠之人。在民族危难之际,谭嗣同挺身而出,写文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政策,后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在丧权辱国的年代里,谭嗣同非为一人之江山,而是为终结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治乱循环的悲剧英勇就义,谭嗣同堪称文侠之典范。

侠骨文心

当历史中的侠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精神和人格理想时,文学作品中的侠也渐渐浮出历史的地表。

自唐传奇始,侠义小说方成为一种文学类型,各色侠客形象亦逐渐丰满。其中男侠客有《霍小玉传》中的黄衫客,女侠客有《虬髯客传》中的红拂等。这些侠客身怀绝技、性格迥异,但他们的行为特点却大多相同:一为报恩报仇,二为“断爱”。

自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问世以来,新派武侠小说由此拉开了序幕。与旧派武侠小说一味复仇与嗜杀的倾向不同,梁羽生提出“以侠胜武”的理念,将侠建立在正义、尊严、爱民的基础上。从此,以金、梁等人为代表的武侠小说里,充满了各具特色的侠客形象,其中亦儒亦侠的文人侠客更是层出不穷。

喝旧墨水长大的梁羽生,常被世人称作文侠,他笔下的侠者也多是为国为民、诗剑交融的文侠名士。《萍踪侠影》里的张丹枫实在是个完美男人,他是才调高华的名士,又是铲除不平的快客,更是心连广宇的民族英雄。《冰川天女传》里的唐经天,被公认是最具贵族气的少侠,他有悲天悯人的胸怀,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作嵌字联更是信手拈来。《七剑下天山》里的纳兰容若则是谪仙一样的人物,出场不多却写活了“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的诗句。

金庸笔下也有很多书生型侠客,他们外表清雅而武功高强,让人不敢小视。《书剑恩仇录》中的余鱼同便是一位文武双全、以金笛为兵刃的青年才俊。《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则知书达理、老实谦逊,每逢险境便使出凌波微步成功脱逃。《倚天屠龙记》中亦正亦邪的侠女殷素素,也曾女扮男装成书生形象,而她所爱之人张翠山,更是一位文质彬彬、书法精妙的文武全才。

如果说金、梁等人的著作中,是文侠与武侠并重,那么在东方龙吟的小说里,则是独写文侠。他的《智圣东方朔》是一部宣称与传统武侠小说对垒的“文侠小说”。此书中,龙吟以中国文坛出现过的著名侠义人物,如东方朔、卫青等人为对象,以文人扬善惩恶的故事为母题,讲述了一系列充满正义与侠义的故事。在他的小说中,注重精神与气节的文侠,以一种独立的艺术形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武侠着力于功夫和义气,文侠崇尚的是智慧和气节。如果说武侠是袖藏短刀的虬髯壮汉,那么文侠则是背负三尺长剑的白衣郎君。文侠的出现,为“侠”字延伸出一抹儒雅、清朗的色彩。

相关链接:西方大片中的“侠客”们

中国侠客与西方骑士在东西方的历史长河中曾各放异彩,他们都代表一种英雄的、利他的文化,同时二者又各有不同。以下三部电影里。描绘的便是西方文化中的“侠客”。

《唐·吉诃德》

2000年上映的一部美国电影,改编自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同名小说。片中的主人公阿隆索是一位可爱、可笑、可敬的梦想型骑士,他渴望正义与爱情,便自封为唐·吉诃德骑士,带上老邻居和一头驴开始周游天下。在被嘲笑与歧视之后,唐·吉诃德终于走出幻想,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亚瑟王》

2004年上映的一部史诗电影,主人公亚瑟则是一位独具王者风范的英雄骑士。他从小在战乱中与家人分离,成为一名受人白眼的杂役。但是天赋的神力和超凡的魄力使他在众人中脱颖而出,最后他带领众多武士组成“圆桌骑士”,一路势如破竹,结束了国家的混乱状况。

《三个火枪手》

2011年由保罗·安德森执导的电影,片中的主人公达达尼昂一改大仲马原著中狡黠机警的性格,被塑造成一名傻小子型的骑士。只因美人一吻,他便可以拼死上阵。好在数场火拼下来,达达尼昂凭借出色的剑术和足智多谋的头脑崭露头角,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勇士。

猜你喜欢
游侠侠客武侠
武侠风
嘿!这才是武侠
挂羊头卖狗肉
侠客
护鹿小侠客
侠客李白
小米游侠记:虎头将军
武侠影后郑佩佩
黑暗游侠 STEPHEN JACKSON
武侠教室